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1. 蠻橫的皮卡丘

人人喜愛的精靈寶可夢皮卡丘,是一隻“電氣鼠”,這是很合適的,因為齧齒目盛產萌物。來自內蒙和非洲的跳兔(學名Pedetes capensis),和龍貓的遠親,南美洲的山絨鼠(學名Lagidium viscacia),都有可愛的圓滾身材,尖耳朵和粗尾巴。只是身材略小,皮卡丘體重6公斤(小智成天抱著它,作為一個小孩,可以說是驚人的強壯了),比它們倆大了一倍。沒辦法,齧齒目如果體積大了,萌度就會直線下降。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但是齧齒目也有不好處。小型食草哺乳動物很容易被捕食,平時生活都非常小心。跳兔和山絨鼠白天藏在洞裡,夜間才出來,跳兔還有長長的後腿,可以飛快地跳躍。皮神白天大搖大擺滿地走,不知道“耗子過街,人人喊打”的古訓嗎?也許我多慮了,敢吃它的動物(或口袋妖怪)都會像火箭隊一樣,變成電烤吐司。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雖然現實中沒有會放電的耗子,但也有掌握強力絕招的齧齒動物:豪豬。舊大陸豪豬科(Hystricidae)的一些大型豪豬,發怒的時候,連獅子都要讓道。豪豬的尾刺末端很粗,而且是空心的,好像拉長的高腳杯,這是它的樂器。它擺動尾巴,就會發出響亮的“咔咔”聲,恐嚇敵人。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豪豬,這麼看是不也萌萌的?圖片來自網絡)

話說皮卡丘會不會發出什麼標誌性的聲音?

“皮卡,丘!”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呃……看來很合理嘛。同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皮卡丘的外表如此顯眼:黃色、紅色、黑色,再加上閃電形的尾巴。具有特殊防身技巧的動物,同時具備奇怪的聲音或者鮮豔的皮膚,可以讓敵人記住“不要惹它”,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這就是警戒色原理。哺乳動物裡,臭鼬也有警戒色,但臭鼬是黑白相間。因為攻擊臭鼬的獸類都是半色盲,黑白對於它們來說是最醒目的。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這樣看來,皮卡丘的敵人,很可能是具有三色色覺的生物,例如鳥類或靈長目。在口袋妖怪的動畫裡,皮卡丘初次跟主人小智相見,馬上把他電得漆黑,後來智爺在一群鳥形寶可夢——烈雀的爪下捨命救它,才開始主動親近它的主人。倒是非常合理的。電氣鼠討厭猿,但智爺這頭裸猿能幫忙驅趕鳥,兩害相衡取其輕,就勉強跟著你吧。

2. 妙蛙種子是蛙嗎?

妙蛙種子有尖尖的"耳朵殼",這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但它的英文名叫做Bulbasaur,"saur"這個字是拉丁文的"蜥蜴",是古爬行動物常用的詞根。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可愛的尖耳朵無法留下化石,但耳朵確實在哺乳動物進化中,具有非凡的意義。哺乳類的祖先是獸孔目動物,根據老式的分類法,它們屬於“爬行類”,但現在傾向於把獸孔目和哺乳類一起歸為合弓類(Synapsida)。錘骨和砧骨由我們祖先嘴上的骨頭--下頜的關節骨和上頜的方骨--演化而來,根據獸孔目的化石,我們可以發現,從三疊紀到侏羅紀這段時間,這些動物的頜骨逐漸變小,移動位置,向"獸耳"的方向演變。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我們可以想象,口袋妖怪世界的生物學家把妙蛙種子歸為“爬行動物”,後來發現它長著一對“獸耳”(具有三塊骨頭的耳朵,能更好地接收高頻率聲音,聽訓練家的命令,大概也會更清楚),放在獸孔目更合適,甚至把它當成進化論的證據。

等一會,我們不考慮妙蛙種子是一種植物的可能麼?

沒關係!光合作用在動物中並不少見。過氣網紅(綠?)樹懶的毛髮裡住著藻類,給它穿上一件綠色迷彩服,許多動物,比如珊瑚,體內都住著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生產食物。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這方面最有名的是東部翠綠海天牛(學名Elysia chlorotica),這種海蛞蝓的消化器官裡寄居著葉綠體,來自它吃下的濱海無隔藻(學名Vaucheria litorea)。靠著這些小工廠製造糖分,它可以10個月不吃飯。更奇特的是,海蛞蝓的染色體裡,存在許多海藻的基因,用來製造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質。這些基因來自它們祖先吃進的海藻,經過多代演化,已經寫進了海蛞蝓的遺傳密碼。這種奇妙動物的屬性大概是水系加草系,或者蟲系加草系。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3. 烈火焚身的小火龍

溫度達到92℃的熱泉裡,可以找到細菌,一種古菌(非常原始的微生物,看上去很像細菌,但分類上關係甚遠)可以忍受112℃的高溫。這麼說好像挺厲害,但也不足以讓人吃驚得下巴掉下。相比其他極端環境而言,生物對“高溫”的容忍能力,似乎有點……弱。動物之中耐力最強的,當屬緩步動物門的水熊蟲,它可以把自身脫水,變成小小一團。在這種狀態下,水熊蟲的強韌程度,足以讓蟑螂汗顏。它可以容忍180℃的高溫達兩分鐘,聽起來很了不起,但是,要知道它在近似絕對零度的環境下,能待的時間也是兩分鐘。要殺死這個無敵聖鬥士,劃一根火柴就可以了。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構成生物的關鍵物質,蛋白質和DNA對熱的容忍度都很低,液態水也是生存的必需品(古菌能夠在超過100℃的地方生存,是因為深海高壓使水的沸點提高了)。所以現實世界沒有像小火龍這樣,屁股著火還安然無恙的蜥蜴。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在生物體內,可燒的東西並不難找,比如牛胃裡的細菌和古菌能產生甲烷。柳田理科雄在幽默科普讀物《空想科學讀本》裡提出,怪獸只要在嘴裡含著打火石,吐出可燃氣體,用磨牙的方法打火,就可以噴火了。噴火龍說不定也是這個原理……但這樣噴火還是相當有風險。201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就是頒發給一項防止人類“噴火”的技術。治療腸道問題,常用一些瀉藥——甘露醇和山梨醇——“打掃乾淨屋子”,這些東西被大腸桿菌分解後,會生成大量的甲烷和氫氣。一些治療工作(比如切除息肉)用到的器具,正好又會打火星……結果不是病人掌握了新招式,而是腸道爆炸。

玩火終將自焚。但除了人屬動物以外,確實有一些生物利用火焰——桉樹。桉樹不會噴火,但縱火的能力一等一,藍桉(學名Eucalyptus globulus)甚至得到了“汽油樹”的綽號。在森林裡,它們會脫落大量的樹皮和樹葉,鋪在地上,這是野火的燃料。有些桉樹的樹皮還會剝落,一長條一長條地下垂,另一頭還連在樹上,像撕開的香蕉皮。這東西很容易把地上的小火引到樹上,桉樹葉子又含有許多易燃的油,於是小火變成可怕的烈火。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野火雖然兇殘,但火災燒過的土地是非常好的苗床。別的植物都被燒燬,讓充足的陽光照在地面上,吃植物的蟲子等等也被燒死,草木灰又提供了肥料。桉樹種子包在結實的木質外殼裡,可以抵抗短時間的高溫,經歷火災也不會燒熟,界後正是播種的好時機。生物細胞在木頭燃燒的高溫下必死無疑,但植物可以允許(有時是很大的)一部分組織的死亡,靠著苦肉計,桉樹實現了火+草雙屬性。

4. 傑尼龜:如何成為一名噴子?

“噴水”比起“噴火”,真是人畜無害,但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看到的火焰,只是燃燒產生的,發光的氣體或等離子體,密度很小。一點物質提供化學能,就能產生壯觀的火焰。水的密度很高,而且幾乎無法壓縮,所以要噴水,必須解決“水從哪兒來”的問題。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龜也像消防車一樣有水箱嗎?還真有!達爾文在加拉帕戈斯島上,發現當地的巨龜膀胱裡充滿清澈、略帶苦味的水(達爾文嚐了),以備不時之需,一種生活在沙漠裡的穴龜(學名Gopherus agassizii),膀胱的容量甚至達到自重40%。說起來好像很大,但用來製造特效,這點水還是太少。水箭龜體重85公斤,我們就算它像穴龜一樣,能儲存體重40%的水,那就是34公斤,普通家用水龍頭的最大流量約1. 3立方米每小時,也就是說,按照水龍頭的流量吐水,只能堅持不到兩分鐘。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或者我們換種策略,改向消防栓學習?連在水源上,自身不蓄水,只管開噴。這樣的噴子,在自然界也不少。許多蛾和蝶都會在水坑邊狂飲,不是口渴,而是為了獲取食物裡缺乏的鈉,多餘的水立刻排出體外。一種谷舟蛾屬的蛾(學名Gluphisia septentrionis)在痛飲時,每隔3秒鐘,都會從肛門射出一股細細的水箭,遠及40釐米外(超過蛾身長的20倍)。它可以這樣飲水三個半小時,排水38. 4毫升,超過蛾體重的600倍。哇!這個很夠力!

但是傑尼龜是從嘴裡噴水的啊?這個具體的原理就不知道了,我只提一句,“上下顛倒”的例子在龜鱉目裡並不少見。許多龜都會用肛門輔助呼吸(依靠腸道內的微血管吸收氧),普通的甲魚會用嘴排洩尿素。

傑尼龜:等老子進化成水箭龜,趕緊改成炮管噴水,太尷尬了……

原來現實生活中就有“神奇寶貝”的原型!它們長這樣……

(摘自《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作者:陶雨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