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日均成交30+套的開封,你需要著急買房嗎?

數據的透明,會讓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選擇更明晰。

「247」日均成交30+套的開封,你需要著急買房嗎?

如:截止到2018年8月17日,開封市場累計成交住宅7682套,摺合日均成交30+/套

這是明面上的數據。如果我們把成交數據結合到項目來看,你會在發現,這些樓盤相對銷售的較好:金域華府,暉達新世界,恆大童世界,聖樺城,恆大帝景,西湖印象,恆大未來城,建業菊香裡,晉開四季城等。

「247」日均成交30+套的開封,你需要著急買房嗎?

從這份榜單上來看,似乎和我們在經常提到的市場上知名度較高的樓盤有些偏差。如:鄭開橄欖城,海馬公館,桃李春風,楓華西湖灣,康橋九溪郡,碧桂園國控保利城,鼎立國際城等基本上都不在這個榜單上。

那麼這是為何?

那麼目前在開封市場的購房流程大概如下:

客戶認購-交首付款-草簽合同(非網籤合同)-備案對沖房源-簽訂正式合同-完成備案。

那麼銷售價格組成也分為兩部分:

毛坯預售價+評估精裝價格。而市場上目前精裝或者成品房項目集中在恆大組團,如恆大帝景,恆大未來城,恆大文旅城(童世界)。

那麼看到此處,也許你已經明白。

「247」日均成交30+套的開封,你需要著急買房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遏制房價上漲已經成為主流輿論。

以去年開封房價的上漲速度,基本上已超出了開封大多數購房者可接受的範疇。如果房價持續上漲,未來或許是:加大安置房/公租房/經適房(或另一種形式),給買不起房子和買房子有困難的人居住。商品房徹底迴歸市場,價格的判定交給市場決定。

不過,從當下來看,這或許是遠景。但在當下,似乎:

控制房價上漲,是對於大多數購房者,樂得看見的一件事。

這其中,亦會包括大多數的房地產從業者。

因為,和大多數的購房者一樣,他們也是購房群體。

高週轉的碾壓,讓從業者揹負的壓力已然遠超前幾年。一輪又一輪的百強進入開封,標準化的產品+營銷動作,也讓從業者忙於公司“內鬥”,“跑流程”。他們似乎,並沒有以前過的開心。

讓高週轉退出開封市場,讓割韭菜退出開封市場,讓掛著百強的旗號做著降標的產品的房企退出開封市場。甭管他們是TOP前3還是TOP前20,購房者永遠不應該為品牌溢價買單

你好好蓋房,便是對購房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對房價的尊重。

你不把營銷費用於公關,而是用於實實在在的樣板區展示,做給客戶回饋,做到出街的廣告無吹噓,這也是你對職業的尊重。

回到開封市場,這個時候,是否應該急於買房?

我想大多數人給到的答案都是,剛需,上車永遠不晚。但在當下,不妨等個半個月,因為激戰即將拉響。在金九銀十到來的時候,開發商的急躁程度遠比你想象的更為急躁。

錢,現金流,銷售任務,這把懸在頭上的劍,落下來,誰都難受。

你不必著急,這一輪到開封的百強房企還都沒出手,還都在蓋房+拿預售證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因為他們知道,金九銀十之後,封土期即將來臨,銀行放款會進一步減慢,雙重重壓之下,這場60天的金九銀十之爭,不拼,怎麼行?

誰會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優勢,僅為個人觀點。

【抱歉,很難把市場上所有的項目都一一想到。如有缺失,後期文章再補。】

從工程角度上來說,對於高層項目來說,藍城誠園,寶隆盛世(已被弘陽收購),北大未名府,鄭開橄欖城6期香頌等優勢相對明顯。對於多層項目來說,康橋九溪郡也是佔據上峰。至少,這些樓盤的工期搶出預售證都問題不大。

當然,對於市場上目前在售的鼎立國際城,楓華西湖灣,恆大帝景,恆大未來城,恆大文旅城(童世界),海馬公館,綠城桃李春風,晉開四季城,東潤銀基望京等在售項目和已有預售證的項目來說,工程問題同樣不大。

而沒有預售證,還想賣高價的項目,目前也有,但我相信購房者心中自然有桿秤。

你不用急,看他表演。

總之控制房價上漲,已是政策層面的主流表態。

在開封的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無論你是預測微漲,平穩,還是微跌,答案都至少是,漲幅速度會大幅度下降。即:除了成本性上漲以外,開封的房價在未來4個月很難大漲。當然,從毛坯到成品或者精裝,這種成本性上漲的因素除外。

總之,如今的開封市場已經進入觀望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