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传德 大师用“醇正”之道影响后学

近日,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四批优才指导老师徐经世不顾炎炎酷暑,在国医大师工作室,以“国医沙龙”的形式,与全国四批优才教育和六批师承教育一起,进行了结合病案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更让后学感动的是,他在会上提出将自己带教优才和师承人员的带教费作为师承学子教育专项经费。

国医大师徐经世是历届全国优才及师承指导老师,虽已八旬高龄,仍极为关心中医师承教育和学术传承,先后写下了“同青年中医谈临床”、“中医学术传承方法”等多篇传承文章。他常常思索中医传承、中医人才后继后续问题,在他主编的《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中,前言部分,他提出“21世纪是中医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承前启后、振兴中医的关键时期。我们这一辈中医从业人员引来中医界春风送暖的大好时光,要坐下来冷静地思考,针对中医药面临的问题,如何发挥专业特长,为发展中医药做贡献。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都是‘疗效’换来,而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才可使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徐老提出,作为师承工作指导老师,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医德高尚,因为医术乃仁术。他认为,为人师表,传承者先传德,仁德仁术是本职的要求,遵循“醇正”之道,去影响后学,这是首要的责任。

他带教除了在诊室抄方,他还特别推崇举办沙龙,因为这种学术研讨形式,轻松活泼,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随时互相请教,还可以结合具体病案,避免泛泛而谈,老师可对学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倾囊相授。这次沙龙上,徐老带领弟子对感染科一例“黄疸”患者进行了疑难

病历讨论,每位继承人都做了自己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讨论气氛热烈。最后,徐老也结合病例提出,临证之时,需谨熟阴阳,辨明虚实寒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在沙龙上,徐老提出,将自己带教优才和师承人员的带教费作为师承学子教育专项经费。师承优才施卫兵主任感谢徐老对中医师承教育和学术传承的殷殷教诲和无私付出,表示一定要按照师承教育实施规则,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的师承任务,接受组织的考核。各位学子纷纷被徐老这种不为名,不为利的精神所感动,表示一定要不辜负徐老的期望,做好继承创新,争取超额完成师承学习任务。

实际上,徐老对名利一直淡泊,他拒绝多家医院的高薪聘和担任兼职指导等邀请,坚持自己的门诊、临床和会诊等平凡而琐碎的工作,直接在一线为广大的百姓服务。他在宁夏吴忠市、安徽省亳州华佗市中医院设立国医大师工作室,收外院徒弟,都是医院与医联体医院之间联系,没有他本人联系,尽管找他坐诊的单位和个人不在少数。

他的师承学生、安徽中医药大学唐巍有感而发,赋诗一首,表达对国医大师徐老的崇敬之心!

国医沙龙论正酣,

经世大师谆谆谈。

为师当循醇正道,

仁德仁术是关键。

三伏酷暑热难耐,

犹似甘露润心田。

醍醐灌顶石成金,

师徒授受薪火传。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进军、殷玉磊、张依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