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

安康水利建设可分灌溉工程和堤防工程,这些工程的兴建及其质量好坏,对农业生产关系甚巨。从千工堰工程,可以看出古代安康人民于灌溉工程技术有很高的造诣。千工堰由分水工程开凿工程和闸坝工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说明古代安康人民对恒河水量的变化,对两岸的地形以及如何开渠引水、灌溉农田都有相当的了解。因而张龄《千工堰碑记》才能够详尽地描述堰渠的面貌。

安康历史上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

“堰水发源于恒河牛山ロ,中横大石,河水左右分泻。石之北偏泓稍浅,石之南水深流急。为大木以障之,下柜贮石其中(装卵石的大竹笼),截水势,然后闸河水入堰,名龙ロ。龙口而下而鹅公项,而高沙滩,而黄金碥,半沿山凿石为渠,外防河水为堤。自黄金碥而下,而涧池沟,而小莧沟,而筒车河,又悉山水冲淤之所,每遇水发,辄冲激崩颓,岁岁修补,夫以千计,幸无大害。水浇灌上中下三牌,自龙口以迄下牌,逶迤五十里许。”

在南宋时期,千工堰主要灌溉军耕屯田,经过明代兵燹,到清代康熙朝仍然是“屯九民一”,即用兵耕种以供应驻军的粮食基地。但是千工堰的修筑,使有足够的河水通过龙口流入密布的农田灌渠,浇灌大片的稻田,其功则是千古不没的。

安康历史上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自春秋以来,人们除了继续使用桔槔外,田间灌溉器具先后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简车的出现始于南宋郭浩营田时,千工堰龙口下简车河,是郭浩营田时制筒车引水入渠处,故地留“筒车河”之名。在河东岸崖壁上,遗有摩崖刻石两方,字迹虽已漫滤,但依稀可见其中有“奉檄制龙筒车”,“提水入堰”,“溉田”等字样。戽斗是用粗绳缚于木桶或芭斗的两边,两人对立,双手各执一绳,以一致协调的动作,将塘水或河水汲入田间。安康使用戽斗汲水,唐宋时期已经普及。《文献通考》记徐筠(南宋庆元年间)知金州,州遭大旱,“戽水溉田”,人民赖以生活。到了清代,戽斗更作为主要起水工具而被广泛采用。汲筒亦称竹筒。取粗大的的竹竿,去其里面的节,一根根连接起来,或制木槽(安康多以棕树干劈作两半凿槽),然后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涧谷,引到用水的地方。旬阳县有竹筒乡,就是因用竹筒汲水灌田而得名。龙骨车亦称翻车。系由连串的活节木板装入水槽中,上面附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活节木板连环旋转,沟溪河水随板导入田中。以其提水速,搬运便,随地可用而为农民所重视。翻车为东汉灵帝时人毕岚所创造,流传至今,基本结构并无变化。

安康历史上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

安康使用翻车当不晚于唐宋,到了清代已普遍使用。筒车主要使用于山高水急之区。安康山区溪流既多,竹林遍野,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早已开始使用水碓、水磨。清嘉庆五年宁陕同知张琛有《水磨》诗云:“诛茅为屋压重重,春税秋粮坐老农。一道水龙穿壁走,满轮水月下山逢。糠秕忽尽风能卷,机械如工天亦容。独有丈人甘守拙,依然抱瓮汲淙淙。”人们从水碓、水磨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进而发明创造出随流水自转的水轮筒车是完全可能的。

安康历史上灌溉技术的发展创造

网络配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