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全省先河 成都雙流新村建設融資「三個創新」

央廣網成都6月28日消息(記者劉濤)記者28日從成都市雙流區獲悉,該區創新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融資渠道,實現了貸款主體、融資模式、抵押擔保“三個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農民自主、政府引導、金融支持”之路,開創全省先河。

2016年9月,永安鎮雙壩村村民高興地領到了新房鑰匙。當地新村建設從2015年6月啟動,經過1年多時間,265套別具川西民居風格的新居拔地而起。

新村建設並非一帆風順,缺錢就是一個難題。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我們在徵求全體村民意願的前提下,採取大證換小證方式,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向銀行抵押融資,然後籌集資金自主實施新村建設。”雙流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說,雙壩村參與新村建設的群眾共256戶,村裡通過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自願以宅基地“小證”入股,申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大證”,再以“大證”為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獲得銀行融資授信3500萬元。

通過這種方式,讓土地資源通過合法途徑變成新村建設資本,保障新村建設資金的投入,同時也減輕了村民的負擔。

“這是我區新村建設的一次創新,也是金融領域的一次探索。”該負責人說,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融資解決了農村房屋的可流轉性與宅基地不可流轉性的矛盾,拓寬了新村建設融資渠道。

新村融資以土地合作社為貸款主體,主要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為抵押物,第三方融資性擔保公司為輔助增信,始終堅持從貸款主體、融資模式、抵押擔保三個方面著力創新,探索了一條“農民自主、政府引導、金融支持”共同開展新村建設的有效路徑。

從永安到黃甲、金橋、勝利、彭鎮、黃水等鎮(街道),該區積極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抵押融資貸款,金融扶持力度不斷加碼。

近期,雙流區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會討論了郵儲銀行“新村貸”五方協議及融資模式,議定由合作社、郵儲銀行、金玉擔保、土儲中心、彭鎮政府簽訂五方協議,通過創新融資模式,成功解決彭鎮木樨新村建設項目3000萬元資金需求。

據介紹,郵儲銀行“新村貸”與成都銀行美麗新村項目融資產品的不同主要體現在郵儲銀行承接的彭鎮木樨、黃水扯旗項目均在5000萬元額度之內,是一種小企業貸款,貸款門檻更低、所需資料更少等。在金玉擔保、土儲中心、彭鎮政府共同推進下,彭鎮木樨項目進展順利。

彭鎮木樨貸款到位後,雙流區金融辦將協同銀行通過創新融資產品,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嚴格落實項目專人專班工作機制,將“新村貸”融資模式運用於黃水扯旗等項目,加快解決新村建設融資需求,確保雙流區新村各項目標任務完成。

據介紹,今年雙流區將重點推進彭鎮木樨等8個新村融資項目,預計融資金額達2.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