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炼丹术与术士

安康历史上的炼丹术与术士

我国的炼丹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方士和求“不死之药”的记载。自从秦始皇、汉武帝招纳方上,讲求长生不老之术以后,炼丹的风气便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开始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士演变成符水治病的道士,把先秦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尊为始祖,使道教成为我国主要的宗教之一,与儒、佛并行于世。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动荡,统治阶层为了寻找精神寄托,纷纷崇信道教,求取丹药,企图通过炼丹服食,得道求仙,解脱厄运,使人长生不老。是以各地传说中产生出来炼丹服食、辟谷导引的故事数不胜数,仅安康一地就有:

寂莲,宋代汉阴人,据《通志》载:钵无宿粮,粮尽则啖黄精以饱,居莲花寺,寺在万山中,屏绝尘境。性好游,勿问昼夜,兴至輒往,虽悬崖峭壁,跣足飞步,因号赤脚禅师。

安康历史上的炼丹术与术士

郭尚灶,宋代金州城人。据明《兴安州志》载;一名郭马儿,卖酒翠光台下,有道人吕姓,常饮尚灶肆中,尚灶不取其值。如此数年,道人授药一丸投龙窝水中,即成酒。道人去后数年复来,携尚灶往香溪炼丹,浴于销金池中,从翠光台中飞去。

胡载道,康熙《石泉县志》载:河南人,明万历丁丑进士,官四川监军道。好丹砂,寓于石泉数年。丹成,尸解去。

邱明壁,不知何许人,亦不知何年学道。据《句阳县志》载邑北元真观,地擅淘、柞两溪之灵。明璧芒鞋来此,剪荆棘棘,筑垣,培松柏,种药卉,修炼有年。……·后住持长安之丹阳垂三十年,宗风大振。弘治十年正月,忽谓门人曰:“吾将逝矣。言毕,曲肱而近。

崔仙姑,据《陕西通志》载:旬阳北路金坪丫头沟民女,幼解修炼术。女临嫁时,天将晓,驱鸡飞过旬河南,至下洞中坐化。人闻鸡声寻见之,遂名为仙姑碥。康熙间修洞建楼祀之,据碑云,仙姑明弘治年间人。

安康历史上的炼丹术与术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