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二外校友路燕萍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2018年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产生了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等七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其中,我校1997级西班牙语系校友路燕萍于2014年出版的翻译作品《火的记忆I:创世纪》(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乌拉圭))获得文学翻译奖项。

热烈祝贺二外校友路燕萍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创立于1986年的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路燕萍,1979年出生,安徽安庆人,1997-2001年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2001 -2004年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攻读西班牙语文学硕士,同年留校任教。2011年取得社科院拉美系国际政治方向法学博士学位。已翻译出版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拥抱之书》《时日之子》。

热烈祝贺二外校友路燕萍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路燕萍老师

以下是小薇与路燕萍老师的对话:

小薇:请问老师得知自己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路燕萍:我现在欧洲,由于6小时的时差,当我得知获奖时是早晨7点钟,刚从睡梦中醒来,感觉很不真实,有些意外。清醒之后,我由衷为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感到高兴,感谢鲁迅文学翻译奖的认可,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到这位南十字星座下的作家。

小薇:2014年老师翻译的《火的记忆I:创世纪》出版,请问老师是什么时候与这本书结缘的?什么原因促使您翻译这部作品?

路燕萍:我很早就听说《火的记忆》这套书并读过一些,但真正深入接触加莱亚诺的作品始于我着手翻译他的《拥抱之书》。当时是2011年,因校际交流我独自在西班牙任教访学一年,闲暇之余每天翻译几篇,译完初稿后,想找出版社出版。恰逢作家出版社计划引进《火的记忆》这套书,于是毛遂自荐,如此开始了漫长的《火的记忆》的翻译之旅。

小薇:请问您是否有打算继续翻译三部曲中的后两部?

路燕萍:《火的记忆》第二卷《面孔与面具》和第三卷《风的世纪》,我已经交稿,据出版社消息,今年年底应该可以面世。

小薇:这部作品讲述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的两个多世纪里,发生在美 洲大陆上的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有人说它是属于美洲自己的鸿篇诗。您教授的主要课程为拉丁美洲历史和文化概论、拉丁美洲思想史,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它对您的专业研究有什么影响和帮助?

路燕萍:我几年前曾说过,在翻译《火的记忆》第一卷《创世纪》的过程中,我与拉美文化研究专家索飒老师抱有同样的审慎态度,即:作家通过一篇篇短小的故事来重建拉丁美洲乃至整个美洲被官方历史掩盖的真实历史,但是书中有“大量的人名地名、突兀的美洲历史片段”,按照时间顺序罗列,拼凑成一幅巨大的马赛克彩色画卷,缺少一条所谓的主线勾连,“没有基本美洲史修养的读者很可能会感觉云山雾罩”,因此对读者是一大挑战。确实,据我了解,这本书面世以来,一直不太受到关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套书对我的教学和研究帮助巨大,它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并给与我多重的审视视角,加莱亚诺是一位伟大的解构大师,摒弃了宏大的元叙事,呈现出大量的、异质、碎片化的小叙事,但这样的解构是为了再建构一个真实、多元、立体的拉美。

小薇:请问您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路燕萍:对我来说,我举得翻译这套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历史人物多、事件多、时间跨度大,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去了解背后的发展脉络,不过我受益匪浅,

小薇:请问在二外的四年对您的西班牙语学习和研究起到了怎样的帮助和作用?

路燕萍:我在二外度过了单纯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每每忆起那段岁月,我的脑海总会闪现许多难忘的瞬间:孙家堃老师是引领我进入西班牙语文学世界的重要导师,犹记得当时资料匮乏,我在孙老师家的书房发现宝藏,借阅了许多拉美文学作品,此外孙老师的译著《西印度毁灭述略》对我帮助很大;王鸽平老师在阅读课上组织同学们阅读西班牙简史,并让我们自编自导舞台剧,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吕龙根老师幽默风趣地为我们介绍西语国家的政治文化,他让我们阅读的巴尔加斯•略萨与滕森竞选总统的相关评论文章至今仍让我记忆深刻;李建忠老师教授翻译课程,备课认真,每次课的主题清晰,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教授报刊阅读课的温大琳老师克服当时信息技术不发达的障碍,找到不少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和文化新闻的文章,大大扩展了我们的阅读量;孙宪舜老师、都晓琳老师、武沪信老师负责我们的基础语教学,他们都是教学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小薇:作为西语专业的老前辈,请问老师对后辈们的学习和未来规划有什么建议吗?

路燕萍:我是1997年入学的老二外人,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均不太优秀,之后在西语圈稀里糊涂地混了很多年,一直自嘲庸碌无为,忝为前辈,因此以我自身不太成功的经历,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大学学习中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不随波逐流也不可轻言所谓“佛系”学习,保持好学好奇之心,多多尝试,多多折腾。近些年,二外西语人才济济,捷报频传,我真心为母校高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

文案 | 胡香赟

图片 | 路燕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