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資治通鑑札記623霍去病戰神定河西

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一二一年)

①冬,十月,上幸雍,祠五畤。〔雍,於用翻。畤,音止。〕

②三月,戊寅,平津獻侯公孫弘薨。壬辰,以御史大夫樂安侯李蔡為丞相,廷尉張湯為御史大夫。〔考異曰:漢書百官公卿表:"元狩三年三月壬辰,廷尉張湯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殺。"史記將相名臣表:"元狩二年,御史大夫湯。"按李蔡既遷,湯即應補其缺,豈可留之期年,復與李蔡為丞相月日正同乎!又按長曆,三年三月無壬辰;又以得罪之年推之,在今年明矣。今從史記表。〕【按:這裡的人事調動,特別注意的是李蔡。這是衛青下屬的。跟隨衛青封侯。以李蔡為丞相的目的當然是下面的河西之戰,為了打通西域道路的。所以,這個政府是個戰時內閣。不能簡單認為李蔡就是個擺設。張湯聽話,完全站在武帝的立場,所以工作效率肯定也高。】

都資治通鑑札記623霍去病戰神定河西

③霍去病為票騎將軍,〔票騎將軍始此。票,頻妙翻。〕將萬騎出隴西,擊匈奴,歷五王國,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餘里,〔括地誌:焉支山,一名刪丹山,在甘州刪丹縣東南五十里。焉,音煙。〕【按:前敘是過程。比較簡單。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帶的甘涼交界處,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現大馬營鄉境內,距山丹縣城40公里,東西長約三十四公里,南北寬約二十公里。屬自然風景區,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位於縣城東南50公里處。主峰百花嶺,海拔3978米。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因山中生長一種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婦女用來描眉塗唇而得名。六日千餘里,拋去作戰,打掃戰場、抓捕俘虜的時間,再拋去人吃飯休息的時間,當然很短,但是也得有,馬匹得喝水吃草。估計,每天馬匹得跑二三百里。這幾乎是馬的極限了。霍去病肯定是為了目的不惜代價的打法,這是富家公子的打法。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

都資治通鑑札記623霍去病戰神定河西

都資治通鑑札記623霍去病戰神定河西

山丹花

殺折蘭王,斬盧侯王,〔張晏曰:折蘭、盧侯,胡國名也。殺者,殺之而已;斬者,獲其首也。師古曰:折蘭,匈奴中姓也。今鮮卑中有是蘭姓者,即其種也。折,上列翻。〕執渾邪王子〔師古曰:渾,下昆翻。〕及相國、都尉,獲首虜八千九百餘級,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孟康曰:匈奴祭天處,本在雲陽甘泉山下,秦擊奪其地,後徙之休屠王右地,故休屠王有祭天金人像也。如淳曰:祭天以金人為主也。張晏曰:佛徒祠金人也。師古曰:作金人以為天神之像而祭之,今之佛像,是其遺法。屠,音儲。〕詔益封去病二千戶。

【按:戰果豐碩,這是第一次河西戰役。】。

夏,去病復與合騎侯公孫敖將數萬騎俱出北地,異道。〔復,扶又翻。〕衛尉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按:這是當年的第二次河西之戰。一方面體現出漢帝國的急迫,但是另一方面也得說這是在第一次戰役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第一次河西戰役的延續。但是面鋪得比較大,比較開,特別是利用了李廣出右北平。如果從事前 的安排看,未必就一定是河西之戰,這種東西兩路出兵的打法,是西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常用打法,分兵兩路。特別是講張騫放在李廣這邊,說明,武帝對這邊是非常重視的。自反擊匈奴以來,其實右北平一路幾乎沒有像樣的成績。所以,這次兩路出擊,仍舊是誰得了成績算誰的。霍去病這種破壞性使用軍隊,千里躍進的打法,固然體現了霍去病對新時代戰爭性質和規律的深刻認識,但是如果捨身處地想,似乎霍大少總有種說不出的那麼一種憋著一口氣的情緒在裡面。這是軍事安排。】。。廣將四千騎先行,可數百里,騫將萬騎在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按:這是必然的。你孤軍深入啊。被人家包餃子是遲早的事情。李廣拿戰爭當兒戲。李敢後來還射傷衛青,跟你老爸打仗就這種找死的境界。你有什麼資格埋怨人家衛青?這裡先寫李廣這邊。突遇強敵,這是東線戰事第一層。】

;廣乃使其子敢獨與數十騎馳貫胡騎,〔貫,穿也。〕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易,以豉翻。〕軍士乃安。廣為圜陳,外向,〔陳,讀曰陣。〕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按:兩千多將士都死了。這就是李廣的效果以少對多,損失慘重,這是第二層。爺倆個都是二桿子。】。廣乃令士持滿毋發,〔師古曰;注矢於弓弩而引滿之,不發矢也。〕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徐廣曰:南都賦:黃間機張,善弩之名。裴駰曰:按鄭德曰:黃肩弩,淵中黃朱之。孟康曰:太公六韜雲:陷堅、敗強敵,用大黃連弩。韋昭曰:角弩色黃而體大也。射,而亦翻。〕胡虜益解。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師古曰:言懼甚。〕而廣意氣自如,〔師古曰:自如,猶雲如舊。〕益治軍,〔師古曰:巡部曲,整行陳也。治,直之翻。〕軍中皆服其勇【按:跟隨李廣的將士也是二,都死了兩千多人了,還服其勇,有什麼用嗎?這種勇,真是一錢不值的。但是就是因為司馬遷,通鑑這裡也得給這敗軍之將一個濃彩重筆。突出個人英雄主義,這是第三層。】。明日,復力戰,〔復,扶又翻。〕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
按:這幾乎又等於死了一千人。現在所剩下的肯定不足千人了。人家四萬人打你四千人。這不是太正常的效果了嗎?李廣真是該殺頭啊。第二天剩下不足一千人馬,第四層。】。會博望侯軍亦至,〔張騫從大將軍擊匈奴,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封博望侯。師古曰:取其能廣博瞻望。班志,博望,侯國,屬南陽郡。括地誌:博望故城,在鄧州向城縣東南四十五里。〕匈奴軍乃解去。漢軍罷,〔罷,讀曰疲。〕弗能追,罷歸【按:奇怪。新生力量來了,不打匈奴,反倒退回去了。難以理解。理光腦袋進水了嗎?就是為了讓張騫丟掉侯爵來的?】。。漢法:博望侯留遲後期,當死,贖為庶人。廣軍功自如,無賞。〔自如,言功過正相當也。廣軍失亡多,而殺虜亦過當,故曰自如。〕【按:東線戰事無功而返。大老遠跑來,僅僅損失先頭部隊而已,就全線撤退了。李廣的思路真是有些搞不清。簡直是拿戰事做兒戲了。完全不顧及一次戰爭巨大的開銷。李廣跟馬謖一樣,不能大用。下面是西線戰事。】而票騎將軍去病深入二千餘里,與合騎侯失,不相得。票騎將軍逾居延,〔居延澤,古文以為流沙,帝開置居延縣,屬張掖郡,使路博德築遮虜障於其北。〕過小月氏,〔匈奴破大月氏,月氏西擊大夏而臣之,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至祁連山【
按:今天天山東部哈密附近的巴里坤地區。考古調查有大批早先時期的居住地區,類似匈奴右方王庭,也是早期大月氏的王庭所在地。而不是今天的祁連山。路線為大體遵循今天的京新高速額濟納,到馬鬃山,然後到哈密的線路。為內蒙草原通往西域的線路,比較艱苦。但是考慮到西漢時期我國北方氣候溼潤,這也是可以的。當今學者都忽略了漢代的氣候。這條通道,也是內地同外蒙的道路,大體使用駱駝。但是使用駱駝已經是後來氣候乾旱的時期事情了。另外得考慮霍去病破壞性使用騎兵的習慣。我專文寫了這個文章,就不在此附錄了。】,,得單桓、酋塗王,〔張晏曰:單桓、酋塗,皆胡王也。師古曰:酋,才猶翻。塗,音塗。〕及相國、都尉以眾降者二千五百人,〔降,戶江翻。〕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裨小王七十餘人【按:戰果驚人。無需細述。】。。天子益封去病五千戶,封其裨將有功者鷹擊司馬趙破奴為從票侯,〔以從票騎有功,因以為號。功臣侯表不書食邑之地。〕校尉高不識為宜冠侯,〔功臣表,宜冠侯食邑於琅邪之昌縣。〕校尉僕多為煇渠侯。〔僕多本匈奴種,來降漢。功臣表 "僕多"作"僕朋"。煇渠侯食邑於南陽之魯陽縣。〕【按:多有封賞。注意這個匈奴人,一定給霍去病提供了大量的匈奴的消息。】
合騎侯敖坐行留不與票騎會,當斬,贖為庶人【按:只是免官而已。】。

都資治通鑑札記623霍去病戰神定河西

是時,諸宿將所將士、馬、兵皆不如票騎,票騎所將常選;〔師古曰:選取驍銳。索隱曰:選,宣變翻。〕常與壯騎先其大軍【按:這其實是再說驃騎將軍的部隊是大漢帝國最為精銳的部隊。漢武帝是集中力量在霍去病身上了。】

然亦敢深入【按:這是對他作戰作風或者說是性格方面的描述。然而從這個角度來說,你能說李廣膽子很大嗎?霍去病其實帥才之膽,李廣不過是將才之膽。大多讀書人其實是書生之膽,所以,你想理解這樣的人物就很難。市井之人,就只能仰望了。從膽氣談其實是說必然性。】;〔先,悉薦翻。〕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按:天性與否,是說其偶然性。人家的運氣就是那麼好。漢武帝敢用年輕人,一個是在攻打匈奴的事情上,一個是在人用酷吏打擊貴族富豪上面。開拓性的工作就得用年輕人,以年輕人為主,上了年紀再去幹,就沒有那麼大闖勁了。反過來看,一個本該由年輕人乾的事情,你卻讓一幫老頭去幹,猶如北京胡同裡抓壞人的老頭老太都是七十歲往上的,這個治安工作的效果、目的你還用得到問嗎?那肯定就是沒心去幹啊,或者就是打個馬虎眼的事情,你以為人家還真要幹?】。而諸宿將常留落不偶,〔師古曰:留,謂遲留;落,謂墜落;故不諧耦而無功也。〕由此票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矣【按:這是指河西之戰後霍去病和衛青之間的關係。但是,衛青和霍去病這麼長時間,只有衛青有兩次明顯的干涉政務,一次是為了郭解說情,一次則是在晚年漢武帝讓他給衛子夫和太子傳話,說不會動太子的位置。而主動干涉政務只有郭解一次,晚年這次還是被動的。而霍去病,除了打死李敢,其他的事情都沒有,所以,這個衛霍集團不怎麼幹涉政務。到此,算是對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個最為重要的軍隊領導人的內部情形給以一個總結。這也算是由軍事轉而進入到朝廷內部了。
】。

④江都王建〔建,易王非之子,景帝之孫。〕與其父易王所幸淖姬等及女弟徵臣奸。〔淖,鄭氏音卓,師古音奴教翻。淖,姓也;戰國時楚有淖齒。〕建遊雷陂,〔雷陂,即廣陵之雷塘,在今揚州堡城之北,平岡之上。〕天大風,建使郎二人乘小船入陂中,船覆,兩郎溺,攀船,乍見乍沒;〔見,賢偏翻。〕建臨觀大笑,令勿救,皆死。凡殺不辜三十五人,專為淫虐【按:這淫虐二字已經說清了這個人的特點。】。自知罪多,恐誅,與其後成光共使越婢下神,祝詛上。〔祝,織救翻。詛,莊助翻。〕又聞淮南、衡山陰謀,建亦作兵器,刻皇帝璽,為反具。事發覺,有司請捕誅;建自殺,後成光等皆棄市,國除【按:這是淮南王劉安謀反事件的餘波。按道理事情應該是在淮南王劉安那裡的。只是處理的餘波而已。從內容看,其實這個諸侯王準備的功課也不少。但是很輕易地就被處理了。而且這個人按血緣來說其實是漢武帝的侄子。我們看看他老父親的資料,《漢書》:“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立為汝南王。吳、楚反時,非年十五,有材氣,上書自請擊吳。景帝賜非將軍印,擊吳。吳已破,徙王江都,治故吳國,以軍功賜天子旗。元光中,匈奴大入漢邊,非上書願擊匈奴,上不許。非好氣力,治宮館,招四方豪傑,驕奢甚。二十七年薨,子建嗣。”這幾乎是第二個吳王。所以,藉機會讓武帝給廢除了。親侄子的地盤,如果不找個好機會,真不好處廢除。】

⑤膠東康王寄薨。〔寄,景帝子,中二年受封。〕【按:漢書記載這個膠東王也跟著淮南王渾水摸魚,想趁勢造反。而且劉寄和武帝關係最親近可惜淮南王那邊都給招出來了。剛剛有消息,這個劉寄死了。從內容看,漢武帝是將淮南王事件分作兩部分處理的。一個侄子,一個弟弟都放在了後面處理。外部形式大好,內部也持續好轉。如果但看淮南王自身的案子似乎也就是淮南王和衡山王兩個部分,但是加上江都王,和膠東王這兩個部分,這次的諸侯王叛亂的規模可不小,但是朝廷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