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数学发展

商代的陶器和甲骨卜辞中,有很很多的记数文字,安康地区虽未发现甲骨文,但是一些陶器上已经出现竖画记数| 、‖、、l、×等单字,到了周代单位记 数已达到百位数,如《史密簋》铭文:“佳十又二月,"”“(获)百人,”如果取掉“又”字,则是十二月,便是复数,从一、二到百,说明是遵循十进制的这种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意义。证实了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初步运算技能。

安康历史上的数学发展

传说夏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说明了规矩、准绳作为测量的工具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前后的《考工记》一书还涉及到分数、角度和标准量器容积的计算等数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制作的青铜器及镞矢、钟上都用到分数的概念,不同的部位要求有不同的角度,于是便产生了衡量角度大小的一些单位,如矩=90°,磬折=151°52'32(或等于135°)等等。《考工记》还载有标准量器的尺寸,而在制造标准量器时,显而易见都要应用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其容积。安康地区出土的量器有铜龠一件,圆筒形形,直口平底,一侧有环首柄,全长13.5厘米深1.85厘米,口径3.15厘米,容水10毫升;铜撮一件,形制与铜龠相同,全长10.4厘米,深0.8厘米,口径1.6厘米,容水1毫升;铜尺,长23.6厘米,宽2.3厘米,厚0.07厘米。一端刻三个长方格,每格为一寸,在四五寸之间,各垂直刻一细线,另一端未见刻度,有一圆孔。

安康历史上的数学发展

除以上外,各县还出土大批陶鍾或铜鍾,铜鍾是古代最重要的量器之一,是一种圆形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春秋齐国的“公量”,以四升为豆,四豆为区(瓯),四区为,十釜为鍾。其中豆、区、釜皆为古量单位。旬阳县汉墓出土的一件“旬阳重七斤”铭文鍾,其形制即为圆口、高领、鼓腹、圈足,高24.2厘米,口径8.3厘米,就是古代量器实物。以上这些器物,都反映了当时实用数学发展的一个侧面。

安康历史上的数学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