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隱私是怎麼被賣掉的?

你的隱私是怎麼被賣掉的?

販賣個人徵信材料,我以為是一門生意,結果進去了。

當房間裡湧入十幾個便衣的時候,我知道一切都完了。

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當時的風口是互聯網金融,小額貸款又是其中最火的領域。金融公司放貸主要依靠個人徵信報告,一直以來,只有本人攜帶有效證件去銀行才可以獲取。互聯網金融興起之後,大量的貸款需求使貸款公司為追求放款速度,開始尋找不正當的渠道,而某些有關係有能力的傢伙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他們或是與銀行內部人員合夥;或是通過關係購買銀行內部的賬號批量導入、再批量輸出個人徵信信息。他們需要客戶和中間人,於是出現了一方面聯繫“上家”獲得查詢渠道,另一方面尋找當地或是外地的小貸公司進行合作的信息販子,放出話來“我有一手渠道,可以代查徵信。”

2015年春節剛過,同學介紹我進了這個圈子,喝著“日賺數十萬、年賺過億”的雞血或人血。

一開始,我沒有下家,也沒有上家。我只有通過QQ搜索各種信息代查群尋找上家,通過微信交換金融、貸款等商務群聯絡下家。我晚睡早起,很快穩定了上家,拼命地打廣告、打電話聯繫各式各樣的下家。

那時,沒有監管,這行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無數上家渠道,行內無數“朋友”都可以代查,而且輕鬆吞吐幾百上千單(行內人把個人信息稱為單子)。

我用上家給的價格直接聯繫下家,不抽一分利潤,首先綁定了幾個大單量的下家,再利用下家的單量壓低上家的價格,擠出微薄的利潤。而真正的利潤來自於小單量下家,我不給小單量下家讓太多利,每一單的利潤都比較豐富。

正當我為自己完美的策略自喜的時候,突然,大量的上家歇業不幹了。

之前的過度繁榮,讓徵信行業沒有了門檻,大量想撈一筆的人湧了進來。為了要更多的單子,他們啟動了價格戰。

徵信有兩種出單渠道,一種叫手打,一種叫機打。手打,顧名思義,是銀行後臺的人員手動查詢,這個查詢速度雖然不慢,但是對於機打來說,速度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機打是利用一種軟件,輸入銀行後臺的賬號和密碼,便可以直接進入銀行的徵信系統,然後導入被查人身份證號與名字的表格,會自行打單,通常一個小時能打成千上萬份。

機打渠道需要找關係租銀行的賬號,一天幾十萬的租號費用讓他們必須收足量的單子才能保證賺回本錢,進而盈利。而銀行的內部人員因為職務便利,手打是沒有本錢的,兩方的價格戰就此拉開。

出單價格從幾十元一路跌破十元大關,開始還可以利用降價的機會多撈些利潤,可當價格降到幾毛的時候,源頭網絡全部徹底崩潰了,所有的上家渠道全部歇業,整個行業停止了運轉。

這種停滯狀態持續了一個多月,某上家給我回消息:“渠道恢復,我給你留位置,你多收點。”按捺住心情,我開始聯繫客戶,一上午的時間就收了幾十份單子,整理之後一窩蜂發給了上家。

煎熬了整個晚上,凌晨5點,上家回信息:“徵信已出,有底了。”我長吁口氣,急忙把錢轉給了他。上家把幾十份徵信發給我的時候,語重心長的說:“以後合作的日子還長呢。”

我憑藉迅速恢復的渠道和相對低廉的價格成功圈了一批下家。

但這批下家裡不存在“量大肉”(走量的),我之前壓低上家價格的方式不再奏效,我開始制定優惠方式,根據下家的單量給予相應優惠,降低利潤的同時提升單量。有很多下家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他們認識不同的代查中介,一旦有價格低於我的,他們就會飛奔到對方那裡去。

為了讓下家感受到我的穩定,不管當天收多少份,哪怕是一份,或者壓根沒有,出的時候我也要群發消息:“徵信已出,昨天發我單子的朋友速度來收單。”久而久之,便樹立了我在下家中的形象,那些觀望的下家傾向於從我這裡查詢。

由於手打的不穩定和低吞吐量的特性,手打渠道漸漸不能完全搞定市場上所有的需求,機打渠道死灰復燃,似乎又要回到當初那個“鼎盛時期”。我覺得機打可能做不長久,聯繫的機打渠道被我全部摒棄,只走手打渠道。我追求的是穩定,哪怕價格高一些,至少能維持我在下家中的形象。

我竟認真地當成了一項事業來做。

果然,人民銀行出臺規定,銀行賬號不能跨行使用,這就意味著,機打軟件將無法登錄賬號,機打死掉了。所有人都在急尋手打渠道的時候,我已和我的手打上家建立了穩定的關係。

我的一個上家就職於湖南某地的農業銀行。行長牽頭販賣徵信報告,他每份抽走一半數字,組織四個打單員查詢,打單員抽取一部分利潤。由於徵信查詢資質是人民銀行授權給商業銀行的,所以每個商業銀行都有人民銀行特派稽查員,駐行的稽查員又抽走一部分,剩下的則是我的上家賺的。

你的隱私是怎麼被賣掉的?

這四個打單員每天一共出兩三千單,聽說行長一天抽取近十萬,打單員和人行稽查員也是每天萬餘的收入。他們整整幹了兩個月,最終因為打單員無暇顧及銀行的正常工作,才不得不停止。

這個渠道斷了之後,我又開發了很多手打渠道,始終保持出單不斷。我每月的盈利漸漸破萬,作為一個學生,已經很滿足了。

這期間,叫的上名的大銀行,都有我的上家。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也有。

下家更是遍佈各地,福建、廣東、山東、遼寧、湖南、湖北、河南……有做車貸的,有放小額貸款,有辦信用卡開戶,有房屋中介,甚至還有私家偵探。

雖然經我手的個人徵信信息我都會備份,但我從來不點開看。它們是一個個數字文件,而不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這些信息最主要的去向還是貸款和辦理信用卡,少部分用來找人或者瞭解他人。由於一手徵信信息不便宜,從我這裡買信息用來搞詐騙的可能性比較小。

不過,徵信信息可以二次銷售,二次銷售是沒有本錢的,價格和白菜一樣,基本只有兩種人在買,一種是開展電話業務的貸款公司職員,另一種則是詐騙團伙。

在我完全瞭解這一行的內幕之後,也合作了幾個大型的團隊,他們販賣幾乎所有能夠販賣的信息,從快遞信息、座機信息、定位信息到身份證軌跡、車輛軌跡,他們把利潤做到了這一行的極限。

2016年年後,我已經半個月沒揭開鍋了,出單又成為了一種奢望,無數的代查請求堵在手裡,有錢也賺不到。

原因是人民銀行對所有銀行每日業務的徵信查詢量進行了統計,並給了一個合理的徵信查詢數量,也就意味著,銀行沒有過多的名額來查業務以外的徵信了。

起初以為這是暫時的,可半個月的毫無音訊使一些有能力的下家開始自行尋找渠道甚至直接和銀行合作,數個固定下家的離開,讓我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你的隱私是怎麼被賣掉的?

我決定走高價渠道,儘管價格很高,但只要能保證正常業務的運營,客戶還是大批量發送代查請求,我的收入較之年前又一次躍升,並依靠量大佔據了一個渠道。但是這個渠道已經不足吃掉我的所有單子,於是我找到了一個入行早的同行莉莉,她那裡可以穩定出單,只是吞吐量要少點。

我們開始合作了,她的代查渠道極其穩定,而她的價格卻一直低於市場價格幾十元,我把一半單子交給她出,另一半交給價格稍高的其餘上家。

可很快,莉莉開始削減我的查詢量,她表示還要照顧其他人,我在她那裡的查詢量被一點點削減,我把削減下來的單子發給其它上家,別人那裡代查遠不如莉莉穩定,我開始聯繫新的上家。

多渠道的交叉代查,終於讓我的單子全部得到了處理,而且某上家偶爾有建行的機打,價格低速度快,機打竟然還沒有死透,有人用某個建行的賬號在其他建行登錄查詢,依然不受影響,就這樣在略微的小忙亂中度過了一段時間,市場趨向穩定。

你的隱私是怎麼被賣掉的?

5月份的一天,突然聯繫不上莉莉,我猜測她或許不想再給我出單了,可能她的單子已經填滿自己的渠道,而她又不好意思和我說,索性將我刪掉,我給自己個看似合理的說法,就沒有再聯繫她,我沒想太多,淡忘了這個陪我度過寒冬期的上家。

那時,我的注意力全部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了過去。

我沒有刻意去尋找客戶,反而每天都有新的客戶叩響我的微信,要知道,代查徵信的行業裡,流竄著一群騙子,他們偽造虛假的徵信騙取代查徵信的費用或者提出先單後款的要求用以騙取他們需要的徵信信息。為了杜絕騙子,我只和客戶介紹而來的客戶合作,這就導致我的客戶增長速度一直舉步維艱。可那時每天都有好幾個人來諮詢代查事宜,因為都是客戶介紹來的,我也就大包大攬,盡數吃下。

於是吃相可怕的我終於在最後的一個月完成了蛻變,每單徵信100元的價格,刨去渠道價,每份30元的利潤,每天40單以上的查詢量,讓我最後一個月的盈利破了3萬大關,這是我之前始料未及的,我的春天果真來了。

那是我自由的最後一個下午,在把單子發給上家之後,我窩在沙發裡玩手機。

物業在敲門,我起身準備開門。

……

2015年11月1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正式施行,警方在2016年3月份就開始監視我的渠道源頭——莉莉的上家圓圓,並於5月份將其抓獲。莉莉是最早得知消息的,她最大限度地銷燬證據,並刪除我的聯繫方式,而我茫然不知。

7月份,警方通過莉莉轉發給圓圓郵箱裡屬於我的信件,確認了我作案的事實,在廣州一間出租屋內將我逮捕。

8月份,無處可躲的莉莉選擇了自首。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