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高考结束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毕竟单独从一次考试中不能准确的判断出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针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立各种骗局,不仅仅对学生的前途造成影响,也浪费了家长们的精力和金钱。今天咩哥针对现阶段社会上部分骗局进行分析,各位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注意啦!


1.“军校内部指标”骗局

军校招生比地方高校招生有着更加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也绝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投档录取均在网上进行,院校招生人员不会与考生见面。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2.“计划外招生”骗局

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计划的分配、使用有严格的程序,所有录取均按程序进行,不存在所谓“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个别院校保留机动计划,其分配有严格程序,且不得指定给某个考生。高招录取已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志愿投档由计算机按照程序自动完成,分数不够投档线的考生档案不能投给学校,更不能被录取。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3.“扩招补录”骗局

招生高校如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或院校有追加计划的,都会在考试院网站公布,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原填报志愿的学校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录取与平行志愿录取一样,也是依据考生的全省排名和志愿情况,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法通过交钱占有“扩招”或“补录”名额。每个批次的征集志愿结束,就意味着该批次录取结束,不再有任何 “补录”机会。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4.“自主招生”骗局

自主招生需要考生在教育部学信网上直接向高校提出申请,高校单独组织考核,考核通过后名单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省考试院网站公示。没有经过公示的考生根本不可能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5.“假通知书”骗局

报考结束后,各高校录取工作逐步开始,一些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考生信息后,向考生学校、家中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或是谎称给考生发放助学金,要求考生先行汇款等,当考生和家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省、市招生办查询录取信息,对要求提前汇学费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6.“助学金”骗局

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缴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考生一旦接到以某某机关或工作人员名义打来的承诺发放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类似内容的电话,谨记不要根据对方要求通过ATM机或手机银行等方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任何操作。如有疑问应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7.“留学”骗局

出国留学一般应选择正规留学中介结构,切不可贪图便宜,因小失大。如果选择个人申请,要和国外大学实时保持联系。凡是以学校名义收费并要求打入个人账户的均可视为诈骗。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8.“混淆学历教育形式”骗局

除普通高等教育外,我国高等教育形式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形式。后三者虽然国家承认学历,颁证单位甚至与前者相同,但学历证书上会注明相应学习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仍有区别。不法分子往往强调颁证单位相同,故意隐瞒学习形式不同,忽悠家长缴纳高额费用却无法让考生取得普通高校全日制学历证书。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9.“提档”骗局

录取期间不法分子设法联系考生,声称已经拿到考生档案,其他院校无法录取考生,威胁考生交钱方可“退档”。但事实却是任何人无法改变投档规则和结果,任何人不能获得考生档案,也不存在扣留考生档案情况。

高考报考:有一些骗局,是时候要知道了


警方提示

在高考招录期间

考生和家长要注意

这些东西包含大量个人信息

高考准考证、个人身份证

考生号与密码、志愿填报信息

成绩单查询页面、录取通知书

千万不要晒到网上!

不然很容易被人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