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爲何分成兩個國家?

RUUS


總體而言,捷克和斯洛伐克在歷史上就是兩個獨立的國家,雖然期間有過短暫的合併。最早在捷克定居的是斯拉夫人,他們在這裡建立了大摩拉維亞公國。而在斯洛伐克定居的卻是凱爾特人,5世紀前這裡是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的邊境,7-8世紀時這裡是薩摩公國的中心。

奧匈帝國時代,捷克和斯洛伐克都屬於這個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垮臺,捷克和斯洛伐克才聯合成一個國家,然後一起經歷二戰和戰後屬於蘇聯陣營的歲月。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經過全民公投,再次成為兩個獨立的國家。

如今,1056萬人口的捷克,主體民族是捷克族,少數民族中有斯洛伐克族、日耳曼族、摩拉維亞族和波蘭族,官方語言是捷克語。只有540萬人口的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族超過80%,其他少數民族有匈牙利族、日耳曼族、烏克蘭族、俄羅斯族和吉卜賽族,官方語言是斯洛伐克語。

捷克和斯洛伐克,都加入了北約、歐元區,都是申根國家。前幾年去中歐諸國包括捷克和斯洛伐克,遊歷了一段時間。雖然作為兩個獨立國家的歷史更長,但畢竟有同為一國的經歷,所以外人在這兩個國家旅行,很難感受到明顯的國別差異。


世界真的很大


一般相對常見的觀點認為,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離有民族原因有歷史原因,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捷克有著主體民族捷克族,斯洛伐克有著自己的主體民族斯洛伐克族。

2000年,曾經參與當初事件的原斯洛伐克總理揚·恰爾諾古爾斯基正是這麼說的:

我們這兩個民族是如此的不同,以致於無法組成一個國家。

這當然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多少有些粗疏大條了。因為,有反例存在證明這不是一個必然的路徑,這不是一個由甲到乙或再到丙的自發演化過程——揚·恰爾諾古爾斯基其實也只是感慨,他本人做的政治分析並非如此。



從歷史角度看,捷克是曾經的波西米亞王國(波西米亞其實就是拉丁語、日耳曼語對捷克的稱呼),是神聖羅馬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許多國王波西米亞甚至本人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認波西米亞併入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而斯諾伐克作為大摩拉維亞的中心部分,11世紀成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後來隨匈牙利和奧地利合併成為君合國家,斯諾伐克也成為了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波西米亞國王的紋章)

(查理四世,1316—1378,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統治時期是中世紀捷克最強盛的時期)

雖然同處奧匈帝國治下,但是不同的政治生態和管治方式使得捷克和斯諾伐克擁有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的文化、宗教格局和不同的憲政與自治的經驗,如果說得稍微簡單一點,那就是捷克近代化程度更高一些,更加發達一些。

(捷克首都布拉格,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1918年,奧匈帝國OVER,捷克與斯洛伐克決定重新聯合成一個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注意,此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家裡有大量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加起來差不多達到35%,作為民族成分不容小覷。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納粹引發的民族仇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意志族裔遭到強制驅逐,而匈牙利人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簽訂了協議,彼此交換境內他國族裔。這些舉措疊加的效應: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名現在名副其實,其民族構成相對單一化了。可是,另一方面,

這也就使得斯洛伐克人當初選擇與捷克人族群融合的一個重要背景和目的——聯合組成民族國家中的優勢族群——業已不復存在,兩個不同的主體民族身處新的族群版圖中,在心理上形成了你的所得就是我之所失的感覺。

捷克斯洛伐克成為蘇聯衛星國的這一歷史階段,暫且不表。

當變革發生的時候,其實一開始捷克和斯諾伐克雙方因為存在共同的敵人和價值觀,關係一度相當融洽,雙方約定,保留原聯邦政治結構與憲法不變,以2年為期,在這期間根據具體情況和事情發展重新尋找平衡點。

當然,事後覆盤,在技術上,分離不見得是唯一選項,但問題其實出在前述的兩個不同主體民族身處新的族群版圖中,在心理上形成了你的所得就是我之所失的感覺。

在捷克一方,自我認知是原來蘇聯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斯洛伐克的“奶牛區”,有種一直被截長補短對斯諾伐克輸血的不滿,要的就是一個公平公正;而斯洛伐克,雖然在蘇聯時期出過捷克斯諾伐克的主要領導人,但自我認知是布拉格政府的地方分支,此時對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政治主體地位珍若拱璧(為了彰顯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平等主體地位,這時的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已經改稱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要的也是一個公平公正。

事實上,兩個民族一方對另一方所謂的壓迫並不存在,但難以修復和彌補的不平衡最終使雙方決定分手。斡旋協調無效之後,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同時成為主權國家。

(捷克面積78866平方公里,由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3個部分組成)

(斯洛伐克面積49037平方公里,與丹麥、瑞士或荷蘭的面積大致相當)

分離後的捷克與斯洛伐克之間的關係遠非一帆風順,但最終還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解決了一系列的歷史遺留問題,重建了“特殊友好關係”,如今,兩國在教育一體化等方面加強合作,一方公民在另一方也享有特殊的優惠(權利優先級為本國公民>另一國公民>歐盟公民>其他外國公民)。分離以來雙方總統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出訪的國家均為對方,也已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

談古論金,掰開揉碎歷史的人性和技術流呈現給您


談古論金


捷克斯洛伐克為何分成了兩個國家?這個問題也挺有意思,涉及到歷史和政治兩方面的原因,今天桃花石雜談就來給大家講講這裡面的緣由。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區別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是西斯拉夫人的分支,而西斯拉夫人則是在日耳曼人的主體遷到西歐之後,從東歐遷到中歐地區,融合了留在當地的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的一個斯拉夫分支。

圖中淺綠色區域為西斯拉夫人分佈區

而在到了中歐之後,不同的西斯拉夫部落曾經受到了不同周邊民族的強烈影響。其中捷克人的祖先在公元9世紀建立了波希米亞公國,並在公元1002年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諸侯。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則在公元9世紀建立了大摩拉維亞公國,但在公元10世紀初被從東歐入侵的馬扎爾人滅亡,成為了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

正是這段分別歸屬不同王國的歷史,使捷克和斯洛伐克成為了不同的民族。雖然在公元1526年之後,捷克和斯洛伐克都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吞併,成為了奧地利帝國和後來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但其各自已經形成的民族性卻並未因此而消失。

統一的捷克斯洛伐克

在公元1918年,一戰即將結束,奧匈帝國敗局己定,奧匈帝國皇室被廢黜和奧匈帝國解體也都已經成為定局。而這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匹茲堡舉行了一場決定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民族命運的會議。一些流亡到了美國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這場會議上決定,在一戰結束之後,共同組建一個聯邦國家,就叫捷克斯洛伐克。會議的結果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當年10月13日,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藍辛發表聲明支持建立捷克斯洛伐克。5天之後,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發佈,捷克斯洛伐克正式成立,娶了一個美國太太的馬薩里克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


統一的捷克斯洛伐克

但在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納粹將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治,分別建立了傀儡政權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和斯洛伐克國。而在二戰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再次成為統一國家。1969年,捷克斯洛伐克改組成聯邦制國家,一些政府部門,如教育部等,被分拆成兩部分,分別負責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事務。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都還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之下。

解體之後的捷克和斯洛伐克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在蘇東劇變的大潮中也迅速完成國家轉型。但在國家轉型過程中,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的民族主義政黨先後上臺,而在聯邦層面這些政黨和政黨領導者之間不斷髮生矛盾。1991年1月,在捷共執政時期一直執行的對斯洛伐克的財政援助被中止,同時1991年底蘇聯解體大大影響了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使每個民族都建立民族國家成為了歐洲的“政治正確”,斯洛伐克地區的政黨開始醞釀獨立。

捷克斯洛伐克時期的團體操表演


儘管在1992年進行的民間測驗顯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的人數分別只有37%和36%,但民意卻無力阻止已經開啟的政治進程,最終在當年年底,捷克斯洛伐克正式解體。


桃花石雜談


捷克與斯洛伐克都是中歐的發達國家,兩國在歷史上曾經有多次分分合合的經歷。

捷克歷史上是斯拉夫人西遷以後建立的一個歐洲國家,在1620年被當時的奧地利吞併,從此成為奧地利的一部分。斯洛伐克原本是歐洲農耕民族建立的國家,906年被匈牙利統治,從此成為匈牙利的一部分。

在1699年,匈牙利被併入奧地利。從此,分別被奧地利和匈牙利吞併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被整合在一個新國家的框架內。

1849年,匈牙利脫離奧地利,同樣,捷克與斯洛伐克出現第一次分離

不過,18年以後的1867年,奧地利與匈牙利再次合併,組成奧匈帝國,成為當時歐洲五霸之一,捷克與斯洛伐克再次被整合在一個統一國家以內。

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戰敗。戰後1918年,捷克第一個脫離奧匈帝國,建立了捷克共和國。隨後,斯洛伐克先後脫離奧匈帝國和匈牙利,並與捷克一起組建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這是兩國第一次雙邊組成一個新國家。

1939年,新成立僅21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佔領。並再次分離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傀儡國家。

二戰結束以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聯的幫助下,重新組合成一個整體國家,即新的捷克斯洛伐克,成為蘇聯陣營的一部分。

1989年,東歐劇變發生,捷克斯洛伐克是劇變主要源頭之一。次年,捷克斯洛伐克由一個一體國家更改為聯邦國家,分離趨勢日益加重。

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正式分離,分別建立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此後,兩國分別加入歐盟。

捷克斯洛伐克分離有很多因素,包括歷史淵源、大國干涉、民族構成等都是兩國不能長期合併的基礎。

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捷克與斯洛伐克同處於一國的歷史都比較短,絕大多數時間不在一個國家的框架內。此外,兩國的文化、民族構成也有很大的不同,而這些因素需要整合在一起也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捷克、斯洛伐克處於歐洲十字路口,受周邊強國的影響和干涉也非常大,歷來都處在歐洲強國爭鋒的漩渦中。而這些情況,都是兩國最終走向分離的必然。


蘇綻


首先呢,捷克、斯洛伐克地區原來生活著兩大主體民族,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其中斯洛伐克受到匈牙利帝國的匈牙利化統治。一戰後擺脫匈牙利統治的斯洛伐克與捷克,在1918年組成統一國家__捷克斯洛伐克。以期望爭強實力抵禦外敵。

二戰時,斯洛伐克再次被德國佔領與捷克分離。二戰解放後兩個地區的民族,1945年再次聯合組成統一國家__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之後又連續改了兩次國名。期間兩民族摩擦不斷..

直到1992年,兩大民族的兩大政黨“公民黨”、“掙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分別在各自區域選舉獲勝。兩大民族政黨經過艱難協商最終分離,各自獨立成為一個國家。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

他們的分分合合,與外部列強的虎視欺壓;戰後國際局勢的緩解威脅不再;民族糾紛摩擦不斷;民主獨立自由意識的爭強分不開。他們最終走向了分離獨立。


沐木然


捷克斯洛伐克原本就是兩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分別是捷克,斯洛伐克。二戰結束後,包括這兩個國家以及黑山,克羅地亞等國家組成了南斯拉夫共和國,因為蘇聯的解體以及科索沃戰爭,南斯拉夫也解體,他們本身就是加盟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