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的目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

游说的目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

1

鬼谷子曰:“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也就是说,钩钳之语作为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就是游说对方时,与对方的观点、言论乍同乍异。

游说的目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

游说对方时,无论最初是处于攻势还是守势,是掌握主动权,还是身处被动,最后的目的都是不变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所以一定要在游说对方的时候,想尽办法操控住对方,钳制住对方,令对方无法反抗,乐于接受我方的摆布。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实用战术就是,游说之辞要与对方的言论、观点乍同乍异。

2

对对方言论、观点表示同意,是拉近与对方情感上的关系,增进信任,更重要的一点是,同意对方的言论、观点,是让对方自己挖好坑,为后来将对方推下去做准备。为什么要这么比喻呢?因为游说对方其实就是一个逻辑圈套,假如将其简单分为立论、辩证、得出结论三个部分,要想说服并辩倒对方,就必须要让对方完全信服、赞同和无法反驳我们的逻辑。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就是让对方自己为我们的逻辑立论,而我们对对方的言论、观点表示同意,就是对方为我们的逻辑立论。而我们对对方的言论、观点又提出不同看法和异议,就是辩证。这个辩证表面上是为证明对方言论、观点而作,而实际上却是对对方观点、言论的扭曲其本意的解释。最后按照逻辑顺序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是对方最初所愿意接受的本意,但是因为逻辑立论是由对方自己确定的,我们都是顺着他的立论而得出的结论,所以对方只能接受,无从辩驳和反抗,等于是挖坑埋自己。

3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在陈县自立为王,分遣诸将攻略郡县。

张耳、陈馀和武臣率军三千攻略故赵之地,接连攻克数十城,在张耳、陈馀的支持下,武臣自立为赵王。为了进一步加强实力,武臣派部将韩广攻打故燕之地。没想到,韩广到了故燕之地后,就被燕人拥立为燕王。于是,武臣同张耳、陈馀率军来到燕国边界,准备攻打韩广。一天,武臣独自带着随从离开军营到边界侦察敌情,结果被燕军活捉。燕国以此要挟张耳和陈馀,令赵国割一半土地给燕国才放回赵王武臣。张耳和陈馀派了多位使者前往燕国游说,结果都被杀害。张耳和陈馀一时没了主意。

游说的目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

这时,有一仆人听说此事后,对其他同伴说:“我能为主公说服燕人,与我王同乘而归。”

诸同伴皆嘲笑道:“主公派出了十多个能言善辩的使者,结果都被杀掉,你有何德何能,能让燕人放回我王!”

这位仆人没有自辩,也没有向张耳和陈馀禀报,就私自偷跑到了燕军大营。

燕军军士将仆人押到将军营帐。

仆人见到满脸杀气的燕将后,面不改色地问道:“将军可知臣为何来此?”

燕将道:“不过是想让我们放回赵王罢了。”

仆人没有直接回答,算是默认了。燕将的这句话,就是“立论”。

仆人反问道:“将军可知张耳、陈馀为何等样人?”

燕将道:“贤人也。”

仆人又问:“那将军可知两人的志向为何?”

燕将道:“不过是想弄回赵王罢了。”

仆人笑道:“将军还是不知道此二人的志向啊。当初张耳、陈馀、武臣单枪匹马攻下赵地数十城,此其各欲南面而称王,岂会仅仅满足于做卿相而已呢?君与臣的地位岂可同日而语,因为刚刚攻占赵地,人心未稳,所以张耳、陈馀未敢提出称王的要求,而且按照年纪少长,让最为年长的武臣先做了赵王。如今,赵地人心已定,张耳和陈馀都想分割赵地称王,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现在将军囚禁了赵王,恰好给了两人时机。

因此说,张耳和陈馀此时名为求燕国放归赵王,其实心中盼望燕国将赵王杀掉,如此两人就能平分赵国,各自称王了。以一个赵国的力量就足以蔑视燕国了,况且以两位贤王左右号召,以惩罚将军杀害赵王为名讨伐燕国,灭亡燕国就更是轻而易举了。”

游说的目的:驳倒对方,说服对方,达成我方目的

4

这段说辞,是照着燕将的“立论”而延续过来的,就张耳、陈馀的志向这个问题,仆人表达了和燕将完全不同的意见,这个不同的意见,既是为让燕将放归赵王服务,又是为燕国的切身利益服务,而且两者是完全统一的。结合当时人人各欲称王的事实,燕将不得不信服仆人所说的。

于是,燕将下令放出赵王武臣,仆人驾着车载着武臣,成功回到了赵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