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悠“三个月能瘦20斤”发现被骗,切莫感性消费!

2017年,范女士经健身公司销售人员推销,与健身公司签订了一份健身交易服务合同,支付5100元办理了健身3年卡。销售人员又称聘请私教三个月能瘦20斤,范女士便又支付了12000元私教课费用。两笔费用均通过银行刷卡支付,但健身公司当时只给了5100元的收费票据。某天健身公司教练突然告知范女士私教课有时间限制,一节课有效期为7天,但在办卡时工作人员并未告知这一情况。范女士感觉受到了欺骗,同时认为私教的效果并不符合预期,无法实现健身公司三月瘦20斤的承诺。范女士认为健身公司未按约定履行私教义务,未达到其健身预期,健身公司的行为构成欺骗,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健身公司退还私教费。

法官说法

在消费过程中,相对于商家,消费者常处于弱势地位,为避免后续不必要的纠纷,消费者在办卡时应做到:第一,要保持高度理性,莫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商家为使消费者买单消费,往往会将产品说的天花乱坠,如健身房店员一再强调请私教会三个月瘦20斤,引诱范女士办健身卡请私教,此类种种极易使消费者一时之间沉浸在商家勾画的画面中而感性消费,消费者面对商家的宣传,要保持高度理性,不要盲目相信。第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合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商家将承诺事项于合同中写明,签合同再办卡。

被忽悠“三个月能瘦20斤”发现被骗,切莫感性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