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九曲黃河萬里沙”、“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往今來,大量有關黃河的詩歌,為我們記錄了黃河的興衰,作為曾經承載中華民族興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給我們的依然是無盡的未解之謎。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中游沿岸古渡口分佈圖

我們從黃河的流向慢慢梳理。逐一感受古渡口的風采。

君子津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君子津渡口牌樓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君子津渡口

黃河上游與中游分界線以下,百公里 以內的一處古渡口。具體位置學界尚有爭論,側重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喇嘛灣以南的榆樹灣村附近。君子津:大同。古東勝州界上。漢桓帝時,有大賈齎金至,死此,津長埋之。賈子尋父喪至,悉還其金。帝聞之曰:"君子也"。遂以名津。張岱《夜航船》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君子津傳說

西口古渡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西口古渡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平靜的西口渡口

古渡位於黃河東岸之上。沿岸巨石壘砌,順河而下百餘米長。彼岸右是內蒙古準格爾旗大口渡,左是陝西省府谷縣之大汕渡,當為出河套之進口。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門渡口,歷史上可追溯至漢。據舊志載,漢桓帝時有大賈資金行至此死,津長埋之。其子尋父至此,津長悉以金還之,帝聞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隋唐一直沿用。宋慶曆間曾設榷場,直接與契丹、遼、夏進行通商貿易活動,為時所重,極為繁華。金大定間東勝州在此設宣差,總管鷹坊打捕渡河船隻河道等事務。元明清以來,經濟貿易更為頻繁,西接寧夏隴右,北通陰山草地。清聖祖康熙特允鄂爾多斯之請,以故河保營得與蒙古交易,又淮河民墾蒙古地。其時水旱碼頭,絲綢之路,商賈輻輳,渡河船隻雲集,五方雜處,兵民繁錯,萬家煙火於斯盛焉。

娘娘灘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娘娘灘渡口衛星地圖

娘娘灘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城北的黃河河道中,面積近13公頃,是個"凸"形小島,為塞上有名的小綠洲。人在島上可以聽到晉、陝、內蒙古三省、區的雞鳴。傳說西漢初年呂后專權,將薄太后及其子劉恆貶謫於此。其後劉恆稱帝(漢文帝),於灘上建娘娘廟,故名娘娘灘。灘上風光秀美、景色誘人,夏秋之時,四周水波浩蕩,灘上農舍在蔥綠中忽隱忽現,別有韻味。

嘖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九曲黃河第一鎮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冬日夕陽下的嘖口

嘖口鎮位於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的黃河邊上,與陝西的吳堡縣隔河相望.這裡的黃河床面形如簸箕,由於被水流沖刷出了個窄口(當地人稱為責口),再加上剛好黃河水順窄口流下,為此人們把口和責合成在一起,意寓形象的把這座位於責口處的小鎮稱為嘖口鎮。嘖口鎮也同其名字來源一樣,口子窄小卻容納海量,怒吼的黃河水日夜奔流,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這裡昔日的不凡,殘垣斷壁的古院落夕陽盡染,又似乎在向人們鑑證著這裡過去的輝煌……

辛關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今日的辛關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原馳蠟象,惟餘莽莽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沁園春.雪

辛關渡口位於辛關村房兒溝,稱西辛關,距縣城50公里,同山西石樓縣東辛關隔河相望。據史料記載,辛關渡口為古代通往山西的重要渡口之一。北宋時,為“致河東之粟”鞏固邊防,架設浮橋,儲糧於附近永寧關(位於辛關村東,後稱新關寨,東臨黃河,為重要的軍事山寨)。1936年2月,紅軍東征從此渡出征,毛澤東主席也在此東渡。加之附近有毛澤東東征前寫下氣壯山河的《沁園春·雪》,所描寫江山多嬌的浩瀚壯觀景色,無不吸引著省內外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現在,辛關渡口已成為黃河晉陝峽谷鬼斧神工的紅色旅遊勝地。

三交鎮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三交鎮位於柳林縣城西南37公里處的黃河東岸,西臨黃河,與陝西隔河相望,因地處中陽、石樓及陝西清澗三縣之間,故名三交。三交古鎮曾為兵家必爭之地。李自成當年曾於此地東渡黃河北上,留下了吞吐歷史煙雲的闖王寨。1936年2月紅軍東征在此地強渡黃河,拉開了北上抗日的序幕。周恩來蒞臨此地,親自指導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個紅色政權。劉志丹將軍在三交戰役中血灑疆場,英魂長眠於此。這裡的紅軍東征坪上渡口紀念碑、紅軍東征浮雕,劉志丹將軍殉難紀念亭與三交紅軍東征紀念館等紅色景點連成一線,共同見證了那段崢嶸的光輝歲月。

清水關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清水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清水關在戰亂頻仍的古代,是關津要隘,歷代不時有駐軍把守,明代南側建有會峰寨,北側建有牛尾寨。清水關古渡,曾是黃河上游商家貨運、交易的重要村鎮,也是秦晉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主要場所,隨著陸地交通條件的改善,日趨衰落,相傳舊時此地為官者,辦事公道、愛戴百姓,被老百姓稱為“清水衙門”。一九三六年五月初,毛澤東、彭德懷率領紅軍東征部隊從此渡河回師陝北。

延水關渡口開航於魏晉,後為軍渡、官渡,宋元明稱永寧關,清代始稱延水關。此處港埠,原為天然小碼頭,俗稱船塢角,古今商旅不絕。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延水關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延水關渡口遺址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晉代在延水關南側設臨河縣,自西魏至唐代前期,先後改稱安民縣、安人縣、吉萬縣、弘風縣,唐神龍元年改稱延水縣,至宋熙寧八年裁縣設鎮,唐代前期,官軍轉戰在此渡河頻繁。宋慶曆元年,西夏軍進犯麟、府二州,八月一日,宋將許懷德率萬餘兵卒由此東渡,迂迴增援。明末農民起義軍多次轉戰、駐守在永寧關。明崇禎六年夏,延綏巡撫陳奇瑜率官軍襲擊永寧關,殺害義軍將領"鑽天哨"、"開山斧"及其部卒1600餘人。1936年2月20日,紅軍某部由此渡河東征。1947年3月17日,王震率領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由此西渡,回陝抗擊進犯延安的國民黨軍胡宗南部。明清兩代,此處為延川八景之一,時稱"延關飛渡"。

孟門津渡口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從秦晉交界的黃河大橋朝下望,河水衝出龍槽豁然開闊,水面漸寬處,一塊巨礁屹立河心,俯視如門,側看如舟,仰視如山,實則是黃河中的一個小島,它雄踞中流,劃開河水,那就是傳說中"山石為禹所鑿"的孟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先在這裡鑿開了第一個阻擋洪水的"龍門"暗洞,就叫它孟門。那孟門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鐫有金明郡守所寫的"臥鎮狂流"四個一米見方的硃紅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時,這四個字便能露出水面,供遊人觀賞。據《尚書·禹貢》記載,約在公元前770年,壺口與緊連著孟門,隨著歲月的流逝,到唐代元和八年( 813)成書的《元和郡縣誌》記載:壺口距孟門一千步(合1660米),而現在的壺口卻在孟門上游的3000米處,時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壺口在瀑布的沖刷與切蝕下,每年大約以70釐米的速度向上遊移動,壺口瀑布在移動的過程中,就在這砂石河床上衝開了一條深約60米,寬約30--40米的龍槽,所以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

龍門渡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龍門渡口毗鄰著名的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黃河岸邊。東西兩山夾河,岸上懸崖陡峭。洶湧澎湃的黃河途經此處,兩岸河道猛然收束,寬度僅八十餘米。龍門古稱"禹門",因地處秦晉交通要道,龍門口又稱"禹門口"。 古有"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的讚譽。黃河自北而南下,河水沿峽谷奔騰而下,東西兩山夾河,懸崖絕壁,相對而立,形狀似門。相傳每年春季農曆三月,江河湖海諸川的鯉魚逆水而上,成千上萬,游到此處,跳躍行進,躍登河門,躍人者可以化為龍,人們把鯉魚跳躍的地方,稱為"龍門"。一年中能登上龍門的鯉魚不過72條,登上龍門之後,有云雨相隨,天火燒掉魚的尾巴化成龍。有人以為黃河流經此地,自高而下,奔放傾瀉,濤聲如雷,似龍吼叫,故稱"龍門"。相傳遠古大禹治水時,曾開鑿龍門,疏導河流。後來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將龍門稱為"禹門"。因這裡地處秦晉交通要道,又將龍門口稱為"禹門口"。

吳王渡

吳王渡位於山西臨猗縣西黃河東岸,這裡既有黃河奇景沙燕窩,又有傳說中的童子泉;既有千年古道,又有現代浮橋;既有古代軍事要塞,又有現代水利樞紐。在山西臨猗縣西黃河東岸。 《山西通志》: "昔有吳、王二姓居此,故名。上有吳王寨,即韓信渡河襲魏豹處,明洪武四年置巡司,今稱吳王村(今屬臨猗縣角杯鄉)。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臨猗縣吳王渡旅遊景區,位於臨猗縣城西40公里的黃河之濱,是依託和利用黃河景觀、黃土溝壑地貌、歷史文化、當地風俗民情等資源,開發建設的一處集休閒度假,遊樂參與為一體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旅遊風景區。南起東張鎮夾馬口村,北至角杯鄉吳王村,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2公里,面積約16平方公里。

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既是我國第一首愛情詩《關睢》的發源地,又是西漢名將韓信渡河襲魏豹之處;這裡既是晉商之祖猗頓發家之處,又是抗日名將傅作義、外交家姬鵬飛誕生之地,這裡既有二百萬年前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又有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蒲津渡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為唐至明朝的遺址。

蒲津渡是歷史上的著名古渡口。考古發掘的蒲津渡遺址是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鐵索連舟固定式曲浮橋"的遺蹟。遺址附近還發現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發掘清理出來的蒲津渡遺蹟有鐵牛四尊,各長3.3米,高1.5米,重約50~70噸。每條鐵牛旁各有一鐵人,高約1.9米,重約3噸。南側鐵牛下還發現有鐵板、鐵柱,鐵牛尾部立有鐵製的七星鐵柱7根。四大鐵牛被譽為"世界之最",在考古學、橋樑建築、冶煉鑄造、水文地質等學科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蒲津渡鐵牛

蒲津渡遺址對於中國古代橋樑史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風陵渡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風陵渡,在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與河南、陝西省為鄰。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裡,走入秦晉。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風陵渡自古以來就是河東、河南、關中咽喉要道,向為兵家必爭之地。魏國與秦國的古戰場就在這裡,東漢時的曹操討伐韓遂、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歡等著名戰爭,均發生在風陵渡。

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接陝豫二省。正是"挽輸今正急,忙煞渡頭郎"。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接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1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接三省人民。鳳凰咀上的引黃電灌站,吞波吐浪,灌溉著萬頃良田。 登臨河岸邊的鳳凰嘴上,遠眺潼關,太華、崤函歷歷在目,腳下黃河波浪滔滔,氣勢雄偉。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亦名“孟津”,又名“盟津”、“富平津”。位於河南省孟津縣扣馬村。武王伐紂至此,夷齊扣馬處,南有首陽山夷齊廟。“孟津”始見於《尚書·禹貢》“東至於孟津”。

險扼古渡孟津關彥春,沙丹孟津關,位於古黃河津渡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孟縣西南)之地,故名。

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為鎮壓黃中起義,確保洛陽安全,首次於此置關。孟津關北瀕黃河,隔河與太行山、王屋山相望,南依邙山嶺、洛陽,西靠崤山,東接小平津關,為洛陽周圍的八關之一。它與小平津關、函谷關互為依託,拱衛洛陽,是洛陽北側的門戶。據此,可扼守津渡,北渡黃河,進逼豫北和晉南;向南可威脅洛陽,切斷豫陝走廊,向東片帆可達豫北重鎮開封和直抵山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黃河東出潼關,在豫西峽谷中奔騰呼嘯,水流湍急。至孟津關北,河道漸寬,流速驟降,便於船渡。因此,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豫西南北往來的交通要衝,也是黃河潼關至鄭州段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孟津關有山河作依託,便於堅守,構成關隘,可在津上置關戍守,以關制津、以津衛關。因其形勢險要,易守難攻,成為歷代兵爭要地。史載,孟津置關之前,歷代兵家就已在此屯兵鷹戰,建功立業。

玉門古渡

玉門古渡位於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口子村,在縣城西北23公里處,位居黃河上下運輸的咽喉。西有大伾山,東有廣武山,中有汜河緩緩北注黃河,景色異常迷人,曾是成皋十大名勝之一。可看到 " 黃河夕照 " 的壯美景觀。大王廟、抗戰遺址等景點也為景區增色不少。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黃河古渡口之中游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