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笔记|龙光中期投资者会纪要 增派10%特别股息

中报笔记|龙光中期投资者会纪要 增派10%特别股息

置顶: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指数”,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更多专业数据资讯、研究报告、深度干货。

观点指数8月15日下午,龙光地产在香港举行2018年中期业绩投资者会,主席兼执行董事纪海鹏先生,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纪建德先生,副总裁兼执行董事肖旭先生,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赖卓斌先生出席并答投资者问。

以下为投资者会内容,观点指数整理出来作为纪要,仅供投资者适当参考,并非个股推荐。

Part1 业绩回顾

一、经营业绩

1、合约销售:上半年实现合约销售354.7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84%。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54%,并将全年销售目标由660亿元上调至700亿元。已售待结转金额为474亿,其中262亿将留在下半年结转。

全年推货额1300亿,下半年新推总共25个项目,总货值达750亿元,其中60%在大湾区。加上持有的200亿元货值,下半年总货值达950亿元。

在成交方面,上半年在深圳市成交套数为4078套,成交套数、金额、面积为全深圳第一。南宁成交面积在全市前三。

2、土地储备:截至6月30日,总土储规模已从去年的5200亿上升到6400亿,其中4200亿三年内能够满足销售供应。另外2200亿是城市更新项目,其中在珠海和佛山两个项目货值共200亿,年内将推出其中一个。而大湾区占总土储比例为81%,土储总量达到5100亿人民币。

二、财务指标:

1、利润与派息:上半年核心利润29.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37%,核心利润率达19.4%。毛利率与核心利润率分别领先同业7~8%与5~6%。

龙光预期上半年利润约占全年40%,下半年会占60%。

董事会建议在过往40%的分红派息基础上,加派10%的特别股息,合计占核心利润的50%,股息回报率将达到8%以上。

2、现金及融资:截至6月30日,龙光持有现金276亿元,净负债率为66.3%。平均加权融资成本为6%,而去年融资成本为5.8%,增长幅度不大。

上半年龙光首次在新加坡发行2亿元新币债,另外还发行了6.5亿美元的美金债。

其他融资方面,龙光不仅在境外的银行双边,还包括交易所公司债、ABS等融资渠道保持畅通,在审批额度以及发行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三、未来展望:

随着大湾区产业、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特别是在珠江口的东西两岸,将会出现很大的住宅需求空间。

在战略方向上,龙光已经开始走出大湾区,布局环上海一小时生活圈。

未来3到5年,龙光的销售复合增长要达到50%,核心利润要进入行业前十名,成为大湾区的龙头房企。

Part2 投资者提问

投资者:关于公司在上海周边的整体策略是怎样的,下一步在上海要怎么发展?关于公司在新加坡的房产发展情况?今年派了特别股息,总体加起来达到50%,我想了解一下往后的比例会是怎样的,分红的增长计划是怎样的?

管理层:第一个,长三角是我们今年新进入的地区,上海一定是核心城市。我们首次进入长三角,因为上海是一个大城市,打造周边一小时生活圈即住在周边、到市区工作,这个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会有很大需求。我们在这个区域已经拿了三个小项目,都是位于上海市区60公里范围内的。这三个项目不大,但是也是我们进入这个新区域的第一站。我们进入这些区域后,会分析项目的价值在哪里。关于下一步在上海怎么发展的问题,考虑到大湾区是我们的核心区域,所以在上海都市圈,以后的发展比例有可能会占到投资10%到20%。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新加坡拿了一个项目,总共1200多套房子,现在物业已经建好了,大概卖了1/3。新加坡上个月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我相信在这里还是会有一些机会的。只要时间合适,项目合适,我们也会积极拿地。

第三个是关于增加特别股息的问题,我们考虑到今年的业绩,原来订立的目标已经完成,销售、利润都快速增长。恰逢今年是我们上市的五周年,所以在原来我们40%的分红基础上再增加10%特别股息。

投资者:最近有很多房地产限制政策出来,请问对拿地开发销售这一块是怎么看的?另外一个是棚改如果真的停止了,对销售增长的影响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资金成本对全年的盈利影响大概是什么样的?

管理层:这些限制政策的出台,其实对房地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更多的是对大家的期望值有一些影响。有的企业过去拿了一些高价地,是想未来的价格会更高,所以现在出台的政策对企业拿高价地是有影响的。我们拿地要考虑在哪个区域,在哪个城市,是什么节点拿地。我们知道地产都有周期性的,你拿地以后会不会在限价的范围内去卖,市场有没有需求,卖了还有没有利润,这还是很关键的。龙光在2016、2017年销售很好的时期避开了拿高价地的风险,拿了一些大湾区的旧改项目,还有一些在新加坡的项目。

现在我们的项目在限价的范围内,我们在卖了以后。因为我们现在的地很多都是2014、2015年拿的地,这些项目拿地的价格没那么高,所以90%多还是盈利的。所以我们今年上半年的销售增长达到了80%多。我们未来还会保持这种投资的思维,在限价期间必须要保持利润。我们在最低潮的时候出手,体现了我们在房地产周期中拿地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龙光超过80%的棚改布局在大湾区,另外还有上海、一个是南宁。这些地方都没有听到政府有什么政策改变,所以棚改的政策对龙光的影响还是很小的。

赖卓斌:关于人民币汇率和融资成本的问题,我分两个方面来谈。第一方面是关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龙光的做法跟同行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从上市到今天,我们在境外的融资,是没有换汇到国内去的,我们是在哪里融就在哪里做。大家也知道我们过去在香港和新加坡都有项目投资,换言之我们是用外币的资产来对应外币的负债,这跟其他企业是不一样的,所以人民币汇率的涨跌对我们的影响真的不大。另外,我们现在新加坡的项目上个月已经开始销售了,开始有外币的现金流流入,所以整个盘子已经活起来了。我们不是把外面发债的钱拿回去融资,而是一个自然的对冲。

第二方面是关于融资成本,我刚才已经介绍了,在市场利率上涨比较快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持了平稳,去年是5.8%,今年是6.0%。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我们在去年置换了一些利率比较高的2014年发的债。第二,我们的融资渠道是非常多元化的,不止是公开发债,还有银行银团、双边、开发贷,这些成本相比公开市场发债是更低的,合在一起来看,它的总成本上涨并不多。所以我相信即便这个市场融资的成本有进一步上涨,我们的融资成本上涨的速度是不会那么快的。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未来的经营业绩的也是会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投资者:关于大湾区的,市场上对这个规划的期望值很高,但推出的进程好像有些慢,我想请纪总分享一下您对这一块的一些想法。另外,公司现在在大湾区已经建立了优势地位,刚才纪总也讲过,未来对长三角的投入会占10%到20%,那么对大湾区这一块未来投入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另外想问一下赖总,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现金流的状况,特别是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土地市场略有降温的情况,以及公司下半年的土地市场规划情况是怎么样的?

管理层:大家对大湾区的期望值都很高,我们的期望值也是很高的,国家也是要把大湾区打造为国际一流的大湾区,我们对大湾区充满了信心。今天在北京也召开了首次大湾区领导小组会议,在大湾区的发展方面,一些政策应该会逐步明朗。

中国定位大湾区是全球第四个湾区,大湾区的面积是最大的,有5.6万平方公里,人口有7000万左右。大湾区是11个城市,这里面有三个中心,香港和深圳是一个中心,是广佛是一个中心,珠海和澳门是另一个中心,在这些区域里面会有不同的产业。一个湾区这么大,还有很多优惠的政策。所以对大湾区的发展,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国家未来的发展,对应到全球的一些产业,关于人才的支撑,资金的支撑,未来在湾区的资产价值是很大的。相比其它的湾区,大湾区现在的资产价值会低很多,包括和长三角相比,我们的资产价值也低很多,所以未来这块的价值增长会有很大的空间。

对于湾区未来的发展战略,从2010年到2017年这7年间,湾区的销售总量平均毛利率是15%,我们估计未来10年每年会有7%的增长,到2027年会有3万亿的销售额。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湾区占有率是4%,未来10年我们在这个湾区要占到8%到10%,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现在我们在湾区有超过5000亿的土地储备,这几千亿是可以为未来3到5年贡献业绩。还有一个是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上,还要深耕湾区。这个区域有国家部署战略,聚集了现在世界上最高端的产业,所以这个地方还会有很大的发展。

赖卓斌:关于现金流的问题,上半年我们的合约销售是354.7亿,回笼286亿,回笼率大概在81%左右。上半年的地价款开支大概是180亿,工程款的支出大概60亿,税费开支是32亿,利息开支是14亿,连地价款带日常开支大概是在296亿。

关于拿地的预算,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合约销售额的比例进行控制的,拿地开支的预算每一年大概按照销售额的50%左右。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比例去做控制,我们的盈利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过去三年,大家都能看到,我们一直也是按照这样一条线进行把握的,整体的控制情况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有发展,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过于激进。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不管是投地开支还是分红派息,我们一切都以财务杠杆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稳健的水平作为前提的,这一点也请投资者放心。

投资者:请问对深圳下半年的市场的看法,特别是最近深圳出了一些调控政策,不知道对于龙光的销售有什么样的影响。

关于新项目,刚才赖总也介绍到,我们有2200亿的可售货值,相比年报公布的1800亿又增加了400多亿的货值,我们从同行的经验那里也知道,旧改可能会拖比较长的时间,不知道对龙光来说,未来几年每年有多少可售货值会从旧改项目转化到土地储备里面去。

还有一个是关于毛利率的,龙光的毛利率在同行里面是数一数二高的,我们也知道由于限价,同行的毛利率未来几年是往下走的趋势,不知道龙光的毛利率在未来几年是什么样的趋势?

管理层:深圳的调控政策,我们分析认为它主要是控制投机、投资,企业不能买商品房,商品房买了三年之内不能交易,这一块主要是限制投机性的。刚需、改善群体不受这个政策影响,这是从大的方向来看。

而龙光的产品主要是刚需和改善型的项目。深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1300多万人。深圳的地盘又小,土地供应又不足,人多地少的地方,经济又发展,肯定需求是很旺盛的。如果说没有供应,有需求,房价肯定会上涨。如果供应大,需求少,那么房价肯定会跌。未来的旧改有30%要做公寓,但是公寓又限制只能租赁,不能销售。所以在深圳的这些项目,我们就不做公寓了,我们称作小办公,卖的价格还比公寓高。

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就在大湾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招商引资,一些加工业到珠三角做加工出口。很多土地都建了厂房,现在要升级再发展的话,珠三角这些城市可开发的土地并不多,只有往更新这个方向来发展,今年上半年我们有两个项目已经开工,货值共200多亿,项目的利润大概在30%到40%。

赖卓斌:关于毛利率展望,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把全年的销售额锁定了90%,现在卖的都是给明年交的,所以毛利率是可以做预估的。我们预估今年全年和2019年,整个毛利率会比较平稳,我们去年的毛利率是34.4%,核心利润率是16.7%,我相信会保持得比较平稳。

另一方面,即便是我们保持这样一个平稳的状态,我们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指标也已经比行业高了不少,因为我们的布局是以大湾区为主。龙光的盈利性一直都是它的亮点和优势,我相信我们整盘的土储,现在所蕴涵的仍然是一个非常高的利润。我们现在的土储平均的楼面地价大概是4000元,平均的售价大概在14000元,换言之地价占售价的比例是不到30%的。我们讲完这样一个比例关系,你大致就可以推算一下,这部分土储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大概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相信龙光整体的盈利性是可以持续的。

投资者:公司目前已售待结转的有470多亿,全年目标提升到了700亿,这个幅度是不是有点保守?还有就是中期的均价涨得比较高,涨了68%,主要增长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政策也在做限制,接下来的均价会不会受到影响?

赖卓斌:刚才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今年的目标,我理解我们的合约销售目标跟已锁定的合约销售,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虽然有那么多,但是我们不一定因为有那么多,所以就去提升,就去把这个目标的幅度要提升得更高。我们在之前都是按照每年30%的复合增速制定我们的目标,从去年开始,我们把三年的复合增速从30%提高到了50%,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了。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货量,三年内可以拿出来卖的已经有4200多亿。我们这些货当时拿地的时候,成本控制是很好的,换言之就算按限价卖,仍然有合理的利润,所以我们是具备提速条件的。

我刚才说的我们提到700亿是基于另外一个因素,是上半年已经卖了355亿,下半年又有这么充裕的货量,所以我们再往上提一点,这是合适的,但是没有必要追求翻倍的增长。

另外一点是均价的问题,这一块核心的原因并不是涨价,而是销售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家看到我们今年354.7亿的销售额,其中深圳的占比超过一半,在大湾区里面深圳的均价是最高的,它的比例高,自然均价就高了,但并不是说我们涨价了。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中报笔记|龙光中期投资者会纪要 增派10%特别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