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時代還是囤房時代?

租房時代還是囤房時代?

位於海淀區北清路與永澄北路交匯處北1000米的永豐地塊,近日再次成為房地產行業關注的焦點。北京萬科推出了北京市首個全自持租賃項目-翡翠書院,這個自持項目也是70年產權。

租房時代還是囤房時代?

這幾天,“翡翠書院”自持租賃房開始對外招租,租期10年租金需要一次性付清。90平方米三居室的月租金為1.5萬至1.8萬元,180平方米以上的複式四居室月租金為3萬至4萬元。

如果租一套90平方米三居室,1.5萬元的月租金,10年租金總計180萬元

如果租一套180平方米的四居室,3萬元的月租金,10年租金總計360萬元

如果無法全款付房租,萬科已經很貼心的聯繫好了銀行,可以提供租房貸款,萬科的服務就是這麼好。

只是這個租金,恐怕連西北旺的拿著5萬月薪的錢過著5千月薪生活的碼農也很難負擔。而且這個租金遠高於該區域的平均租金。鏈家APP顯示,翡翠書院旁邊的別墅區頤豐莊園,197平米的房子月租金為1萬元,遠遠低於翡翠書院的3萬。附近的冠城大通百旺府,99平米兩居月租金在5000多,而三居室月租金為7000多,也遠遠低於翡翠書院。

租房時代還是囤房時代?

萬科為啥把租金價格定得這麼高呢?

智商流量不夠的筆者猜想:

萬科根本沒打算出租!

實際上,這樣的租金,10年租金一次性付清,剛需群體根本無力負擔,只有極少數企業高管才有可能有這個支付能力。即使是能夠負擔租金,理智的人應該去選擇租旁邊的其他小區,價格要低一半以上,而且還不用一次性付清。所以我們猜想,萬科故意定了個高價,根本是不想租出去。萬科的小算盤,可能是個拖子訣,慢慢拖時間等放鬆調控再賣房。

為什麼萬科不想租出租? 因為市場租金回報率太低。

“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定位,資金回報率仍然極低,不到2%。”北京萬科負責人說。如果按照市場價格定價,資金回報率就不到1%了,說白了萬科連利息都覆蓋不了,而且出租破壞裝修,還加快了樓盤的折舊。

但是現在,萬科可以名正言順的“囤房”了。反正是自持的,持有個十年八年,說不定北京的房價已經25萬了,說不定調控沒有了,說不定可以賣掉了。

無數開發商夢寐以求的“囤房捂盤”的夢想,突然間就夢想就照進現實了,會不會做夢都會笑醒。

開發商的淨利潤通常在銷售額的百分之十幾,一些快週轉的開發商甚至低於10%。而“囤房”的利潤遠遠超過快速賣房的利潤。

任志強說,“房價上漲,賺得更多的是購房者,而非開發商。30萬的現在是500萬,他們賺的一定比開發商賺的多,因為開發商賣那房子就賣了30萬塊錢,全是利潤也就30萬。” 這話也在理,所以,如果沒有業績壓力,開發商是很樂於“囤房捂盤”的。

當然,比“囤房”更好的,是“囤地”。畢竟,“囤房”還有社會輿論壓力和折舊,而“囤地”則幾乎沒有這些問題。

香港開發商以囤地坐收土地紅利聞名,因為大陸的房地產模式都是跟香港學的,香港開發商早就知道玩法了。比如李嘉誠重慶的土地囤了10年賣出,江門的土地囤了12年賣出,收益都在10倍以上,賺得多還省事兒。

租房時代還是囤房時代?

開放商自持租賃房出臺的時候,買不起房子的剛需群體也許會拍手叫好,但實際上,租賃房並不能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甚至還有相反的作用。

首先我們現在看到了,房地產開放商的自持租賃房租金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即使這樣,開發商的回報也很低;剛需群體基本無力負擔租金,至於租房貸款,還是算了吧,能貸款,還是去買房吧;

第二,地產商自持租賃的樓盤多了,商品房的樓盤就會減少,因為土地是有限,政府也不可能無限供應土地。市場上的商品房供應減少了,價格很難下降。

最後,萬科會因為無人租賃翡翠書院而有“囤房”嫌疑被懲罰嗎?

不用替連二股東都能圍剿的萬科擔心,租房的房客會有的,至於這些出幾百萬租房的“富豪北漂房客”會不會簽完租房合同轉身去領盒飯,我們也將無從得知了。

注:本文劇情完全虛構,如有雷同,概不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