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傳」債務人沒有財產就不用起訴了?大錯特錯!

經常有當事人問:“借款人沒錢,起訴有什麼用,不是浪費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對方名下又沒有房子,又沒有車輛,也沒有工作,我起訴又能幹嘛”

“對方寧願坐牢,寧願被拉入黑名單,都不還錢,我幹嘛要起訴”.........等等,說來說去,很多朋友就是怕起訴了對方也沒財產可供執行,自己瞎忙活一場...

老賴到底有沒有財產,起訴申請執行了才知道,所以說遇到不還錢的老賴,應該儘快去法院起訴。很多人以為向法院起訴拿到判決書事情就結束了,一心想著等待法院幫他(她)把錢要回來就行了,但程序不是這樣的喔;如果判決成功並生效的,你自己又不向執行庭向執行庭申請強制執行並提供被告的財產線索的,法院是沒有這個義務去主動幫你s申請執行的。

那問題來了,債務人沒有錢,就是個十足的窮光蛋,是不是就不用起訴了呢?答案當然不是啦。

一、通過起訴,查明債務人財產情況,讓債務人無處遁形

向法院起訴之前,當事人很難準確瞭解債務人財產的真實情況。也許是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讓債權人知難而退故意放出“沒有財產”的煙霧彈,或是債務人隱匿財產並非真正沒有財產。房產、銀行存款、車輛等財產信息只有在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律師持法院立案受理通知書、協查函或承辦法官所開具的調查令向相關單位查詢。有些尚未全國統一登記的財產可能還需在執行階段才可能被查控。切勿被債務人裝窮的表象所欺騙。

二、確定債權

沒有經過法院判決確定的債權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且債務人是可以提出抗辯和異議的。經濟往來中,很多債權人都沒有保留交易憑證及相關有效證據。時間久遠,便失去收集、補充證據的最佳時機,導致債權無法得以確定,造成自己損失。

三、避免過訴訟時效

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如果債權人不及時向欠款人催討欠款,訴訟時效屆滿後,法律不再予以保護。需要注意的是,打官司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打證據,債權人即使曾經口頭或其他方式向債務人催討過欠款,但沒有就此固定證據(劃重點),債務人以過訴訟時效為抗辯,則債權人仍承擔敗訴風險。債權人發現債務人一再推諉,拒不還款,因及時提起訴訟。

四、最少成本爭取最大利益

如果債權人勝訴,人民法院在結案後便會向債權人退回其起訴時預交的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如果是部分勝訴,則按判決所支持金額退回相應費用。相對較低的訴訟成本,債權人卻可以得到較為豐厚的利息收益。沒有約定還款時間的欠款,債權人可以自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計算利息。更重要的是法院判決一般都會確定一個帶懲罰性的延遲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即債務人未在判決指定的期間支付金錢,則需支付雙倍利息,直至全部欠款還清之日止。

五、法院逐漸堅強有力的執行措施,迫使債務人被動或主動償還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自2014年12月正式開通網絡執行查控體系以來,已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交通部、農業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騰訊、支付寶、京東等部門單位完成了網絡查控對接,實現對被執行人在全國範圍內的銀行存款(包括網絡銀行)、車輛、船舶、證券、身份證件、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商登記、人民幣結算賬戶和銀行卡消費記錄等信息的查詢和部分控制。單就金融機構,就與2200多家銀行進行了網絡對接,可以對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進行網上查控,個別地方法院查控體系覆蓋的查控範圍更廣,包括房屋、土地、地方商業銀行等尚未完成全國統一登記的財產。這些逐漸增強的執行措施極大提高了執行效率,擴大了財產查控範圍,有力地打擊了被執行人通過隱匿財產規避執行的行為,最大程度實現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加強與公安、鐵路、民航、銀行、工商、騰訊、芝麻信用、支付寶等部門單位合作,拓展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信用懲戒的範圍和深度,在出行、投資、置業、消費、網絡等各領域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最大限度擠壓失信被執行人生存和活動空間,對被執行人形成高壓態勢。

2018年 6月1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不動產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具體包括如下:(一)集體土地所有權;(二)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三)森林、林木所有權;(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五)建設用地使用權;(六)宅基地使用權;(七)海域使用權;(八)地役權;(九)抵押權;(十)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也就是說,上述相關不動產登記將全國聯網,只需要在網上查詢就能全部獲知,老賴名下的財產信息,執行法官只需要點點鼠標就可以一覽無餘。

六、現在沒有財產不等於以後沒有財產,人死債未必消。 即使律師、法院窮盡一切合法手段,債務人目前確實沒有財產,也不能說明以後沒有財產。山不轉水轉,不能確定債務人以後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經過法院判決確定並進入執行階段的債務是跟隨債務人一輩子的,一經發現債務人財產便可隨時申請法院恢復執行。應該沒有太多人願意一輩子揹著債的。即便債務人死亡,有了法院的判決書,債務人的繼承人哪怕繼承了一毛錢,也是要把一毛錢還給債權人的。

關於老賴,只要有能力執行判決而拒不執行的,就可以進行司法拘留。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還有刑事法律風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間是兩年,強制執行不需要申請人預付執行費用,所以說能早點起訴並執行的,是保障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