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立德國學書院落戶四川古藺 探索公益扶貧新模式

全國首個立德國學書院落戶四川古藺 探索公益扶貧新模式

央廣網成都7月12日消息(記者劉濤)全國首個立德國學書院7月11日在四川古藺黃荊老林風景區開館。作為四川省首批“立德樹人工程教育示範基地”,立德國學書院開館後,將以全國首創的公益“文旅+教育”精準扶貧模式,助力山區智力扶貧。

在立德國學書院記者看到,根據“忠孝廉恥勇”傳統文化為主線的畫卷呈現在面前: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子路的“百里負米”孝文化,從“以廉為寶”到“浴血虎門”,從四渡赤水戰役到古藺縣湧現的扶貧好乾部餘芬,這些畫卷將中華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展現的生動、形象,讓人身臨其境。

“我特別喜歡這樣的課,之前也在電視上看到過叩首等動作,但是並不知道這個叩首禮怎麼做,我們的漢服是怎麼來的,我長大也要當國學老師,這堂課我太喜歡了。”在採訪中,第一次體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莊重儀式感,小學生楊麗一邊手背交叉一邊反覆練習高興地跟記者分享著這堂有意義的課。

遊客張勇佩告訴記者,自己是個小家,看到牆上有岳飛的故事,看了很多遍很受感慨。聽到孩子們讀書很感慨,每一個人真的確實是可以為別人,為除了小家以外的大家做點什麼,這堂課很生動很觸動,希望以後能多建這樣好的國學館。

全國首個立德國學書院落戶四川古藺 探索公益扶貧新模式

記者獲悉,立德國學書院開館後,立德大講堂不僅邀請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的教授,還有中國美術家協會著名的書法家、國際著名畫家等文化名人也會來此授課。期望從大小課堂再配合傳統農耕文化、中藥文化、蹴鞠等傳統運動,在獨具特色的知行體驗中,讓更多孩子的夢想放大,尋找到實現夢想的精神力量。

四川省西部扶貧資源開發中心“立德樹人工程項目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立德樹人”工程將在古藺地區探索全國第一個公益智力扶貧產業體系。該產業體系將通過“基地+本土讀本+多所實驗學校+N個村社國學堂”模式,免費對山區貧困學生開放,並在四川形成“立德樹人工程”教育扶貧推廣成果,覆蓋到更多貧困地區,幫助山區智力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