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究「入土爲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爲何流行用火葬

2012年的時候,一個村支書在網上出了大名,雖然這網紅標籤他大概並不想要。

靠著一天平墳1043座的傲人業績,一經曝出,周口市商水縣朱集村的這位前村支書火遍了當時的互聯網。事情的最後,以國務院撤銷相關強制執行的條款而告一段落。

拋離時政,從這個曾經刷屏的新聞中,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儘管國家要求施行火葬已經多年,但移風易俗並不容易。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01

土葬一向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入土為安的觀念深深紮根在中國人的心中,而火葬則通常被認為與蠻夷相連繫。對火葬的最早記載出自《墨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 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股濃厚的獵奇感。

但弔詭的事情來了。

宋朝一向被視為儒家士大夫的黃金時期,范仲淹的憂樂天下、張載的橫渠四句、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太多牛人了。無外乎陳寅恪對宋朝倍加推崇,其名人名言為“天水一朝之文化, 競為我民族遺留之瑰寶。 ”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士大夫橫行的時代,卻又是中國歷史上火葬最為盛行的朝代。“ 自宋以來,此風日盛。” 明清之際的大V顧炎武在《日知錄》裡寫道,面對這一局面,他不由得發出感慨,“宋以禮教立國,而不能革火葬之俗。於其亡也,乃有楊璉真伽之事。”

不過,為什麼會這樣呢?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日知錄》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大思想家顧炎武的代表作品_圖

02

對於本朝火葬之盛行,宋代士大夫早已心懷不滿,二程之一的程頤便說,“古人之法, 必犯大惡而焚其屍。今風俗之弊, 遂以為禮, 雖孝子慈孫亦不以為異……可不哀哉?” 其餘的批評聲,如“夷狄之法”、“不孝之大者”、“傷風敗俗莫此為甚 ”、“其為悖禮甚矣 ”......更是俯首皆是。

批判之外,宋人開始探究背後的原因,為何泱泱華夏卻被夷狄之風所浸染?不約而同地,他們找到了一個幕後真兇:佛教。火葬是古代印度常見的一種喪葬方式,一共分兩步走,先是用火焚燒軀體,之後將剩下來的遺骨收拾埋葬。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采用這種方式後,火葬便成為佛教徒死後的常見操作。

既然佛教徒流行火葬,那麼可以推論,隨著佛教影響力的擴大、信眾的逐漸增多,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施行火葬。而現實情況是,繼承盛唐的兩宋時期,佛教相當興盛。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宋徽宗_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杜牧《江南春》裡的名句,講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信奉佛教、大肆修建寺廟的情景。

而宋代有多少寺廟呢?宋徽宗宣和年間,首都開封的寺院數量為691座。宋朝南遷後,首都改為杭州,《夢梁錄》的作者吳自牧回憶稱,杭州城內城外有寺廟671座,且除此之外,“僧尼廨院、菴舍, 白衣社會,道場奉佛處所不可勝計。”

由此,將火葬之盛歸因於佛教的影響力,看起來沒毛病。而且在實際生活中,火葬往往是由寺院所主辦的,甚至有人乾脆稱火葬為“僧道火化”,這更加深了宋代士大夫們的認知。於是乎,火葬緣起佛教的論調幾乎成了宋代士大夫的共識:

北宋的賈同在《禁焚死》稱:火葬的流行,“根其由, 蓋始自桑門之教, 西域置胡俗也。”兩宋之際的胡寅複議:“自佛法入中國, 以死生轉化, 恐動世俗千餘年間, 特立不惑者, 不過數人而已。 ”南宋的洪邁在《容齋隨筆》也鐵口直斷:“自釋氏火葬化之說起,於是焚屍者,所在皆然。”......

好了,先抄這麼些吧。

然而, 仔細琢磨上述的說法,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一個致命的邏輯漏洞: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到唐代後期的九百多年來,史書上記載的死後火葬事例,高僧以外的世俗之人屈指可數,而這期間推崇佛教的政權並不少。

顯然,簡單認為火葬習俗是佛教興盛之結果的看法失之片面。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佛教古畫_圖

03

實際上,中原的火葬習俗並不始於宋代。

趙匡胤在黃袍加身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時,下了一道禁止百姓火葬的詔書,給的理由是不合儒家倫理,“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

既然已成風俗,必定不是興起於一時的,而宋初所謂的“近代以來”自然指的是五代亂世。此外,徐平芳在《宋元時代的火葬》一文中指出,非虔誠的佛教徒而使用火葬的,史書記載的最早案例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皇后李氏,她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兒。

故而,盛行於宋代的火葬習俗當成型於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的世道是什麼特點呢?一個字:

從朱溫篡唐的907年到趙匡胤陳黃袍加身的960年,53年間快速迭代了五個朝代八個國姓,可謂有槍便是草頭王。在此期間,禮崩樂壞,民不聊生。曹操《蒿里行》 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場景,同樣也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_圖

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的背後是中國人關於靈魂不滅,以及更為重要的祖先崇拜的表現。而這種祖先崇拜又帶著一種世俗性的實用主義,其根本目的仍是為了活在當下的個人及家庭。後來儒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學說體系中,構成儒家倫理的一部分,並形成一種外在的強制力。

可亂世之際,活人尚且自顧不暇,哪還有能力去顧及亡者呢?而隨著政權的動盪,儒家倫理也因失去國家的加持而喪失了約束人心的力量,禮崩樂壞,過去的舊道德及其背後的思想觀念自然隨之瓦解。

類似的事情歷史上發生過不止一次:春秋戰國時期貴族階層及其價值理念的消失、漢末魏晉之際玄學的誕生、近代中西碰撞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每一次的變亂都帶動著一次思想觀念、風俗人情的轉變。

五代也不例外。在一個持續混亂的時期,過去的儒家倫理被打碎,而能在亂世中填補人心靈空虛的佛教趁機而入,大肆擴張領土,乃至形成了後來所謂的佛教平民化浪潮。

佛教不重肉身而推崇火葬,這一喪葬方式方便省錢,正好滿足了亂世之中人們的需求,而且又讓人免於陷入自責、愧疚的情緒當中,可謂物質精神一把抓。火葬之風的盛行便不可避免了。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為何流行用火葬

宋朝的民生_圖

04

不過,緊隨其後的又有一個問題,當進入國家和平穩定的北宋以後,火葬風俗為何還屢禁不止呢?

第一個原因自然是方式方法問題,一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自上而下的國家強力改造風俗常常受到民眾的普遍抵制。宋代士大夫雖然有改造天下、造福百姓的雄心,但並沒有後世共產黨那樣的宣傳及動員能力,成效不大不難理解。

更何況,宋代一直被扣上“積貧積弱”的帽子,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此有爭議,但國力不夠強盛是不爭的事實。北宋前期受到遼、西夏的侵擾,精力放在了抵抗外敵及變法圖強上,而南遷後只得偏居一隅,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持,移風易俗談何容易?

而另一個核心問題,則在於宋代的人地矛盾。

一方面,宋代的人口突破了前無古人的一億大關,而另一方面,因為施行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導致土地兼併問題日益突出,人多地少、少數人佔有大量土地的情況逼得很多人只能火葬,別無他法。

如南宋時期,杭州所在的兩浙地區人口最為稠密,而不出意外,這一地區的火葬習俗之盛在當時力壓各地選手,穩坐釣魚臺。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宋元時代的火葬》《日知錄》《禁焚死》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