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还未开业就办卡的消费者们 这些情况要了解一下!

2018年3月底,健身公司开始招募会员办理健身会员卡,并承诺5月8日开业。4月23日,李女士付款3000元在健身公司办理了健身卡。但健身公司直至李女士起诉时仍不能为会员提供器械健身、有氧团体课、游泳等服务,游泳池、洗浴等均无法正常使用。李女士发现健身公司门口处张贴公告,称其尚未取得消防许可证,且与场地合作单位正处于诉讼中,因此无法开业。从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可看出,健身公司没有取得游泳、淋浴的经营权,但其隐瞒上述事实将游泳、淋浴作为主要服务内容向李女士销售。且在《合作协议》中存在名称不规范、不盖章及用销售章代替公章等不规范签约行为。李女士认为健身公司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且存在欺诈行为,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解除《健身入会协议》,退还健身费用3000元及赔偿9000元赔偿金。

法官说法】在开业前,商家往往采用办卡享受更多折扣等方式来吸引顾客,但需要注意的是,商家与消费者本身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特别是在开业前,消费者多数是对商家一无所知,即便是商家如期开业,消费者对经营状况亦无法进行准确预测,而办卡一般适用于长期消费,当商家未能如时开业、开业后经营不善提前倒闭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服务水平时,消费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就会加大。对于即将开业或刚开业的商家,消费者应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在办卡前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尽量做到开业前不办卡,除非在非常了解商家且商家信誉良好的情况下,例如大型连锁店新增店面等,否则不要单纯因商家推出的诸多优惠而心动办卡;第二,办卡前先核验对方的经营情况,商家开业后,经实地观察、了解,确定商家具备相应资质和经济实力,经营状况良好,以及商家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再考虑办卡进行长期消费;第三,首次消费办卡,存款金额要适当,不宜过多,以免后续损失过大。

商家还未开业就办卡的消费者们 这些情况要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