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实施藏水入疆,那塔里木盆地会成为第二个天府之国吗?

玄烨155974744


引水入疆肯定会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没有几万年乃至更长时间增加十几亿亩耕地恐怕就不现实了,毕竟很多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对于引水入疆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 ,沙漠变绿洲甚至良田难度很大,不仅仅是水的问题,除了个别耐旱植物外,绝大多数植物生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水,还需要含有有机质的土壤,而沙漠中除了少数低洼避风处是沙子和粉土的混合土壤外,绝大多数地方地表几米甚至几十米就只有沙子,缺水的地方沙子很难形成土壤,经过几千万甚至上亿年风已经把为数不多的粉土都吹跑了。北疆我不太了解,在南疆所谓开荒都是在含有相当有机质的沙性土壤的戈壁滩展开的,而这些可开垦的戈壁滩多数又位于现今河道水系或古河道水系附近,只有这些地方土壤中才含有相当的有机质,才具有农业开发的价值,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地方哪怕是有水,光热条件好的地方,农作物甚至植物的生长都是很困难的,大家可以看看夏季卫星图片,只有在绿色的区域附近的戈壁荒漠才可能有农业开发价值,大片的沙漠戈壁中部即使有了水,恐怕也只能长出草。举几个例子,阿克苏地区314国道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除了类似温宿县城以北的小部分地区处于水系附近,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外,从温宿的扎木台到乌什县的阿合雅,农业用水并不缺,光热条件也还可以,但是不论是农业还是林果业发展状况都不好,就是最容易成活的杨树长得都是半死不活的,果树更是长三年都不如哈拉塔一年的生长量,就是因为地表多是缺少有机质的沙砾层,就算是有土壤,这就是薄薄的一点,十几二十厘米的样子,这样的地方只能长长草和灌木,搞农业肯定没有经济价值甚至要赔钱的,有空开车去看看托乎拉以北至神木园公路两边就知道了。再说阿克苏地区314国道以南的地方,除了新老水系附近外,土质基本就是从沙砾到沙漠,土质条件都不具备农业开发的价值。

第二,每年600亿的水量看着不少,可是对于南疆乃至全疆来说恐怕并不多,关于这个本人也没有确切的理论依据,但是,新疆缺水恐怕并不是来源少这么简单,经过几百万年的流入累计,新疆的气候并没有变得更湿润,从几十年的情况看,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消失可以从一个方面证明除地下水外南疆总水量是在减少的,可是大规模人为把地表水转为地下水的情况并不存在,相反,近三十多年来抽取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做法是愈演愈烈,像这种水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的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新疆缺水不仅仅是来源少,更主要的是,新疆特别是南疆是一个总地表水量净亏损的状况,这样看来即使每年有600亿水量的补充,对于新疆这么大的区域面积来说,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补充,但是对于区域气候的影响恐怕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南疆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只有不到100毫米,而年蒸发高达3000毫米,最终是否能够达到河北、山西、陕西的程度,这很难说,达到淮河以南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达到河北、山西、陕西的程度,想要开发出十几亿亩良田也是空想,毕竟整个华北地下水都在超采,还需要南水北调工程的救济补充。

第三,关于技术可行性,我缺乏水利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来,说有高差,有坡度就能实现自流,即便有些地方自流有困难,还可以设泵站提升,毕竟不论从西南到西北电力资源都相对富余,技术上还是可行的。但是从其他方面说,管渠流经路线多为多山地区、地震多发地区,不论是工程造价、可靠性还是供水安全性方面来说,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毕竟从工程规模、复杂程度、流经长度来说不一定是后无来者,但一定是前无古人,这样规模大、地质情况复杂的项目,如果不经历长时间的研究论证是不可能贸然投入巨额资金开工建设的。

第四,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不确定性,理由同上,而且由于水源来自多支下游处于邻国的河流,使得情况更加复杂,不能不慎重,毕竟前几年几个邻国因为水资源的原因还是有一些杂音的。

第五,从纯粹的安全方面说,与以前三峡大坝的情况不同,管渠本身就比一座钢筋混凝土大坝更加脆弱,很长的距离使得安全保卫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不能不考虑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疆人,我是非常希望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能够开工建成的,不论从区域还是国家层面来说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凡事有一利往往就有一弊,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国家实力有了极大增强,但是越是这样对于重大决策越要慎重,毕竟摸着石头过河可能还是要付出成本的。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我的很多理论观点都是道听途说,但是作为一个本地人,自我感觉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遇到关于家乡的事,不论对错总是跃跃欲试想说几句,欢迎大家一起评论、讨论。


长工2017


沈琛628,我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你,沙漠变良田已经不是计划,你娃娃根本不晓得良田是怎么来的?你的知识结构太匮乏,居然以专家的口吻自称,沙漠只要有水,变成良田就是一个过程。居然提出在哪里拉土的幼稚问题。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农三师,农七师等等大部分都沙地有的就在沙漠边缘,甚至连戈壁滩都开垦出来了,戈壁滩?懂不懂?卵石比沙子还多的地方。只要有水就会变成绿洲。而且沙地种出来的水果,品质远远超过黏土的地的品质。因为沙地透水透气,果树扎根深。名满天下的红旗坡苹果,若羌红枣,全是沙地种出来的,没有到东北拉一把土。随便给你科普一下,劳动人民对付沙漠的办法: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先是种水稻,目的一是压碱(碱?懂不懂?新疆都是盐碱地),二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盐碱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再种棉花,再种果树。。。

还有一个,你根本不晓得600亿立方水对新疆是一个什么概念。塔里木河2137公里,流域总面积102万平方千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天然径流量才398.3亿立方米,养活了多少新疆人。有600亿方水进新疆,沙漠的生态环境都会改变,蒸发量大了,降雨量也会变大,变成塞外江南不是神话。

至于建设难度,肯定是有的,但也用不着你说的1千公里隧道。再大的难度有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大吗?我们每年需要进口多少大米,多少棉花,多少大豆,多少玉米?你娃娃肯定不懂,你只知道吃,只知道喝,只知道穿。一旦被别人卡脖子,你娃娃拿钱都买不到。

新疆平坦的沙漠有多大?只要有足够的水,都可以变成良田,比全国的18.51亿亩耕地还多,说是再造一个中国,一点也不过分。


西北狼0604


这个话题已经炒作了很久,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善林金融""红旗河""就知道这个工程的由来了,那么藏水入疆到底可不可行呢?让我们来用小学的知识分析一下。藏水入疆目前网上民间学者的方案是打隧道利用落差重力年输送600亿方水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么平均一天引水量约1.64亿立方水,约1900立方米/秒(未考虑压力),这根自流入疆的输水管要多粗才能满足这么大的流量?直径20米的管道够不够?我们目前国内最大隧道盾构机也才15米,一般常用的也才6~7米,那么这每天1.64亿立方的水量如何自流实现?而且这水量还没考虑长途输送的损耗,以及严寒冬季的冰冻期,你知道藏北高寒山区和新疆的昆仑山冬季温度有多低吗?既使不考虑这些因素,一根直径20米的输水管水量按300立方/秒计,一天输水量约2592万立方,要达到每天1.64亿立方水量,自己去算一下需要多粗的输水管或引水渠。这还未考虑丰水期和枯水期因素,一般水利工程引水和蓄水主要集中在春夏的丰水期,西藏丰水期大约只有5个月,枯水期引水量较小,也就是说实际上全年要在5到7个月内实现600亿立方的输水量,则每天输水量至少要达到4亿~2.86亿立方,要实现这个量,输水隧道的那个洞要多大?你可以想像一下你家旁边最高的建筑物,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盾构机吗?当然专家也会说,我多打几个洞呗!一个洞不行,我打上二十个洞还不行?行不行?专家你说了算,反正活不用你干,钱不花你的,有网民捐款呢。那么输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到底能利用多少呢?我负责任的说,能利用三分之一那就很理想了,你可能对蒸发量2400~3500毫米没什么概念,那你可以夏季到新疆来实地考察一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走一走,当然一定要带够充足的饮用水,不需要你待多长时间,待一天就行了,在空气温度达到40多度,地表温度可达到70度的沙漠里你若还认为那点水能把沙漠改造成良田,那恭喜你,你已经是专家了。另外,做为本地人的我很纳闷,民间学者说可以把沙漠改造出3个华北平原,那么这3个华北平原的土从哪来呢?从东北拉过来吗?可别告诉我有了水,沙子就能变成土,你在家放一盆沙子,天天浇水,看它什么时候能变成土,可以种粮食的土。至于网上的什么高科技"沙变土",若真的实用,那个教授应该获得诺贝尔"人类贡献"奖的。

我们国家不能再搞虚、大、空的事了!浮夸风只会让我们这个民族盲目的自大,迷失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沈琛628


首先来看看西北干旱的原因

先看地形图:

从地形上看,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完美的形成了塔里木盆地的南线,从西藏到新疆有高度差,理论上是有引水入疆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形成天然的水系呢?

再看水系图:

从水系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塔里木盆地有天然形成的水系:塔里木河。塔里木河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汇合而成,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如果说有水就能使塔里木盆地焕发生机的话,这肯定是与现实不符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Roc(本人)认为这可能是由季风引起的。

来看看季风图:

从季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冬天干冷的西伯利亚季风向南吹过,带走了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夏天潮湿的印度洋季风向北吹过,却被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也就是说水分一直在流失,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因此造成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大西北越来越干旱。

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藏水入疆是否可以改天换地?

第一步,我们需要考虑要引多少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据资料显示,若羌1957年全年降水量3.9毫米,民丰安迪尔1966年降水量5.0毫米,而若羌的蒸发量高达2952毫米!塔里木盘底西高东低,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若需要维持东部一半面积区域的水分平衡,粗略计算每年需要输入76.85亿吨的水!这个工程有点大,造价多少我也不清楚……

第二步,有水之后如何才能有良田?这个也可以解决,大量的种植生命力旺盛的牧草,定期用飞机喷洒氮磷钾肥料,等几十上百年后自然会积累足够的沃土层。当然,这个工程也有点大,造价多少我也不清楚……

改造后会不会引起新的问题?

光想好处,不考虑坏处是不行的。这种改天换地的大改造,肯定会造成局部的生态危机的。如果冬季季风携带了大量的水汽南下,很有可能造成藏北地区变的湿润,使雪山的雪层积累速度加快,从而进一步遮挡了印度洋湿暖气流,造成整体性的干旱。或者造成西藏和新疆的局部暴雨等等。(限于知识储备不够,无法推算出更多的情况。)

有没有其他更靠谱的方法呢?

好吧,我要开脑洞了!

西伯利亚的冬季季风干冷,是因为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有大量的冻土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开始逐步融化,冬季季风会逐渐从干冷变为湿冷。当然这需要千百年的变化。

另外,如若要引水的话,帕米尔高原的冰川水可能会比较靠谱,可以加大塔里木河的流量,扩大湿润区域。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归去来兮Roc


藏水入疆工程的实施只是时间问题,这点我们必须并且要相信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据说:早些年,国家就开始组织专家对此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现在巳初见成果,认为引水方案可行。目前已到选择最佳方案和工程细节阶段了,工程实施已为时不远。此工程竣工后,对西北的人民来说那是天大的福祉,对我们国家的西部开发和边疆的巩固来说都将是功德无量。至于塔里木盆地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天府之国?我想那肯定有差异,这是地理位置和水量的原因。但是,只要有了水,那里肯定会出现别样的美丽景像,真所谓的塞外江南。我们都很期待。





雾里看花130812208


引藏水入疆根本不可能实现。技术上难度并不大,但成本太高。不过成本并不是制约的唯一因素。根本是因为如果真的引藏水入疆,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变成大湖大海,那会引发巨大的生态灾难。因为新疆的水就变得太多了,新疆、新疆周边省份和国家、黄土高原,甚至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降水量将急增,难道还要再去应付洪灾吗?





殺豬用鈍刀WX


藏水入疆设想最早源于清末林则徐、左宗棠的思想,早年提出南水北调之大西线工程,今天调查、论证后相关专家提出了AB方案,A案是多巨坝(带水电站)、超长隧道、超长渡槽、超长沟渠、多个涵闸等组成,主工程约1500公里长度,这成本与工程太浩大,工期长且对当地本来脆弱的生态影响也大,A案还易受地震等灾难影响(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多地震),估计要耗1.5—2万亿20年左右完成; B案半环青藏高原东南部串联3大外流大江与长江、黄河的巨工程并命名为红旗河工程,这主要在地表完成,由大水坝(带电站)、隧道、渡槽、沟渠、涵阐串联构成,经河西走廓入疆,主工程要跨2000米左右的落差约6000公里的长度,红旗河对环境影响小且在地表易维护,调节水量与补水的地方都多且大,这工程对陕、川、青、疆、内蒙五省大部地区都有益,这从根本上解大西北缺水问题,仅耕地可直接造3-6亿亩,其它农、林、渔、牧、矿等方面收益也巨大,估计耗2-3万亿30年完成。 AB方案都值且中国的现实力能完成,收益将数倍于投资,B方案比较多水利、工程专家赞成,为我中华必须志建红旗河浩大工程!


看侃妞来侃


看到好多人说这个生态问题,说引进水是对生态的破坏,这个我也不懂,我想说的是,现在你们了解下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连接着新疆罗布泊看见的全是干旱,沙漠,戈壁滩,认为这里是不是一直是这样的?这里的老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灌溉是拉着抽水机到月牙泉里抽水浇地,现在呢靠人工湖给月牙泉补水。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里的黄草湖挖个坑春秋都会有潮水供羊洗澡喝水,在我父亲10几岁的时候可以划船,游泳。现在呢?修火车路挖了一个米深的大坑取土,然后队上在里面栽树,大部分树都渴死,树叶泛黄,根本没有水了。靠近玉门关有一个大湖叫哈拉湖,现在只能在博物管见。渥洼池也见底了。我的大伯是当兵的当年大炼钢铁把北大湖的原始森林给砍了现在成茫茫戈壁了。瓜州的疏勒河还没机井的水大,动不动还断流。其实在60年前这里是绿洲,看过汉武大帝的都知道霍去病当年到酒泉的时候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现在也是大戈壁。现在给大西北调水只不过是恢复到60年前罢了。


up罗特爷爷


完全可以,主要是解决水的I问题,我曾经百度过朔天运河,觉得郭开教授的这个方案很好,可调水两千亿方,以青海湖为水塔,向塔里木供水,不仅解决塔里木用水问题,还能改善这里的气候,增加这里的降水,形成良性循环,根本改善这里的环境。这个方案是以自流的方.式从稚鲁藏布江的朔马滩开始以水坝加隧.道的方案连接怒江澜沧江等,引水到青海湖,然后分别流向天津塔里木等缺水地区。此方案从朔马滩到天津,工程太大,前期若小一些,以我们的工程能力,只引水到塔里木的话,10年内就能完成。国家一定会重视这个方案的。


手机用户6611996851


个人觉得难度太大,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至少在近五十年,没有实施的可能。

可以先由民间讨论着,行还是不行,先不着急定。民间的讨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可以百家争鸣,把各种好处和坏处都尽量想齐全了,这样既不浪费资源、不影响国家在其它方面的发展,也不会因停滞不前而放弃这一构想。

等时机成熟了,再把这一构想逐步上升到国家高度,由国家来立项,着手实施。三峡工程从民间讨论到国家立项,不也经历了近百年么,最终还是实现了。

所以说,先讨论着,不能着急,但也不放弃。

雅鲁藏布大峡谷


塔里木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