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識|終於搞懂了「純料茶」和「拼配茶」!

大多數茶葉的生產銷售,以批量為主,將茶性相近、等級適合、條索相似的茶拼配在一起,可以提高成品的品質,揚長避短;還可以平均成本,保持每年等級和價格的相對穩定。但普洱拼配茶,則需要有更專業經驗的拼配師和足夠大量的茶原料。

普洱茶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以中低端原料為主生產的大批量茶,主要是供邊疆地區和外銷東南亞和北非等地,拼配工藝是核心技術之一。直到2004年普洱茶生產銷售體系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變,普洱茶逐漸在大陸市場熱起來,需求層次也開始細化,茶葉的分級制作更加細分,“純料茶”的概念慢慢在市場上出現。

茶識|終於搞懂了“純料茶”和“拼配茶”!

那麼,什麼是“純料茶”?怎樣才算“純”?如果一定要有個概念,那就是把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特定區域採摘到的同一個品種、同一個級別的茶壓制成成品,稱之為“純料茶”。

很多茶友問,純料茶好還是拼配茶好?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原因是,如果是品質不好的茶,不管純料還是拼配,都不是好茶。如果是品質好的茶,純料、拼配都是好茶。

商家喜歡用純料茶的標籤,主要是避開主要矛盾,用概念賣茶,而不是就茶論茶。大多數消費者對茶的鑑別不是很專業,也沒有可能有大量的茶品進行對比,就給了商家很多機會,講概念總比讓消費者懂得茶質容易。如果茶的品質沒什麼可道的,那就可以說概念,總可以提煉出一個賣點。

茶識|終於搞懂了“純料茶”和“拼配茶”!

就如上面提到的,這兩種做法的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各有其特點。我們來看看"純料茶"和"拼配茶"各自的特點。

純料茶的優點:能夠更準確地表現地域、品種的特點。製作簡單,不容易出錯。

缺點:滋味較單一,口感變化不豐富。

溫馨提示:普洱茶因為是後發酵、全發酵茶,品種特徵會隨發酵的加深而逐步降低直至消失。所以,做工中正、茶質內涵豐富是選購普洱茶最主要考慮的因素。

什麼是“拼配”?將等級、葉型、滋味香氣特點協調的茶,按一定比例拼配在一起的工藝。在茶廠,有一個職稱叫“拼配師”,拼配師需要有豐富的茶葉專業知識,並具備多年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這個工作。

茶識|終於搞懂了“純料茶”和“拼配茶”!

拼配茶的優點: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茶性,茶湯滋味較豐富,變化多。

缺點:需要有足夠多的茶料,才能選擇出合適的茶品。製作工藝技術要求高,必須有具備豐富經驗的拼配師,特別是高端茶的製作時要求更高。

從以上的製作和優缺點來看,單純地說“純料茶”好,還是“拼配茶”好,是無法令人信服的,純料茶有品質優劣、等級高低之分,拼配茶也有品質優劣、等級高低之分。如果基於一個概念去買茶,就是盲人摸象,以一個概念糊弄自己。

只有以具體茶品進行評品比較,不是僅僅靠概念做判斷,才是一種踏實的態度。品評茶的優劣等級,必須基於具體的茶品進行品評,而不能依靠一個理論概念。畢竟,茶友更需要弄清楚的是買回去的那款茶好不好,性價比高不高,而不是進行學術研究,寫學術文章。

茶識|終於搞懂了“純料茶”和“拼配茶”!

普洱茶是後期以菌類發酵陳化帶來的獨特口感為特點的,所以在選茶時,符合製程的工藝是最基本的條件,再高端的茶青,如果製作工藝不合規,是很難實現後期的良好陳化。有些茶,當年喝很清爽很適口,並不代表以後會好喝。

還有,有些茶壓制得太鬆,以致茶葉和空氣的接觸面太多,並不利於菌類的生長,影響後期陳化,茶湯顯乾澀,不夠滋潤。

實際上,有些茶友在早些年存了一些純料茶,當年覺得清爽可口,但現在感覺不滿意,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當時買的純料茶的等級和做工都有問題,所以現在的陳化不好。二是,喝茶的鑑別能力提高了,單一滋味不能滿足口感的要求。

綜上所述,"純料茶""拼配茶"只是做茶時選料的理念和製作方法,雖然影響了茶品的風格特徵,但茶的品質並不會因為是"純料茶"而好,是"拼配茶"就不好。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