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面前「快人快語」是大忌

我們每天都要和同事、領導交流。在辦公室內,一定要掌握說話辦事的藝術,什麼話能說或不能說,什麼事能做或不能做要心中有數。有時候,吃虧就是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辦的事。一個人可以在公司心直口快,但這往往代表他在公司中的地位,比如說公司的高層領導,普通員工在職場中快人快語是要不得的,否則在一個公司是很難生存下去的。職場中往往最先倒下的、最先出局的就是那些什麼場合都不分的快人快語之人。因為你的級別和地位在領導面前快人快語是十分不恰當的,這是職場中的大忌。企業的領導風格不同,整個企業說話風格也就會不同,在美資企業、日韓企業和國企,說話的方式都各不一樣。而公司文化、環境不同直言的策略都是不同的。在美資企業,講究的是直接溝通,有許多溝通渠道,比如定期會議、郵件溝通、跟上司的會談等等,有意見不表達,通常會被視為自動放棄權力,而在事後追悔,只會證明你在美資企業不合格,或者說你不適應美式制度和管理。在日韓這些等級觀念強的企業,企業的決定權往往在上級,要想順風順水地幹成事,你得清楚地讓公司的領導知道你做事的過程,告訴他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麼做,不能讓他突然有一天覺得你在做這事而他不知道,這時你若覺得委屈,再想直言獲得理解和支持就難了。相比之下,說話最要小心的恐怕當屬國企,具體的不同應根據各個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透明度、開放度有關係。在國有企業,領導不會跟你解釋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而不做那個項目,員工不知道項目背景,領導也很少在做的過程中讓員工提什麼意見。公司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首要目標,人跟人的想法也不一樣,你不能快人快語上來就說,“這項任務沒完成不是我個人的原因,我已經盡到了我最大的努力了,如果其他人能像我一樣努力,任務肯定可以完成”等,氣是出了,火也消了,但最終事情肯定沒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的心態得擺正,認識也要清晰。別把自己的首要目標認為也應該是別人的首要目標,更不能把自己的首要目標強加於別人。人與人的處事方法、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樣,有人喜歡說在前做在後,有人喜歡不說就做,也有人喜歡邊說邊做。當你的領導不喜歡讚揚時,那就多做;有些領導愛聽讚揚,那就在做的時候多說。你若想跟領導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有想法就得及時恰當的跟他聊,告訴他這麼做的目的以及處理這件事的決策依據,看看這想法跟領導的思路和大的格局是否一致,這是建立相互信任的過程,對之後遇到重要事件或在公共場合能否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很有關係的。在大部分公司,拿出工作成效最能贏得上司的信任,但還有一種贏得上司認可的方式是,以一種謙卑的心態帶著問題去請教他,他就會開心,覺得自己被尊重了,覺得你很懂事,很明理。尤其是在等級觀念強的企業,員工拿著方案請領導出主意時,即使心裡有譜,也要讓這些想法從領導的嘴裡說出,讓領導覺得是自己的主意。日後工作更能贏得他的支持。當然,如果你處在對公司文化、溝通渠道都不瞭解的時期,最好還是三緘其口,先看再說。小王和小李同在一家房產公司工作,一天經理來到他們的辦公室,說:“小王,上個月的那個項目完成得怎麼樣了?我怎麼感覺毫無進展。”小王直言不諱地說:“整個項目並沒有按計劃完成,不過我負責的那部分已經完成了。”領導聽後臉一下子都被氣白了,小李趕緊說:“領導,我的那部分已經提早完成了,還有什麼沒完成的,我可以幫著其他同事完成剩餘的部分,您手上拿的是新項目嗎?如果您著急的話,交給我吧。”小王犯的錯誤首先是心直口快,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和事情的嚴重性,還有他只強調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會讓領導覺得他是在推卸責任。“快人快語”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得罪他人,會讓你在人際關係上屢遭挫折。直言不諱固然可以逞一時之快,但卻非常容易失去機會和友誼。

實話不一定要直說,而可以幽默地說、婉轉地說或者延遲點說。同樣是說實話,用不同的方式說,效果會有很大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