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

在咱大连甘井子区就可以!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

昨日上午,甘井子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区城建局、区教育局以及相关街道负责人,来到辛寨子街道第五郡小区、泡崖街道办事处、甘井子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现场调研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甘井子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22家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已开展强制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43%;14个街道内的34个小区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共涉及居民约4.1万户。经统计,目前共收集有害垃圾4.01吨,可回收垃圾20余吨,每日清运餐厨垃圾为39.2吨。

现场一

全区5909户居民实现垃圾智能分类

在辛寨子街道第五郡小区

李大爷带着家里积攒的报纸和塑料桶到

现场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两大袋垃圾共兑换100多积分

“太方便了,现在小孙子喝完矿泉水都告诉我瓶子别扔了,用来换积分。经过这三个多月的垃圾分类卡里已经兑换8000多分了,现在全家人都开始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李大爷笑道。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据了解,甘井子区政府委托第三方企业大连森惠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全区智能分类小区试点项目,今年3月21日,大连市首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在半岛欣座投入使用,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上岗”五个月来,减量效果明显。

据甘井子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数据分析显示,截至目前,小区参与积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

居民知晓率:100.00%;

居民参与率:77.65%;

分类正确率:99.87%。

投放累计重量达13.5吨,其中包括书本、塑料瓶、报纸、易拉罐、泡沫、纸壳、铁皮、铁罐、非透明塑料等可回收资源。

垃圾减量化18%,有害垃圾占1.1%;

可回收垃圾占6.8%;

厨余垃圾占3.8%;

居民装修垃圾占6.3%。

良好的效果让甘井子区坚定了推广智能垃圾分类的信念,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4月和5月,甘井子区又分别为泉水公租房、亿达第五郡、壹品天城三个小区共5200户居民,配备了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每个小区配备了一组干湿垃圾分类收集箱、两组智能可回收垃圾箱、一台积分礼品兑换机,加上半岛欣座小区居民,目前甘井子区已有5909户居民实现垃圾智能分类。

现场二

34个小区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在泡崖街道办事处,大厅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近期街道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大厅接待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些带有“生活垃圾分类”字样的小扇子和宣传板,宣传和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泡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健介绍,今年泡崖街道深入推进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立泡崖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城管科和执法大队采取联合检查指导的方式,分两组不定期对公共机构、公共场所、饭店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目前,街道辖区公共机构、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部分类完毕,共发放垃圾分类桶33组,街道出资购买垃圾分类桶42个发放至14个社区。

街道联系制作宣传板4000张,保证辖区3000个单元和1000个商家都宣传发放到位,现已张贴2000张,其它2000张一周内完成,保证覆盖整个辖区。因今年天气炎热,街道又制作了1万把小扇子,以讲文明树新风及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做好同步宣传同时,现已全部发放至居民手中,同时结合本地区人口多,流动性大等特点,计划向物业公司,扫保企业、中小学、幼儿园,居民发放便民环保购物袋20万个,讲解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动员志愿者传授垃圾分类技巧。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22家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已开展强制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43%;14个街道内的34个小区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共涉及居民约4.1万户。经统计,共收集有害垃圾4.01吨,可回收垃圾20余吨,每日清运餐厨垃圾为39.2吨。

计划:

辖区至少15万户居民实现垃圾分类

据了解,按照甘井子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下半年全区将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9月底前累计完成1982家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垃圾强制分类工作,覆盖辖区内居民总户数不低于30%即151527户居民的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投放还能赚积分?这“好事”咱甘井子就有!

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宣传机制,坚持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双轨战略,运用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走出一条具有甘区特色的分类创新之路。

如开展全区性“光盘行动”,解决湿垃圾排放问题;

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实行绿色低碳办公;

中小学、幼儿园编制垃圾分类课本,在课堂上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鼓励居民源头做到“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即严禁有害垃圾流入其他生活垃圾,平日垃圾进行干湿垃圾两分类投放,鼓励资源化回收利用。规范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甘区垃圾分类工作,达到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一最终目标。

计划开展垃圾分类网与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融合”,做到回收服务点、垃圾转运站、集散场等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体系,整合规范全区回收点,利用现有环卫设施建立全区资源化、无害化回收站点,为垃圾分类提供数据支撑。最终达到全区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达到35%的工作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