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杨若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2017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MA(学硕)同声传译专业,研究生一年级。

在校期间曾参加全国口译大赛,获得同声传译邀请赛二等奖;平昌冬奥会总结会的翻译工作,于2018年六月底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担任平昌冬奥会总结会陪同口译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在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学院担任讲座翻译

在他人眼里,杨若晨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而在咖啡馆的一偶初见她时,她安静而脱俗地坐在你面前。交谈一会儿,你就会感觉到她的亲切感。深谈之后,又会被她优异的成绩和独特的性格所吸引。杨若晨的美,我们该从哪里说起呢......

世界各地,都想去看看

在二外时,杨若晨加入了学校的刊物杂志的制作:《学生工作》,《二外心情》纸媒上都曾经发表过很多她写的诗和散文。“我很喜欢写作,以前的一些文章作品都还很好的珍藏在家。以前是更多地写在报刊上给别人看,现在更多的是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留给自己看。”喜欢写作的她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感情细腻是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内在的清新清丽,温柔典雅的气质由内而外的表现出来。在校园期间她也参加了志愿者联合会,她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学校附近需要帮助的地方增长自己的实践经验,接触不同的领域。

西安、成都、青岛,从文化古都到浪漫的海滩。

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瑞士从浪漫之都到自然风情......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杨若晨带着一颗感性的心走过了世界的很多角落。在生活了十多年的北京溜达过了无数条小胡同,吃过了各种各样的老字号;在老家大连带着舍友吃吃喝喝,完成了美好的毕业旅行;在瑞士的餐厅里帮语言不通的中国人进行翻译,帮助他们点餐;在欧洲的火车上写下当时的心境,留到以后慢慢回忆...

在众多走过的路中,巴黎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去过很多国外的城市还是更喜欢巴黎的人文,环境和人文融合的很好。想去欧洲更多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小镇美得就是一幅画,让人享受。”

写作旅游这两大爱好完美的融合,引领着杨若晨想要去外面看看的心。无论是在学校周边的志愿者,还是世界各地的旅行,她始终相信——走万里路的途中看万卷书是更好的选择。

五年翻译情,未完待续

四年二外高翻院+一年北外同传专业=五年翻译情义

杨若晨与翻译的情缘并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高考的小失利导致差了三分,第一志愿的人大新闻专业没有被录取,最终她来到了二外的高级翻译学院。翻译情义的第一年是苦涩的。陌生的专业和繁重的学业,她感到很崩溃,怀疑自己在翻译这条路上根本走不下去。虽然表面上依然积极乐观,内心完全没办法走出崩溃的阴影,经常梦到回到以前修改高考志愿,或者也想过休学去申请国外的大学。

就在杨若晨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彻底改变自己心态的优秀导师。杨若晨如是地说:“她带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发现她就是以后我想成为的那个人。”老师在课上的一句话也点醒了她。“假如一个人很优秀的话,无论这个领域是不是他所擅长的或者所喜欢的,他都会去努力完成,并在其中做到拔尖。”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欠缺太多,于是开始努力学习,抽出一切可能的时间去自习室看书做题背单词,每天都是自习室闭馆才回宿舍,终于又一次觉得未来可期,充满动力。她暗下决心,专业是自己选择的,既然来到了高翻院,就要去好好的学习,做到最好。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毕业时和高翻院院长程维老师的合影

带着这份信念和决心,那个有梦想、有朝气的杨若晨回来了。她相继考过了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口笔译二级,专四专八也都拿到了优秀。在和专业老师聊天中,她了解到译员在一场会议中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帮助语言不通的人顺利完成会议,这是一份很有成就感又很有意义的工作。这让没有踏入过社会的杨若晨对未来有了模糊的憧憬。翻译情义的第二年多了一份崇拜。大三时,身边的同学有的考虑出国,有的考虑实习,而她下定决心准备考研。“北外高翻是一个全国顶尖的学习翻译的殿堂,很多院里我非常佩服的老师都是这里毕业的,令我非常向往。”杨若晨下了课每天都会去翔宇楼的自习室练习笔译,口译直到闭馆。在准备考研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她都在拼命学习,放下手机,推掉各种邀约,一心扑在复习上。“我是一个比较单线思维的人,一旦确定了一个方向就会尽全力努力。”她靠自己的摸索,找复习资料,自己制定复习方法。翻译情义被增添了一份奋斗的色彩。在几乎所有人看来,考MA(学硕)是很冒险的决定,但高翻院老师的鼓励以及自己对于翻译感情的浓厚,杨若晨在考研的道路上坚定了决心。

为了保险起见,杨若晨一边考研一边在准备留学申请,双线作战虽然辛苦,但是等于说给她多了一些选择。但在她的心里,继续攻读翻译专业始终是她的第一选择。这点就像为了选择而扔硬币时,在投掷到空中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心里的选择了。“初试等成绩那天简直要比高考发分还焦虑,坐立不安。但彼时我已经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几个offer,其中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但还是极其在乎考研分数,这让我终于明白了高翻在我心里的重量和意义。”四年翻译情义的培养,舍不得中断它,杨若晨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来到了北外同传专业。研一的笔译作业很多,30次大作业,每次作业都需要大量的查证,做批注,很耗时间,但她认真完成所有的学业任务了。第五年的翻译情义多了一份热爱。

现在研一即将结束,杨若晨和翻译一起走过了五年,回想过去的五年她不禁扬起了微笑“学习翻译是误打误撞,但后来却发现这确实是我很热爱的行业。”未来还有更多的五年,她与翻译的情义未完待续...

每天感恩,每天成长

对于现在的杨若晨有两个关键词:感恩,成长。

“这四年我对二外充满感恩。在二外的回忆和不可复制的经历会是我极其珍视的人生财富。”杨若晨最怀念的是已经变成食堂的翔宇自习室,即使最寒冷的冬夜也能不出楼门喝到奶茶吃到芝士手抓饼的日子。可以说没有二外四年的学习生活就没有现在的杨若晨。她变得更加平和、包容,更能接受新鲜的观点和事物。以前的她觉得高考仿佛人生的终点,现在知道了高考结束只是个开始,对于每一个努力的人,未来总有无限可能。“我非常感谢院里的老师,在这我学到了太多东西,感激这段不期而遇的缘分,让我找到了真正适合我的方向和生活。”以前的杨若晨特别喜欢做计划,如果遇到突然的事件需要快速完成的时候她就会很崩溃,但现在的她可以应对很多突发的事情,这是她在研一最大的收获。所以她很感激研一这一年锻炼出来的更加强大的自己。

“成长”这个词在杨若晨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随着学习的更加深入,杨若晨的思想也随之提高。“学到一段时间会疲惫,会怀疑人生,随着时间的积累也是你对这个专业深化的过程。不断地发现新的东西是一种魅力,发现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想要不断提高。”在成长中,杨若晨的想法变得成熟,稳重。对于现在有一些说法,机器人会取代翻译人员,她有着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把这个专业做到专,做到金字塔的顶端,就不会轻易被别人替代。”很多人把兴趣当成工作以后,会失去对于原本兴趣的热情,但她觉得翻译是包罗万象的,没有专一到某一个领域,做翻译的途中再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另一个领域,不断都有新鲜感。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成绩好和高颜值并不矛盾,而高颜值的学霸往往不光学习优秀,更是有着深度的思想内涵,卓越的品味和清醒的认知。只有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倾尽全力的人,才能永远都得到最好的。

对话高翻女神杨若晨:耀如阳光,灿若晨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文案 | 徐瑶 邹佳怡

图片 | 杨若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