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東雄郡 梁化舊邦

嶺東雄郡 梁化舊邦

《惠州府志》記載,明萬曆初,程有守在惠州府衙(今惠州城區中山公園)前立有“嶺東雄郡,梁化舊邦”木刻,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後改木刻為石刻,新中國成立初期被拆除。雖然僅區區八個字,卻是反映惠州政治和歷史地位的“八字真言”。

“嶺東雄郡”,是指惠州地處大庾嶺之東,是封建朝廷的軍事重鎮,歷史可追溯至秦始皇時期。“梁化舊邦”,是指惠州歷史沉厚,源遠流長。

釋義

早在先秦時期,惠州市轄區內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的百越部落,稱“縛婁國”。公元590年,隋開皇廢梁化郡,置循州,由此開始了惠州建城史。公元917年,析循州增置禎州;公元1020年,為避太子趙禎諱,禎州改稱為惠州,沿用至今。

自古是軍事重鎮

大庾嶺之東的惠州,自古是軍事重鎮。早在1990年,惠州區內曾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裡已是陸地沼澤地帶。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全市考古發現山岡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28處。

嶺東雄郡 梁化舊邦

“城以人興,人以城顯。”這座具有人文底蘊的千年古城,歷來是文人墨客、名臣重官薈萃之地。在這裡,東晉名士葛洪羅浮山修道煉丹,採藥濟世;在這裡,蘇軾寫下千古傳誦的詩篇“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至此“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名宦重臣踏足惠州,無不在此留下了光輝的足印,並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歷史遺存豐富

嶺東雄郡 梁化舊邦

在惠州這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千年古城裡,文物古蹟眾多,還有非常豐富的民俗資源,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82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百草油製作技藝”、”惠東漁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7項、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9項。其中,九龍峰祖廟廟會(譚公醮會)、舞火狗、小金口麒麟舞、鳳舞、蘆洲南瓜節、惠陽沙坑葉氏祭祀習俗、瑤族少女成年禮、虎頭花燈製作技藝等地域特色鮮明的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依然經久不衰,日益盛行。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惠州市登記、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000處,其中古遺址78處,古墓葬61處,古建築641處,石窟寺及石刻23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197處。此外,大量的古村落、歷史文化街區、古樹名木依法得到保護,湧現了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