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离开你的第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

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也有言: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想一个人时是开心的,因为自己足够喜欢;但也是悲伤的,因为自己不在他的身旁。

这三句话都能用于聊大,我不能一直在学校身边,可我一直知道我的真知源于哪里。

聊大的暑假似乎已经过去了一半多

你们都惯性的想学校了吗

其实有一种更长的想念

今天,就趁着周日宁静

跟大聊一起品味聊大人的纸短情长

聊大人独特的想念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有时候很想知道孟真湖究竟有多深

有时是幽蓝的,有时是墨绿的,有时是透明的

这个大大的湖

装满了我们晨读的倒影,装满了我们坚定的声音,装满了我们青春的笑颜

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承载了一年又一年的四季变化

他是聊大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尽管不想毕业,但还是毕业了

聊大,离开你的第765天,我很想你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西校区上课的我

见过季羡林湖春夏秋冬四个模样

春有芽夏有叶秋有果冬有枝

你的样子我都喜欢

但最喜欢晴空万里、白云悠悠的你

聊大,离开你的第1125天,我很想你,可爱不是长久之计,可爱你是长久之计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听说,大学四年能见证的盛大场景有体操比赛、元旦晚会、运动会,还有毕业典礼

运动会是激情的,是热闹的,是泪目的

这辈子,你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

还有什么比运动会更让人拼命的呢?

场上的人拼命奔跑,场下的人嘶哑呐喊

听说,举牌的学弟学妹更加帅气美丽

聊大,离开你的第1485天,我很想你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年年白发催人老,夜夜是你,青山也是你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人越大越爱回忆

大学四年好多事都模糊了,但初见南大门那一刻,踏入校门那一刻,却格外清晰

聊大,离开你的第1845天,我很想你

生平一顾,最是长情,生如逆旅,余你难忘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离开聊大的第一天

真好,结束了考试周

回家吹空调,大口大口地吃西瓜

这时候,巴不得再也不回学校了

离开聊大的第28天,手机和电脑在争宠

脑海里回放的是和舍友们嬉戏打闹的场景,在图书馆5楼背书的场景,在教室里里认真做题的场景

离开学还有12天,聊大,我很想你,不是今天才想你的,是今天忍不住了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秋是多彩的,是绚丽的,像大学生活一样

大一的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

大二的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

大三的生活变成蓝色,开始冷静,思考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匆匆告别

聊大,离开你的第36天,我很想你,我想好好开始我的蓝色生活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难忘那场覆盖一切大雪

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

聊大安静得仿佛连踩雪的咯吱咯吱声都入耳

看惯了万紫千红的聊大,一时竟不习惯这素

但还是喜欢,聊大千百般样子我都喜欢啊

拍照留念,也会像个孩子跑去捏大大的雪球

聊大,离开你的600多天,我终于回来了,不管你是灰白还是多彩,我的眼里只有你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嘿,聊大,你好,我是你素未谋面的新生

听闻你很酷你很可爱你也很优秀

大学四年,请你多多指教

未来可期,我们来日方长

愿与你共立黄昏,与你共享清风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嘿,你离开聊大多久了,有没有很想他?

嘘,我知道,你很想他。

有人说,毕业了没有人再把你当孩子看了,从此路一个人走,是风是雨一个人扛,宝刀尚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

不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否毕业,不管你是否还回来,你依旧是聊大的孩子,他就在这,不离不弃,等你回来看一眼,哪怕一眼。他记得你所有的样子,懵懂、努力、成熟……他记得你报到那天的稚嫩,也记得你毕业典礼上的不舍……

也许你曾眼观聊大,一别之后,未知相会在何日;也许正身在聊大,四季里,笑靥如花。但你终将衣冠整齐,向他告别,走在诗与远方的路上,经历喜与悲、孤独和成长。但也请你相信,未来无数天,聊大依旧会在这里,想着你。

❤❤❤

聊大,离开你的第 _天,我很想你

回学校一次吧

在林荫小路上散散步

去蹭一节学弟学妹们的课

在湖边静静看太阳落下山

去操场上再体验一次一口气跑完八百的刺激

……

我们都别说谎,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谨以此篇献给将要到来的你

@萌新,你们有一天也会这样……这样想念

谨以此篇献给远在天涯的你

聊大是你征途上的心灵归宿!

文稿 | 新媒体美声中心

图片 | 新媒体工作室 部分来自征集 聊城大学往期微信

编审 | 王秀清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