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患者被騙走3850元 西京醫院老教授發微博怒斥「醫托」

西安一患者被骗走3850元 西京医院老教授发微博怒斥“医托”

郭樹忠教授發微博,呼籲警惕互聯網醫托

著名整形外科教授郭樹忠近日發微博稱,“我對‘醫托’歷來恨之入骨,因為他們通過欺騙病人來獲取經濟利益。進入互聯網時代,我以為信息更加多樣化和透明化了,‘醫托’便會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間。但最近我發現我的判斷是錯的,因為在我的耳再造患者群裡,我發現了不止一個‘醫托’,只不過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把自己重新包裝了一下而已。”對此,記者聯繫到郭樹忠教授,結合一位患者被騙的遭遇以及長期與“醫托”做鬥爭的專業人士,就“網絡醫托”現象以及斬斷其利益鏈的情況進行了剖析。

老教授怒斥“醫托”

從西京醫院退休後,目前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的著名整形外科教授郭樹忠說,“我最近時不時在自己的患者群發現有‘醫托’出沒,因為治病的錢來之不易,不能隨隨便便就被‘託’走了。記得我原先工作的一家醫院門口總是圍著一大群人,長年累月待在那裡,手裡拿著各種宣傳材料,為那些小診所和非法診所拉病人,這些人能言善辯,口才很是了得,心理學學得也不錯。”

郭教授介紹道,上“醫托”當的不僅有來自偏遠農村的群眾,也有城市裡的知識分子,人們有時難免會病急亂投醫,現在有相當數量的疾病治不好,或者治療效果不夠理想,這就讓這些“醫托”、騙子有了鑽空子的可能,加上“看病難、看病貴”,老百姓想省錢省時間,這就讓“醫托”們找到了“用武之地”。

“這些醫托的招數並不複雜,無非是告訴患者準備就醫的這個醫院的醫生不好,她(我發現女醫托比男醫托多)要介紹你到某個更好的醫院或者醫生處看病,對方有‘偏方’‘驗方’,治療的效果更好云云。無非是用三寸不爛之舌把患者騙到要騙的地方去。而這種騙是有報酬的,‘服務酬勞’來自被醫托介紹去的醫院、診所或者醫生。”郭教授這樣描述著“醫托”通常騙人的套路和手法。

警惕互聯網時代的新“醫托”

郭樹忠說,進入互聯網時代,他以為信息更加多樣和透明化了,“醫托”便會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間。但最近他發現自己的判斷是錯的,因為在他的耳再造患者群裡,他發現了不止一個“醫托”,只不過“醫托”們利用高科技手段把自己重新包裝了一下而已。為了提醒患者不要上當受騙,他特意“關注”了“網絡醫托”們的動態,並進行了研究和梳理。

他發現,這些人會在網上扮演成患者家屬,通常以女性的角色出現,以什麼“妹”,或者“姐”自稱,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其次,這些人會在網上以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身份講故事。多數還是講故事的高手,故事很精彩,常常很感人,感動之餘,患者及其家屬就會自覺不自覺地上當受騙。

另外,這些“醫托”還在網上攻擊那些技術好、不願意參與這種坑蒙拐騙行為的醫生。有人在網上稱他為“郭大炮”,大概就是不喜歡他這種仗義執言的性格,更不喜歡他不願意與她們同流合汙的行為。他還發現,這些人一定要為特定的機構和特定的人群尋找獵物,對於“醫托”們來說,最理想的服務對象在境外。因為萬一手術效果不好,患者不容易再找到做手術的醫院和醫生,因為成本太高。

患者被“醫托”騙走3850元

採訪過程中,來自甘肅酒泉的張先生講起了自己遭遇“醫托”套路的經歷。張先生說,今年6月28日,他從老家來到西安東郊一家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掛號時,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中年女子十分熱情地問他患的是啥病?他把症狀簡單給介紹了一下後,對方說西安礦山路一家醫院治療這種病非常拿手,並且藥費也便宜。為了讓他相信,對方還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病友群”,給他看“患者”們對這家醫院的評價。

“我當時也是病急亂投醫,稀裡糊塗地就跟著這兩人乘坐公交車來到礦山路一傢俬人醫院。一名自稱‘老中醫’的男子簡單詢問完病情後,一下子開了3850元的中藥。”出門後,他給一位在西安工作的老鄉打電話,把自己遇到“好心人”幫忙看病的事情給說了一下,老鄉說,“你別高興,有可能被騙了。醫生連你的病因都沒弄清楚,連病情都沒有檢查,怎敢一下子開那麼多藥?裡面肯定有問題。”

“老鄉的幾句話突然把我給提醒了,我轉身返回到這傢俬人醫院,給這兩名‘好心人’說開的藥太多,自己身上連吃飯、住宿的錢都沒有了,能不能退上一部分,等把藥吃完後下次再來買藥時,這兩名‘好心人’突然翻臉,並呵斥我‘趕緊走’,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在和對方交涉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我撥打110報警。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後,這傢俬人醫院給我退還了3850元。”

張先生說,7月31日,他再次返回醫院複查時,又碰到了那兩名“醫托”和另外6名男女正坐在門診大樓前的臺階上有說又笑,他一眼認出了騙自己的那對男女後,衝上去一把抓住那名男“醫托”,後來在醫院保安幫助下,把這兩人扭送到了保衛科,保安報警後,附近派出所民警趕過來給他做了筆錄,問完上次被騙的情況後,把這兩名“醫托”帶回了派出所。當時,民警在這兩人的手機上發現了好多通過微信、QQ給患者介紹醫生和醫院的信息。

建議建立更透明的醫療信息服務平臺

採訪過程中,西安南郊一家大型醫院保衛科長期與“醫托”做鬥爭的專業人士王先生說,“網絡醫托”隱蔽性更強,成本更低,欺騙手段更多樣,有的還發展成詐騙,對患者利益以及醫療秩序造成很大危害。最近這幾年,網絡上出現了一種“諮詢醫生”的“業務”,實際上這不是醫生,而是通過微信、QQ、商務通等軟件,以“集團化”的模式,為“旗下”數十家醫院“招攬患者”。據他們掌握的情況來看,這種“網絡醫托”已覆蓋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成都等一二線城市,仍在不斷向其他城市擴張。“網絡醫托”在患者到診後可從相應醫院拿到每人300元左右的提成,而醫院平均從每名患者身上獲得的診療費用可達6000元左右。

據王先生介紹,2016年5月4日,原國家衛計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集中整治“號販子”和“網絡醫托”專項行動方案,八部門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協調辦公室,分階段嚴打“號販子”,還建立了“號販子”黑名單,並納入社會信用體系。隨後,通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規範醫療機構廣告宣傳行為,一定程度上斬斷了部分“號販子”和“網絡醫托”的利益鏈條,剷除了一些“號販子”和“網絡醫托”的生存土壤。

王先生說,目前,全國都在進一步規範網絡秩序,他覺得清除“網絡醫托”肆虐的土壤,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鎖定違法犯罪證據,打擊不法分子。同時,建立起更加暢通、透明的醫療信息服務平臺,引導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不再遭“網絡醫托”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