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白起渠,又名長渠,始建於公元前279年,距今已有2297年的歷史。白起渠是戰國時期秦將白起攻楚國鄢城時,為在蠻河引水圍城作戰而開鑿的。

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從一個作戰用渠,轉變為灌溉用渠,白起渠的建造者絕對想不到,2000多年後的今天,白起渠會被保存、修復和重新使用,併入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在這2000多年的歲月,白起渠靜靜地滋潤著數十萬畝糧田,也講述著一個工程技術與灌溉文化交織的中國水故事。

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在鄢地入秦後,白起渠沒有廢棄,而成為引水灌溉用渠。從天空俯瞰,白起渠主渠猶如一條瓜藤,縱橫交錯的支渠串起了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堰塘,就像一個個錯落有致的瓜果。

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早在元代,《大元一統志》就有“長渠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四十有九”的記載,也形成了白起渠“陂渠串連,長藤結瓜”的整體佈局。

作為中華第一渠,白起渠建設時間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陝西鄭國渠早33年。白起渠歷經“安史之亂”、“靖康之變”等多個歷史時期,先後五次大修,吸引了酈道元、歐陽修、曾鞏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流連於此。直到明朝後期,白起渠才逐漸淹廢。抗戰時期,張自忠將軍再提重修,但終因戰事緊張和國民政府腐敗而擱淺。

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白起渠成為湖北修復的第一個大型灌溉工程。經過數十年努力,如今的白起渠串連起了各型水庫16座、堰塘2600多口,灌溉保證率保持在85%以上。

建設時間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如今仍發揮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