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馬進偉,抗洪搶險見「丹心」

黨員馬進偉,抗洪搶險見“丹心”

記者4日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辦公室瞭解到,臨夏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因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積石山縣吹麻灘供電所所長、中共黨員馬進偉在抗洪搶險中不幸受傷,經搶救無效,於3日凌晨殉職。(8月4日 新華網)

又一位年僅46歲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走在抗洪搶險的前沿,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近年來,倒在了抗洪前線的黨員幹部真的讓人心疼,讓人崇敬,讓人感慨。馬進偉的生命,雖然已經定格在46歲,但他平凡中顯示出的偉大精神,災難前展現的博大愛心,凝聚起先鋒模範作用的正能量,譜寫出一曲奉獻、大愛的頌歌。

馬進偉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共黨員、最基層的供電所所長,在群眾利益遭受侵害的時候,絲毫沒有想到自己。面對因暴雨衝斜的電線杆,他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在搶修過程中,因地面塌陷,房屋倒塌,導致馬進偉等3人受傷,而作為所長的馬進偉沒有再醒過來。他,用實際行動,在人民群眾心中樹起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記得著名作家李本深創作的《豐碑》中,記敘了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友,自己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作者稱讚這位軍需處長的身體,與雲中山一道,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位軍需處長和馬進偉一樣,並不是什麼大官,只是最基層的“小人物”,但那種無私博大的愛,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情懷,遠遠勝過那些空洞的說教,在人民群眾中的“豐碑”形象,將永不磨滅。

馬進偉同志走了,走在了抗洪第一線。本來,“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要看怎麼個死法。“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說馬進偉同志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不僅僅是說他倒在抗洪第一線,而是從他身上折射出的最樸實的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他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堅持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正是“兩學一做”常態化要達到的人生境界。

“災情發生後,臨夏州各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幹部群眾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抓緊救治受傷人員,修復損毀的道路、橋樑、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目前,各項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馬進偉同志殉職後,大家化悲痛為力量,抗洪救災工作按部就班地開展。我們堅信,有馬進偉同志這樣的基層黨員幹部們對黨和人民的一片“丹心”,任何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文/何竹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