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董事長正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天喔國際預計上半年淨利潤重大虧損

8月17日晚,天喔國際(01219,HK)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報,預期將出現重大虧損,主要是公司前董事長林建華正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導致一般業務過程受阻以及作出的撥備所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撥備金額中,天喔國際存在多起沒有收到貨物的預付款,累計人民幣16.85億元(以下提到元均為人民幣)。

實際上,天喔國際自5月份以來並不平靜,公司於5月10日披露其時任董事長林建華正在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而天喔國際本身也面臨部分資產被凍結,自有品牌增長乏力等問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天喔國際應該保持‘維護型’的市場運營,控制資金投入體量,保持穩定增長。”

預計上半年業績重大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天喔國際是國內具領先地位的包裝食品飲料生產商和最大的包裝食品飲料分銷商之一,經營產品涵蓋自有品牌以及第三方品牌,產品包括酒精飲料、食品及零食、非酒精飲料以及其他快速消費品。

近期處於“多事之秋”的天喔國際公佈了自己上半年的業績預報。

天喔國際表示,相比上一年同期,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將出現重大虧損,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受到前董事長林建華正在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事件的影響,公司的一般業務過程受阻;而是源自於公司自身進行的財務撥備,主要有關能否收回貸款銀行扣取款項、預付款項及根據購買協議支付款項的不確定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撥備款項涉及到許多“不尋常”交易。

2017年8月23日,彼時仍為公司董事長的林建華代表天喔國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天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喔食品)與寧波通商銀行籤立一份綜合授信合同,銀行向天喔食品借出4.5億元,期限截止到2018年8月23日,近期貸款銀行從天喔食品根據綜合授信合同的相關銀行賬戶扣除近3.36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該授信合同,天喔國際表示公司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於相關時間並不知情,而相關情況也沒有在2017年年報中進行說明。天喔國際認為,該事件應是由於個別人士的個人行為未經董事會適當授權而導致,董事會將進一步調查該事件。

除了上述銀行貸款的扣款項,天喔國際還公佈了公司的預付款情況,自2016年1月1日以來,天喔國際多間附屬公司已就買賣貨品與獨立第三方訂立一連串協議,天喔國際已支付約16.85億元的預付款項。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述授信合同情況類似,天喔國際表示公司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於相關時間並不知情,且上述預付款項並沒有收到任何貨物,均有可能構成違約。

除此之外,2017年8月9日,天喔國際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南浦酩酒坊就買賣紅酒與另外一家獨立第三方訂立購買協議,同時已經支付總額6000萬港元,但至今沒有收到任何有關貨品。

自有品牌增長乏力

淨利潤大幅下滑的背後是自有品牌的增長乏力。

天喔國際憑藉代理雀巢、馬爹利、軒尼詩等國際品牌被消費者熟知,而近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提升自有品牌的影響力。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天喔國際已有“天喔主意”“堅果莊園”“天喔茶莊”等十多個自有品牌,且還在持續更新中。

但實際上,天喔國際作為區域類品牌在打通國內市場的過程中受到重重挑戰,從現在看來,這條自有品牌崛起之路似乎愈發艱難。

根據天喔國際發佈的2017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0億元,同比減少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6億元,同比減少21.9%。其中自有品牌收入跌至18.41億元,較2016年下跌19.3%,佔總收入的比例也下降至36.7%。

但與去年情況不同的是,2014年至2016年間,自有品牌的整體收入由17.03億元增至22.82億元,同時第三方品牌產品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由66.5%降至56.3%。

對於自有品牌下滑,天喔國際將其歸因於受到春節日期變動以及個別核心區域的反常天氣。

“作為區域品牌,天喔國際沒有形成全國品牌的網狀聯動,在運營過程中比較艱難,一方面要對抗全國性的大品牌,又要與當地的區域龍頭進行競爭,所以整體來說自有品牌的經營並不穩健。”朱丹蓬說。

淨利潤大幅下滑,近年來公司的負債率也逐年攀升。2015~2017年,公司的負債總額由33.84億元增至46.75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達53.9%、56.2%、58.7%。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6月份,公司公告稱上海市公安局已對公司地塊、物業以及持有的11間公司附屬公司的股權實施為期2至3年的暫時性凍結。由於資產凍結,天喔國際無法重續3項未償還總金額約為4600萬元已到期的信貸融資,拖欠上述貸款已觸發交叉違約條文。

此外,天喔國際高層也發生了變動,公司宣佈年僅25歲的林建華兒子林奇取代其為天喔國際的新“掌門人”。

面對種種麻煩,公司預計如何應對時下局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天喔國際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有回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