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润九”刚出生就受伤 专家及时手术已脱离危险

成都大熊猫“润九”刚出生就受伤 专家及时手术已脱离危险

央广网成都8月1日消息(记者刘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润九”刚刚出生,从嘴角到颈部就有一道伤痕,这牵动了无数“滚滚”粉丝的心。专家们怀疑是初次产仔的熊猫妈妈“圆润”经验不足抱起幼崽时所致。所幸的是,经过紧张的手术,“润九”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

7月31日,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园润”,成功产下一只雌性大熊猫宝宝,初生体重151.8克,取名为润九。

据悉,“园润”于7月31日上午10点24分破水,并于12点56分产下大熊猫宝宝“润九”。由于 “园润”是初次产仔,并且幼仔从产道出来并不是很顺利,产下幼仔的“圆润”面对幼仔表现有些惊慌。

熊猫基地饲养团队立刻将幼仔从“园润”身边取出。在进行各项检查时,饲养团队意外地发现,幼仔从嘴角到颈部,有一道颇长的伤痕,怀疑是“园润”不断尝试抱起幼仔时,划伤了幼仔。

熊猫基地饲养管理小组立刻通知兽医团队实施治疗。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大熊猫专家王成东为首的专家组团队,立即对“圆润”幼仔受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并决定为幼仔的伤痕进行缝合处理。

手术过程,每缝一针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在何处下针?又在何处起针?嘴角处的伤口,会不会影响进食?幼仔皮肤细嫩,缝合后,能否达到最佳的愈合效果?种种问题摆在面前,幼仔的生命命悬于一线,专家们在整个缝合过程中如履薄冰,不敢有半丝松懈。手术过程中,熊猫基地太阳产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新生的幼仔捏把汗。

据介绍,最终伤口缝合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一共缝了九针。饲养和医疗团队坚信,通过接下来的治疗,幼仔的伤口一定会得以愈合,健康成长。为此,奶妈们特别给它取名为:润九,寓意健康长久。

考虑手术后的幼仔嘴角带着伤口,没有办法正常的进食,基地饲养团队通过各种尝试,希望能够帮助幼仔在母亲那里取到初乳,并通过人工进行喂食,避免幼仔再次受到伤害。然而饲养团队遇到的问题是,因为大熊猫“园润”没有带仔经验,给饲养员的取奶工作增加了难度,且危险性极高。尽管如此,饲养团队依然没有放弃,不断进行尝试,为“润九”争取更多的母乳。

目前,熊猫基地已经对“润九”展开了24小时监护。截至发稿,“润九”每两小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食欲望,各项生理指标正常,需要饲养员耐心的一点一点喂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