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筷子兄弟的一首《父亲》唱出了多少人对父亲的爱。

有一种爱,虽不善言辞,却充满力量,比如父爱。如果说母爱如水,温柔甜美,那么父爱则像山,坚如磐石。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分享几位创投圈大咖的父子故事。如今的他们,在创投界风生水起,叱咤风云,但是在他们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和帮助。

以下,Enjoy(排名不分先后):

01

张颖:最崇拜的人就是父母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经纬中国 创始管理合伙人 张颖

“如果问我最崇拜的是什么人,我会说是两个科学家,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1973年,张颖出生在上海。张颖曾说,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很深远。张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从事科学行业。他的童年时代,基本上都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因为那时,父亲在乌鲁木齐工作长达十一年,只有母亲一个人带着张颖在山东生活。

1987年,张颖全家移民去了美国,到美国的第一年,其实是最难熬的。对于刚到美国的张颖而言,可能更多是语言上的障碍,不会讲英语也不会讲广东话。而父母要在异乡重新寻找出路让一家人扎根则更艰难。

“我们一家刚到美国时,父亲的身上只有30美元”,张颖回忆道。这意味着一家人到美国的第一天,父母就要立刻找到工作以维持生计。于是,父亲去洗盘子,母亲去了车衣厂做衣服。“母亲当时还经常遇到抢劫,包和项链经常被抢。”张颖说,也正是因为父母的不易,让他很早就意识到,“更加努力去回报父母。”

多年来,张颖一直都在拼搏,也把自己处女座要求完美的性格与属牛那种踏实肯干坚持到底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1995年,张颖获得加州州立大学生物与化学学士学位,1999年拿到美国西北大学生物科技与商业硕士学位,后加盟花旗银行投资部门。

据张颖透露,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而张颖认为自己如果走父母那条路,可能最多做到B+,而自己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性格,如果在商界或许更会有一番作为。张颖说自己是幸运的,而他也能够在父母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外,走出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

02

徐新:父亲总是认真回答自己的问题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今日资本创始人 总裁 徐新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一顿狠打和管束,或许如今的资本圈和商业圈会有截然不同的格局。

1967年她出生于重庆大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典型的“小镇姑娘”,她有着一个并不安分的读书岁月。

“我小时很调皮,喜欢跟男孩子一起玩。还经常和我的好朋友逃课,她在岸边看红楼梦,我在河里摸鱼,一混整个下午的化学课都不上的,化学课门捷列夫周期表,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跟不上了。”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一顿狠打和管束,或许如今的资本圈和商业圈会有截然不同的格局。

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她总能抓住机会。徐新的初中是在厂办学校上的,厂办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都是零。当时初中毕业一共有三个选择:一是读技校,二是考中专,三是考重点高中。徐新所在班有50个人,她排名中游,不大可能考上重点高中。

跟徐新一起长大的三个小姐妹都报名读技校,她妈妈也说:“你为什么不去技校啊?一个月有16块5的工资还包分配!”但徐新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坚持要考重点高中。于是,父亲请了家教给她开小灶补课。她的成绩提高很快,居然考上了重点高中——南开中学。那三个小姐妹其实都很聪明能干,只是她们都选择读技校,没有考大学,后来当了工人。

人生的分水岭就此出现。徐新考上重庆南开中学,然后是南京大学。

1988年,徐新大学毕业进入中国银行总行工作,3年后她凭借热情和耐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得到了去香港普华永道工作实习的机会,一只脚踏入了资本圈。

1995年,徐新进入香港本土投资机构百富勤。1998年转入霸菱投资集团,任霸菱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2005年,她创立今日资本。

徐新后来果敢、坚定、好胜的投资特点、强烈的商业敏感度及她对消费类行业的关注与她的家庭背景和少年、青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

徐新的父亲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后到四川大足汽车制造厂,从基层干起一直干到厂长。他的商业头脑很好。因为是厂长经常会有人因为工资、福利等问题来找他。徐新对经营管理很感兴趣,喜欢听大人们谈话。客人一走她就开始问父亲各种问题,父亲不把他当小孩子看,总是认真的回答她各种问题。有时候,两人的谈话持续很晚,一直到母亲和弟弟都睡下了。

这是徐新接受商业教育的开始。与父亲的谈话,使她有了与一般孩子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个世界除了通常可见的事物,还是由逻辑和效率构成的。

父亲是个干什么都要争第一的人,这也影响了年少的徐新。从她最早的职业生涯中,做银行柜员时也要样样做第一可见一斑。

03

朱啸虎:家庭中最大的受益是学会理性思考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金沙江创投 董事总经理 朱啸虎

“家庭的培养,我最大的受益是教会我理性的思考。所以我在投资里面一直在关注,到底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真实存在,给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单位经济模型是否能跑通。”

朱啸虎少年时,喜欢研究物理和数学,得过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和美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并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试点班学习通信工程。

他曾想成为父亲兼数学家朱德明一样的大学者,做基础物理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学,他用了四年,就修了四个相当于本科的学位,分别涉及通信、计算机、日语和工业外贸。

朱啸虎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外表文雅,语速极快,逻辑严谨,喜欢直奔问题核心,这也是他果断性格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朱啸虎的父亲,是大学者朱德明。虎父无犬子,朱啸虎中学的时候,得过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和美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试点班学习通信工程。在上海交通大学,他用了四年,就修了四个相当于本科的学位,分别涉及通信、计算机、日语和工业外贸。

本科毕业后,他又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学习国际经济。这个专业学制三年,但朱啸虎两年就修满了学分,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提前一年毕业,进入麦肯锡工作。多年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冷静、理性及对数字的兴趣。

过人的家教、过人的智商、过人的勤奋,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无需多言。

04

倪正东:父亲温暖的目光始终印在心中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清科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 倪正东

小时候,他亲切地叫他父亲,“爸老头儿”;现在,他女儿亲切地称呼他,“老爸”或者“臭屁爸爸”……他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如此……

1974年,倪正东出生于中国湖南桃源,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虽然出生在中国偏僻的农村,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使得身为农村孩子的倪氏兄弟改变了命运。倪正东因此也深刻领悟到,教育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谈到父母,倪正东说,父亲的乐观善良和母亲的勤劳好强,影响了他的性格。

父亲的爱从细微处表现出来。不论是在他读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时,父亲每次为他送行,他总是在车上看到父亲的眼睛一直朝着他的方向望着,直到车子拐弯。父亲温暖的目光始终印在他心中。

朱自清描写父爱的经典散文《背影》感人肺腑。倪正东娓娓描述父亲目送他的眼神,也同样令人动容。

父亲的爱是他人生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在遭遇挫折时,他只要一想起父亲,就会获得很大的精神支持。有了种种跟父亲共处的珍贵回忆,让倪正东感觉到人生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事情。

倪正东是一个很重家庭和亲情的人。他不止一次说过,他最感激的人是父亲和哥哥,他希望他们一直为他骄傲。对父亲最大的回报就是做好事业。亲情伴随他成长,每年他都有好消息,都在进步。

05

雷军:父亲的礼物让我拥有今天的成功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 雷军

爱是传承。如今的雷军,谈及对女儿的教育,依然采用父亲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方法。

雷军, 1969年12月生于湖北仙桃一个秀美水乡村。雷军的父亲从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县城教书,是一个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

小时候,雷军非常喜欢玩拆装收音机、电视机,但在那个时代,买这些电器都是很贵的,但是他的父亲非常鼓励他,花了不少的钱给他买那些东西。在这样拆装过程,不仅仅培养了他对无线电的兴趣,使得他在40岁再创业的时候选择智能手机这一领域,更重要的是让他从小身上自带不断探索的驱动力,拥有很好的学习力。

说起女儿的教育,他说在智商培养方面,他依然采用父亲当年的教育方法,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不陪女儿做作业,但每周拿出一两个小时,跟她认认真真地坐在一起分享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帮助她找到学习的方法。

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学以后,才开始烦恼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注意力、学习力都很差,请了家教也没办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在7岁前,他的各种学习力被父母无形地破坏了,他没有享受到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06

熊晓鸽:父亲乐观、果敢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传给了我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IDG资本 全球董事长 熊晓鸽

“父亲乐观、果敢和严格的身体锻炼习惯传给了我。这些也是做投资的必备素质。尤其是美国的投资界,把身体好作为投资人第一位素质来要求。除了健康的体魄外,投资人还需要有健全的心智,心态不好的话,特别容易影响别人的情绪,也影响你的判断。”

熊晓鸽的父亲出生于殷实的中医家庭,受过教育,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后来在战役中负伤,腿部落下残疾,当时仅21岁。转业后,父亲在钢铁厂做干部。

熊晓鸽在回忆起父亲的时候说道,父亲虽然经历比较“命途多舛”,但是十分积极乐观,即使在逆境中也为熊晓鸽尽力营造安静,健康的成长环境。

“那时父亲不让我经常出去玩,怕我受其他小孩子的欺负。我常常在家玩各种电器,因此喜欢上物理学。父亲希望能给我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直都尽可能满足我的要求,常常给我买各类小电器组件等东西。” 熊晓鸽说。

当时,有位邻居是电工,时常组装收音机,熊晓鸽对这种捕捉电波的机器充满兴趣,邻居的技术对年少的他来说也非常神奇。12岁时,他已经能熟练组装收音机,那时一度想要做个电工。

正是因为熊晓鸽喜欢物理,而且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所以在高考恢复前,熊晓鸽就在钢铁厂当了四年的电工。

1977年10月21日,工厂广播里传来一条消息振奋人心——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正式恢复,熊晓鸽迎来了考大学的机会。他向师傅请假回家复习功课,父母也为他腾出了房间。房间里一张大床,摆满了复习资料,床头还放了一筐父亲专门买给他的橘子。后来,他如愿考上了湖南大学。

大学期间,熊晓鸽偶然写了篇文章,被刊载在《湖南日报》头版上。父亲激动地买了一堆报纸,四处送人。除了收到7块钱稿费外,熊晓鸽还收到周围人的交口称赞,这让他觉得做记者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大学毕业后,熊晓鸽一路从湖南的工厂跑到了美国,完成了人生的多次转型。这让他的父亲非常不理解,父亲觉得不应该到国外去冒险,你奋斗了那么几年,所有的都要从头开始,所以觉得不太靠谱。父亲的每一步都要求安稳,而他却越折腾越远。父子俩唯一一次达成共识的是,1991年熊晓鸽说想回国发展,那次他父亲非常高兴地附议了。

1991年,当时在美国新闻界已经崭露头角的记者熊晓鸽和IDG创始人麦戈文进行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对赌:到中国创办IDG投资公司,从事信息服务与风险投资。麦戈文给他1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和一个中国市场,他则押上了自己。

后来,熊晓鸽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创投圈大佬级的人物。

张颖最崇拜父母,徐新被父亲“狠打”,熊晓鸽让父亲“不理解”

沙丘学院2018秋季班报名通道:https://jinshuju.net/f/A3YT53?x_field_1=jrtt

了解沙丘学院更多详情,报名2018秋季班,请关注“沙丘学院”今日头条,或者关注微信“清科沙丘学院”(ID:sandhillcollege)/“沙丘投资实验室”(ID:sandhillv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