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培育市場還是流量收割捷徑,在線音樂平台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

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宣佈達成三年戰略合作。據悉,除了繼續音頻內容的版權合作外,雙方還將在影視劇歌曲、原創音樂綜藝的合制等方面進行全新探索。

耐心培育市场还是流量收割捷径,在线音乐平台如何做好这道选择题?

與圍繞產品做營銷不同,旗下擁有多產品矩陣、業務佈局廣泛的騰訊音樂,想要的顯然不只是幾個現象級的產品和營銷案例,而是確如媒體所言,騰訊音樂在遵循自身“慢哲學”的根本上,通過對音樂付費的引導、用戶體驗的提升、市場的耐心培育,達到“三贏”。

培育市場VS尋找捷徑

平臺的選擇題

從平臺角度來說,發展策略的制定,總與行業發展水平和外部競爭環境有關。隨著對用戶的爭奪進入白熱化、外部短視頻等的崛起,許多平臺都會選擇通過營銷、追趕風口項目的方式,獲取流量收割的捷徑。而內容自制因週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等原因,並不是一般平臺的首選,這也是為何自2015年之後平臺陷入近3年版權紛爭的原因之一。

但經過這近3年的時間,以及今年初以來平臺間曲庫版權達到99%以上的開放共享,我們會發現,不論是通過版權壁壘、用戶體驗還是營銷噱頭建立起來的優勢均被不同程度削弱,兜兜轉轉原創內容成為了平臺競爭的下一輪焦點。

耐心培育市场还是流量收割捷径,在线音乐平台如何做好这道选择题?

於是,幾乎所有平臺都在原創音樂人計劃上邁出了第一步。蝦米音樂的兩季“尋光計劃”,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和今年升級的“雲梯計劃”,以及騰訊音樂的“騰訊音樂人計劃”等,是大平臺在內容領域的第一次角力。但不同在於,騰訊音樂在原創音樂人之後沒有觀望和等待下一輪風口,而是主動出擊,進一步深化在內容領域的佈局。

年初,騰訊音樂與索尼音樂聯合建立電音廠牌Liquid State,與更有內容“嗅覺”的國際唱片公司聯手,可以看作是一次內容自制和音樂多元化的嘗試;近日與浙江廣電的合作,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將傳統電視領域的內容製作經驗納入進來,是對於泛娛樂音樂內容的再次深化。

在遵循“慢哲學”的前提下,通過戰略合作將內容自制模式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更多的地方,甚至是建立一個擁有眾多大IP的“內容帝國”,很顯然騰訊音樂要的不僅是現在。正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採訪時所說,“我們一定要放眼未來。不要因為短暫的事情太興奮,我們在跑的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慢哲學”促成行業轉折,

音樂市場的“烈日驕陽”已不遠

從盜版氾濫、音樂人紛紛轉行,到成為全球第十大音樂市場;從當初海外公司因無法盈利黯然退場,到如今不約而同紛紛看好中國音樂市場的前景;從過去單一的聽歌形態,到用戶現在可以通過聽歌、直播、K歌等形式來消費音樂,中國音樂市場確實在越來越好,我們已經不再期待“春天”,因為似乎“烈日驕陽”就已經在眼前。

年初時,一位外國專家曾說過“2018年的音樂行業會前所未有的好”,在IFPI《2018全球音樂報告》的採訪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副總裁吳偉林也表示:“我們相信2018年將會出現中國音樂的另一個重大轉折,中國音樂也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而這個重大轉折,在作者看來應該是由內容領域來引爆的。中國音樂市場國際地位提升最實際的體現,便在於有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和文化被聽到。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人開始國際化征程,通過攪動全球性的音樂資源,推動整個華人音樂市場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在音樂領域以騰訊音樂為代表的平臺,正在為中國音樂文化的全球推廣創造條件。

去年,騰訊音樂受邀出席Music Matters亞洲音樂論壇,將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KAWA樂隊和熱地樂隊帶上了這個被譽為“世界音樂前瞻之門”的舞臺,向全球音樂市場展現“中國市場不僅消費上去了,而且我們的音樂和文化也‘很能打’”。前不久,騰訊音樂攜手環球網啟動了“‘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活動,把20首“新國樂”以數字音樂的形式帶到“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

中國音樂市場從“賺熱錢的地方”,開始轉型為國際音樂市場上舉足輕重的一塊版圖,初具文化海外輸出的能力。中國音樂市場已經入場國際化賽道,而騰訊音樂的“慢哲學”和“三贏”格局觀將如何幫助中國市場釋放動能,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耐心培育市场还是流量收割捷径,在线音乐平台如何做好这道选择题?
耐心培育市场还是流量收割捷径,在线音乐平台如何做好这道选择题?

文章資訊及數據來自網絡公開信息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一米觀察立場

如有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願我們在閱讀、聆聽、思考和分享中

獲取力量和感動

約稿、採訪及合作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