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滿清可以打下整個遼闊東亞的華夏大地,卻沒能打下跟滿人近在咫尺的朝韓半島跟中南半島?

粵西雷州河洛話閩南人


首先,一個古代朝代要考慮打下哪裡,以便直接統治。第一、是否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第二是否有足夠的資源。

那麼我們分析清朝入關,先看他和誰打戰,消滅了誰,又和誰妥協了。大體而言,消滅了這樣一些勢力,第一李自成張獻忠等造反勢力,第二是南明勢力,包括鄭成功後裔,第三,三藩等降清又造反的勢力,第四、噶爾丹,第五,準格爾。還有零星的反清復明勢力等等,這些都直接構成了對清朝的威脅。

其次,清朝早期,最大的妥協就是和沙皇俄國,它是因為威脅到清朝的老巢了。但是又是最終與其妥協,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因為第一是當時最大的敵人在南方,第二滿清認為西伯利亞是苦寒之地。蒙古高原和西域才是北方的要害所在。

回到問題,補充一下,其實滿清不僅沒有攻打朝鮮、越南,更沒有跨海去攻打東南亞,也沒有聲援那裡的華人及華人政權,因為那時候,清朝認為沒有什麼利益,海外華人太多反而容易成為反清復明基地,故讓其自生自滅,其實中亞也有國際希望加入清朝,也被乾隆拒絕。

再看看越南歷史,

現代越南的國土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國土細長,有如天鵝脖子,瀕臨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人口9000萬。光從地圖上看似乎是一個小國。在古代的時候越南有雒越、交趾、安南等名稱,僅指越南北部,那時候越南南部是屬於民族宗教都不一樣的“佔婆”國。佔婆最早信仰印度教,宋朝後信仰伊斯蘭教。在趕走明朝軍隊後,越南南侵滅佔婆,佔婆成為越南南方的國土,越南又從高棉(柬埔寨)手裡奪得湄公河三角洲,才有了今天的版圖形狀。

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處於中國的直接統治之下,長達1000年之久,史稱北屬時期,由於中原政權在此直接設立郡縣,推廣中原文化,與內地無異,所以又叫郡縣時期。由於越南當地人多次反抗,所以中原的統治中間也有所中斷。大體說來有四次北屬時期:

第一次,從公元前111年西漢佔領越南中北部設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等行政區,到公元39年徵氏姐妹領導的起義為止。

徵氏姐妹

第二次,從公元43年西漢馬援出兵平叛,殺死徵氏姐妹重新設立郡縣,到544年李賁起義稱帝,設立萬春國政權為止。

第三次,從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將劉方滅越南前李朝,此後越南北部在隋唐兩朝的直接統治之下。公元938年,吳權在越南北部建立政權(史稱吳朝),第三次北屬時期結束。

第四次又稱安南屬明時代,從1407年–1427年明朝對於越南的短暫直接統治。此後越南再也沒有被中國直接統治過,僅作為中國藩屬國存在直到被法國統治為止。

一、第一次白藤江之戰

公元930年,中國正處於五代十國之際,南漢高祖劉龑試圖統一交趾,抓獲靜海節度使曲承美,其部將楊廷藝打敗並驅逐了南漢軍隊。7年後楊廷藝被部將矯公羨所殺,次年楊廷藝的女婿吳權起兵,矯公羨向南漢求援。

劉龑認為是天賜良機,於是決定再次出兵交趾,意圖統一。任命了自己第9個兒子萬王劉弘操為靜海節度使,還沒有打仗,官先封好了。

劉弘操率領水軍從下龍灣進入白藤江。白藤江是太平江的一條支流,從太平江分流之後注入北部灣的下龍灣,它是通往河內的門戶。而下龍灣在今天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吳權

吳權這時在陸地上已經打敗並殺死了矯公羨。他暗中下令在白藤江裡樹立木樁,並在木樁上包裹鋒利的鐵皮。然後在附近設下伏兵。

江水漲潮後,木樁被淹沒。吳權立即帶領水軍向南漢水軍挑釁後假裝不敵退卻,南漢水軍不知有詐,到了吳軍埋伏地點,假裝退卻的吳軍反攻。退潮後江水變淺,木樁全部露出來水面,南漢大船被刺破底部,船沉兵敗。伏兵四出,劉弘操陣亡。南漢軍只好退兵。從此,越南走向獨立的道路。

二、第一次宋越戰爭(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公元979年,在越南丁朝的時候,權臣黎桓等人扶持年幼的丁璿上位,並與太后楊雲娥私通,自稱“副王”攝政,一些官員不服黎桓專權,起兵伐黎,被黎桓打敗。這時投奔佔婆的丁朝駙馬乘機鼓動佔婆起兵攻打丁朝,但受颱風影響失敗身死。佔婆是古代在越南南方的一個國家與越南北部的丁朝是鄰國,越南北屬的時候則與中國相鄰。

越南史書中的第二次白藤江戰役

次年,北宋聽說越南丁朝(安南)內部發生了混亂,打算出兵統一安南。丁朝太后聽到風聲後,派黎桓帶兵出征,結果“黃袍加身”一幕在越南重演,黎桓在部將擁戴下建立了前黎朝。

北宋大舉進軍前黎朝,侯仁寶、孫全興率領宋軍佔領諒山,陳欽祚率領宋軍在西結大敗黎軍,殺死2000多人,劉澄率領水軍抵達白藤江。黎軍在白藤江內設置無數木樁,阻止宋軍前進。981年宋軍在白藤江擊敗黎軍。

然後侯仁寶率軍繼續前進,但是孫全興在花步等待劉澄水軍,拖延了70多天。宋軍才繼續前進。黎桓派使者詐降,宋軍中計,沒有足夠防備,被黎桓偷襲,侯仁寶戰死。其餘宋軍聽到這個消息,率軍撤退。黎桓乘機追擊大敗宋軍。第一次宋越戰爭結束。

三、第二次宋越戰爭

越南強大起來之後,開始圖謀進攻宋朝的廣西。公元1075年,越南李朝派宦官李常傑和大將宗亶帶領20萬大軍水陸並進,發動了對北宋的戰爭,這就是第二次宋越戰爭。

李朝軍隊一路旗開得勝,相繼攻下欽州、廉州。8萬大軍圍困了邕州,希望一鼓作氣拿下邕州。這時邕州城內只有2800守軍,知州蘇緘臨時從百姓中募兵1000多人,又組織敢死隊在邕江上阻擊李朝軍隊。

宋朝邕州知州蘇緘

後來李朝軍隊用袋子盛泥土,堆積在城牆外,李朝軍隊由此登城。蘇緘率眾展開巷戰,全家37人殉國。李常傑一怒之下下令屠城,拆毀城池。這次戰爭李朝一共殺死廣西普通民眾10萬多人。

1076年宋軍反擊,李朝聽說宋軍大部隊來,就釋放了被俘宋朝軍民,宋朝收復失土。乘機攻入李朝境內。不久退兵。宋軍進入李朝之後,雙方發生一些戰鬥。越南史書記載李朝在如月江、富良江打敗宋軍,與中國史籍記載不一致,中國史書沒有提及白藤江戰役。在戰鬥中,李常傑寫了一首詩激勵士兵: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估計很多網友也在有的新聞裡見過。

越南民眾胸前掛著李常傑的詩

李常傑迄今被越南當做民族英雄。一艘南越戰艦就是以李常傑命名,南越被北越打敗之後運載難民去菲律賓,此船為菲律賓所有。

三、黎利起事

1407年明朝滅越南胡朝,比照舊制恢復“交趾”的名稱,並按照中國的制度設立行政區劃,推廣儒學。但是越南的內部反抗此起彼伏,明朝在越南的統治並不安寧。

1418年清化豪族黎利發動起義,號稱“平定王”。1426年在崒洞之役中,黎利將計就計,打敗了明朝徵夷將軍王通的軍隊。1427年,明朝派柳升增援,在支稜之役中又被黎利打敗,柳升陣亡。王通被迫退出越南,越南重新獲得獨立,1428年黎利建立後黎朝。

黎桓

1431年,黎利接受明朝冊封,越南成為明朝和清朝的藩屬國。

四、第三次白藤江之戰

元朝滅大理之後立即著手進攻越南陳朝。第一次元越戰爭發生在1257年,元軍出師不利;滅南宋之後再度出兵,1284年元將脫歡抓獲陳平重,陳平重稱“寧為南鬼,不為北王。”,拒降而死。元軍一度佔據越南。

1287年元軍再次進攻陳朝,陸軍由脫歡率領,水軍由烏馬兒率領,齊頭並進攻入陳朝境內,勢如破竹。陳朝將領陳慶瑜屢戰屢敗,陳仁宗不滿。不過運氣的是,隨後遇到了元軍張文虎的運糧船,一番戰鬥之後,雖然雙方損失相當,但是陳慶瑜洗劫了部分糧船,打擊了元軍。

被越南所滅的佔婆國遺蹟

第二次年,元軍佔領陳朝首都升龍。但是軍民反抗激烈,同時天氣炎熱,糧草不濟,元軍打算焚燬升龍之後撤軍。

陳朝主帥陳國峻得到消息之後,同樣下令在白藤江中插下削尖的木樁,同樣埋下伏兵,派人進攻又假裝敗退,劇情驚人相似,元軍很多戰船沉沒。伏兵乘機用火攻,元軍打敗。烏馬兒等被俘虜。

不過關於第二次白藤江之戰,中國史書隻字未提,越南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則有記載了這件事;第三次白藤江之戰,中國史書隻字未提及白藤江三個字,同樣是越南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記載了這件事,歷次戰爭情節相似,所以也有人懷疑越南史書後兩次的記載靠不住。

李常傑、陳慶瑜、陳平重三人成為越南史書上的“民族英雄”,凡是與抗中有關的將領,很容易成為越南的“民族英雄”,而其他的將領縱使戰績高出百倍,在越南也是默默無聞。1974年南越海軍入侵中國西沙海域的陳慶瑜號、陳平重號、李常傑號都是以抗中將領命名的。

在近代歷史上,越南同樣彪悍,最著名就是與美國交手的“越南戰爭”。其實,從1858年法越戰爭開始到1989年中越邊境戰爭結束,長達130年的歲月裡,越南人參與的戰爭從未中斷。先後交手的國家有法國、日本、美國、南越、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老撾、柬埔寨、中國、泰國等國家的士兵交手國,所以越南也自詡自己是最能打仗的國家。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越南歷史上桀驁不馴,直接統治收益也不大,不如讓其作為藩屬國存在。

另一個是朝鮮。朝鮮北部古代曾長期在中原政權及高句麗的統治之下,而且朝鮮半島地勢三面環海,對於農耕時代的外來力量而言,易守難攻。

現代的朝鮮/韓國發軔於朝鮮半島南部,也是逐步向北擴張的。漢武帝曾經朝鮮半島北部建立漢四郡,本來漢人逐步增加,漢文化也佔據統治地位。但是司馬懿把遼東公孫政權滅了之後,殺了大量的官員,並把漢人內遷,改變了民族結構,使得少數民族的高句麗坐大幾百年,對中原構成威脅。

直到唐朝滅了高句麗,中原勢力再度回到朝鮮半島,但是新羅擴張的意願很強烈,而百濟舊臣民與新羅是同宗,他們更願意做新羅的“中原”而不是大唐的“邊陲”。再者新羅也沒有對唐朝構成致命性威脅,故大唐也沒有徹底滅新羅的意願。

元朝的時候,倒是征服了朝鮮半島,並作為攻打日本的跳板,不過中原反元勢力起來的時候,高麗立即反叛了。明朝建立之後,主要威脅也是北方蒙古勢力。這樣朝鮮作為獨立政權長期存在卻未對中原構成威脅,到了清朝,也就沒有動力消滅朝鮮政權了,僅作為藩屬國。

等清朝後期袁世凱等人意識到可以把朝鮮作為行省的時候,列強已經進來,博弈之下無奈沒有實施。最終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


歷史的棧道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的對外防禦方向:中國曆代王朝,北部和西部,為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向北一般是戰略防禦方向;向西新疆(古西域)、中亞方向,歷來是中原政權的主要戰略方向,強盛時取攻勢,衰弱時取守勢;對朝鮮和越南,不折騰,讓他們自生自滅;折騰時,等騰出手來,教訓一頓,不作為戰略重點。

東亞朝鮮半島方向,因戰略縱深不深,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落後,內戰不止,對中央政權不會造成致命威脅,一般都是搞定了北部和西部之後,才騰出手來教訓一下。歷朝雄主: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高宗都曾對朝鮮大規模用兵,並且取得不錯戰績,基本上把朝鮮打殘了。但勞師遠征,打仗是要花錢的,造成巨大財政負擔,得不償失。所以一般朝鮮不威脅東北邊境,不搗亂,不會輕易大規模出兵征伐朝鮮。滿清崛起之後,主要的戰略目標是明朝,至乾隆,鎮壓各地叛亂之前,騰不出手來對沒什麼威脅,且稱臣的朝鮮動手。嘉慶之後更是無力大規模遠征朝鮮。

西南方向越南 :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更小,一般都是主動對越南用兵,開疆拓土,贏多輸少。明朝成祖(永樂皇帝)趁越南皇朝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1428年,黎利擊敗明朝軍隊,自立為帝建立後黎朝,於是明朝從越南撤兵,並承認越南獨立,這也是中國王朝最後一次直接統治越南。越南地形複雜,易守難功,沒有絕對的實力,戰爭消耗不起,清朝吸取明朝教訓,加之清朝時越南一直是清的小弟(藩屬國),不會輕易(也沒必要)對越南動手。

這兩個小屁孩有一個共性,在中原王朝強盛時裝慫(稱臣納貢),不裝慫就自取滅亡;等中原王朝衰弱時搞事(鬧獨立)。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由於路太遠,瘴癘施虐,一旦出事勞師遠征,財政吃不消,造成統治管理成本太高,所以王朝一旦衰落就被迫放棄。清政府沒有滅掉這兩個國家也主要是這個原因吧。




水中望月1314


不是不打,是不願意去打。剛要去打,還沒等打呢,人家就服了。還怎麼打?要錢給錢,要美女給美女,還管夠。朝鮮半島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要耕地沒有耕地,要資源沒有資源。歷代中央王朝都懶得搭理這個小小的半島。遼朝,金朝,元朝時期,後金時期一直到清朝入關前期,朝鮮韓國每年都要向女真部落進獻大量美女,少則1500人,多則數萬,這都是有歷史記載的。美女的要求是顏值漂亮,身材高挑,素質要高,進獻之前要統一集結學習漢語言文字。因為當時清朝統治階級都懂漢語。如果進獻美女不達標,將被清朝官兵們蹂躪後退回,迅速重新進貢,直到清朝官兵們滿意為止。大量朝鮮韓國美女被分給清軍各族官兵,擔任繁殖任務。這也導致了朝鮮韓國美女越來越少,稍微好點的都被當時中國政府徵用了。以換取半島政權的苟延殘喘。最近幾十年來,不需要向中國進貢美女了,一些朝鮮韓國美女可以在國內生活,不用擔任給中國人繁殖後代的任務了。使得諸如韓國女子團體偶像組合,朝鮮牡丹峰女子團體組合等逐漸發展起來了。並且達到了一定數量。這也是清朝這個封建王朝留給我們當代中國人的一筆財富。


187591627


怎麼會沒打,還能有進軍中原時,清朝就征伐了朝鮮。讓朝鮮稱臣。再後來統一中原後,又開始打敗了蒙古的葛爾丹汗國,統一了整個蒙古草原。之後開始以宗教控制了青藏高原,把整個西藏控制在手中。之後的清朝經過戰爭徹底拿下了準格爾。平定了大小卓和。把整個新疆也全部控制在手中。這時候清朝的版圖已經異常龐大。帝國實力以無力支持其遠征。隨著國家的統一。周邊小國開始稱臣。蕃貢體制開始被清朝延續接納。以天朝上國自居。慢慢的就不對外擴張。直到鴉片戰爭的發生。


滑稽軍大陸指揮部部長


清朝發源於東北,女真人始終認為和漢族是一個國家,思維處事相近。皇太極曾滅過朝鮮,看過朝鮮李氏王朝的思維方式,就沒有把他納入板圖。若干年後,康熙收復臺灣,臺灣主政者提出以朝鮮方式向大清稱臣。康熙說,朝鮮歷史上就和我國不同,臺灣人則一直是我國臣民,垵朝鮮方式,決不可行。大清幾代皇帝在處理國家事物時,始終沒有忘記歷史傳承。對於中南半島如越南等國家,大清吸取朱棣收而復失心教訓,認為“遠邁漢唐“的朱棣都如此,大清認為稱臣這個辦法也行。


黑石203455095


實事求是說,長城以北本來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玉豬龍、木雕太陽鳥都比黃河中游出土文物更早。

與我們想象的其實不同,女真人一直以華夏文明成員自居,而且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稱中國的朝廷的也正是滿清。他們卻相信朝鮮半島與越南半島居住的是外人。

既然文明不同,不去攻佔也不奇怪。


jack200351227


朝鮮是用來緩衝日本的/日本是沒法呆/不管什麼民族的人都想打回中原/他那地方每年地震火山不斷太嚇人/所有中央王朝無論多強大打下來也不要/是政治考量


老找不到北的人


去看看地圖,朝鮮半島的北邊和中國接壤的是大面積的山地,中南半島和中國接壤的不是山就是原始林莽,這兩個地方中原王朝都曾多次征服,但是維持統治的成本實在太高,交通不便啊!而且這兩個地方面積不大,土地人口都不足以形成對中原的威脅政權,在海運不發達的時代,納入統治實在不如讓其自生自滅來的划算。


越騎校


這話說的,什麼叫沒有打下朝鮮半島?看過韓國電影《南漢山城》麼?就是講滿清征服朝鮮的故事。


唐律疏議V


所謂戰者,皆謂師出有名,實則師出有利使然,江河淮漢之間崑崙太行之下,物阜民豐鍾靈毓秀,中土形勝,自古是群雄逐鹿之主場,難道打下了棒子國去吃泡菜喝大醬湯嗎?斗笠國的粽子米粉我們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