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要輕易「放水」!總選最好走的路,註定越走越難

今天,捌零想對更年輕的90後、00後朋友們講述一個詞,可能有點杜撰,叫

“放水思維”

對經濟、金融有些瞭解和關心的人,大概都聽過“放水”這個詞。比如,最近央媽又一次“放水”了。這是政策部門在應對經濟不景氣或市場遭遇“錢荒”時,通常會用到的一種方法,相對容易操作,且短期內就能見到效果,好比在盛夏時分,暑熱難當之際,一杯冰鎮汽水就能立馬降溫解渴。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你在自己的文藝日記裡,記錄這些做什麼?

今天,之所以在日記裡講到一個不關乎文藝,只關乎金融的一個詞,倒不真的是要聊一個金融的話題,而是想提醒年輕的朋友們,一種值得我們警惕的思維方式——我權且稱之為“放水思維”。

什麼是放水思維?首先判定這不是什麼好詞。它的內涵是和短視、只顧眼前、避重就輕等等一類詞關聯的。它是一種面對問題時簡單粗放的思考與行動方式。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放水思維”出沒。

此時,我便想起我的一位朋友。他也是一位文藝愛好者,而且是影視專業科班出身,但最終沒有幹這個行當。每次聊起“學什麼沒幹什麼”這個話題,都感覺到他有些沉重。

他曾對我大概說到過他的心路歷程:他曾經報考電影專業,最感興趣的其實是創作,但是最難的也是這一塊兒。為了能考上,他選擇了“產業”方向。這可以看作是他的第一次“放水”。回頭看,這一次“放水”對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用他的原話來說,“他最終成功地躲過了競爭,但也成功的錯過了夢想”。

在考上電影學院之後,他延續了他的“放水思維”。他說在需要潛下心來學習真正本領的那些時間,他都選擇了“繞道”和逃避,或者根本就靜不下心來“拉片子”、“寫劇本”、“研究視聽語言”,他一直在迴避那些最難的東西”。所以,他最終無法進入最核心的圈子,也便和他的影視夢想漸行漸遠了。

再說中美貿易戰開打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國家那麼多鼎鼎大名的大企業都感覺到了難受。其實,追溯起來,原因很簡單,在不該“放水”的時候,給自己放水了。研發核心技術很難,投入很大,且很久才能看到成果,同時不保證就能真的出來成果。但是引進或一次性購買技術則容易很多。於是,把別人的芯片買來,自己只做相對簡單的“殼”,就能攢出“精美”的產品,快速滿足我們的幻夢。

只不過,幻夢終究會破碎。

《聞香識女人》裡的弗蘭克上校所說的:“每當我走到十字路口時,我都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從來不走,因為太艱難了。”

年輕不要輕易“放水”!總選最好走的路,註定越走越難

然而,如果在人生選擇的關鍵時刻,都選擇“放水”,那就只會越走越難。總是選擇最容易的路走,遲早會發現路越走越窄。

以上,捌零記錄下來,既作為自我警示,也提請更年輕的朋友們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