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播引起了全国人民对陕西的热情,其中白鹿两家百年的恩恩怨怨让人唏嘘又感慨。剧里浓厚的民国陕西风情也很有特色。姑娘们穿着细碎青色小花衣衫,小伙子一身庄重的中山装,感觉一下子回到那个激情四射的时代。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在上海也特别多,平时不怎么注意,自从搬到五角场,这种感觉忽然强烈了。原来是天天走过的马路的名字都比较有特色,比如我家门前的路叫国和路,前面有政通路,合起来就是政通国和。还有国府路,政和路,政治路,民庆路,蕴含着浓郁的民国味道。一日,路过家门口上海体育学院,看到里面道路整洁,操场宽阔,一时兴起,信步走进校园。忽然一栋庄严典雅的中式建筑映入眼帘,左右对称,画壁飞檐,红柱绿瓦,掩映于绿树之中,远看竟然有故宫太和殿的神韵。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当下惊奇,在这一片灰白的水泥建筑包围之中,这栋建筑静静的坐落着,显得鹤立鸡群一般,那么的不协调。大楼正面是通往二层平台的宽阔阶梯,中间有一块巨石,一直从脚下延伸到二楼,石上雕刻着青天白日,脚下是朵朵浪花。楼梯左右有两根高耸的旗杆,旗杆基座有类似华表的装饰,边上各一头威严的雄狮镇守。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大楼正面对着学校的足球场,二楼平台向下望去,视野开阔,俨然像群众集会的大广场。心下思忖,这个建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二楼平台中间的门锁着,于是从楼梯下来折到大楼侧面,大楼边角处一块嵌入墙面的石头告诉我了答案,上面用繁体字写着“中华民国二十年七月七日上海市政府奠基纪念”,题字人上海市市长 张群。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原来这是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大楼,怪不得这么古香古色,庄重而又不失灵气。走到侧面,发现小门里面闪着灯光,原来这楼还在使用,是体院的综合办公大楼。门口也无人看管,于是走进去,里面装修现代,设计实用,走廊两边的办公室门口挂着人事处,综合处等牌子标牌,和一般办公楼无异,但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走廊的中间,也就是外面楼梯对的位置,是一个小小的门厅,顶部也是如古代的宫殿一样,用红色的油漆粉饰着传统风格的各式图案,绘图非常精细。通往楼上的楼梯是棕色木制地板和古旧的栏杆,泛着光亮的油漆,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民国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回家上网查询,才得知这栋上海市政府大楼是当年民国时期上海大计划其中的一栋建筑。因为市区当时都是租界,上海市政府毫无发言权,只好将目光投向上海的西北角,五角场,当时还是一片农田。于是1937年将市政府大楼设在这里,前面是十万人的市政广场,后面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后来市政广场改作运动场,怪不得有这么宽阔的一块场地。竣工之日,上海隆重集会,多驾飞机从广场上空飞过,群情振奋。然而没多久,日军进攻上海,上海沦陷,这些建筑都被日军占用。抚今追昔,甚是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