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參法師:人生學忘我

延參法師:人生學忘我

   無我觀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根本特徵,也是佛教思想中趣向究竟解脫的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無我的法義是無上甚深的微妙之法,也是難為人明瞭的。當我們專心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達到一種廢寢忘食的地步,似乎忘記自己是誰,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事情中,我們可能就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可是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上,我們又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輕鬆,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寧靜與舒心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忘我的心。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要想活得灑脫自然,則應該內心堅持自己的秉性不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也不與大自然的法則相對抗,應保持一種通達和順應的態度。這其實就是一種忘我的境界,把自己完全放在這個世界上,依著自己的秉性去生活,無所顧忌,簡單的生活簡單過。面對外在世界的紛紛擾擾,用一顆平靜安定的心去對待,似乎這個世界就在自己心理的掌控之下,自己又何必在乎那麼多呢?還需要為了名利錢財去爭奪嗎?

延參法師:人生學忘我

   古人用“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 不後悔。當眾人都仰慕他的超凡脫俗時,他又悄然隱去,這是何等的灑脫和倜儻,似乎生活就是這樣隨意自如,自己完全可以放空一切,忘情、忘我地生活在其中。

   擁有一顆忘我的心,就可以把我們心中很多雜念逐漸排除,讓我們心裡那個內化的依據能夠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方面,小心謹慎,“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本著內心的寬容和洞察的清明,在外在上隨遇而安,不與世爭,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會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會把人生整個的流光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安詳走過,少了很多紛爭,少了很多矛盾,而我們最後會獲得一個圓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生命境界。

延參法師:人生學忘我

   生活中總有許多不幸,總會遇到許多挫折和痛苦,我們必須要去面對,把苦難變成磨鍊,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只要我們堅強一點,生命之花就能穿越寒流,開得無比絢爛。

   人的一生也總會有跌宕起伏、坎坷的時候,不管前方的道路多麼崎嶇、難走,都應該昂首挺胸、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只要心中牢記,就算狂風暴雨來襲,我也要懷著一顆堅強不屈的心去戰勝困難、戰勝所有難題,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雨過天晴,蒼穹上會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