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夫也疯狂


农村里关于亲情的俗语很多,但总有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这一句,应该去怎么理解,这句俗语又有着什么道理?

“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虽然看着比较粗俗,但是“话粗理不粗”,这句俗语说的是非常正确的。

姑父姨夫不是亲:在咱们心中,哪怕是亲戚也要分个亲疏远近。而姑父、姨夫虽然也是亲戚,但是却是因为他们和自己的姑姑,姨姨成了一家人才和自己有了联系,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根本无法和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相提并论,甚至是如果一旦自己的姑姑,姨姨不在了,那亲戚关系可能就会因此断掉,所以姑父姨夫这种亲戚不算真正的亲戚!

牛屎马屎不是粪:其实这个“粪”不是真正的粪,而是咱们用来提供土壤肥力的农家肥。牛粪、马粪虽然也可以做农家肥,但是和鸡粪和猪粪比起来,却有着很多的缺点,比如:腐熟慢、发酵不彻底、质地细!很容易发生二次发酵,产生大量热量,施到地里对作物造成一定危害。不过牛粪、马粪却有很多别的用处,比如牛、马多以青草为食,所以粪便里面会残留杂草,晒干之后可以当做燃料。

这句农村的俗语说的是无论亲戚是亲疏远近,一定要经常联系走动,不然哪怕亲戚再近也会慢慢疏远的,所以我们要经常维系。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俗语“姑夫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是农民群众从千百年来的人情世故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用牛屎马屎不是粪的道理,比拟生活中的姑夫姨夫不是亲的道理,十分具有艺术性,然而又入耳三分!

“姑夫姨夫不是亲”,姑夫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姨的丈夫,他们都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不能跟自己们叔叔姑姑,舅舅姨姨这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来相提并论!姑夫姨夫与自己的亲属关系完全缘于姑姑和姨姨,否则,形同路人!

姐姐这边还有一个相关故事说与大家听。几十年前的事了,远房一个表姐在十四岁的花季年龄,她的奶奶派她到姑姑家送几个粽子,结果姑姑不在家,却被姑夫欺负了!在那个时代,自己家都觉得窝心,却私毫没有办法!一家人忍气吞声,姑姑在大吵一架后也没有离婚。反而这个受害的表姐却背负了一个坏名声,停止了上学,早早嫁到远方去了!

虽然这样的姑夫只是个例,这个故事却让听的人都不寒而粟!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还真有点怵!

“牛屎马屎不是粪”,在没有化肥的岁月里,农村人主要靠沤制人畜农家肥来提升土地肥力,牛屎马屎因为合水分多,发热量低,肥力低,分解慢,属迟效性肥料,相比起肥力高而迅速的猪粪鸡粪来,不太受农村人爱见。所以才有“牛屎马屎不是粪”的说法。

这些农村老话,在现在听来,却能引发人的许多思考。“远亲不如近邻”的感受相信我们也有很多。人与人的关系关键还在走动,血缘亲情是一个方面,而平时的互帮互助也很重要!

【关注村姑说村事,我们有缘再相会!】


村姑说村事


关于“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这句俗语,看似两者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事情,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有那么一些相似,具体内容,小帮手给大家说说。

先说“姑父姨夫不是亲”,姑父、姨夫,我们都知道是什么亲戚,一个是爸爸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一个是妈妈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不过,在有些时候,还要加上妗子,也就是舅舅的老婆,这就是一些地方常说的的三不亲:姑父、姨夫、舅的媳妇,在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主要还是血缘关系,大家可以看一下,姑姑、姨、舅舅,都和爸爸妈妈有直接的关系,而姑父、姨夫、妗子,都是外人(也就是说没有血缘关系),从这方面来看,在当时的看法,不是那么亲,假如姑姑、姨或舅舅不在的话,基本就断亲了。

不过这种情况放到现在来看,有些家庭是存在的,但大部分家庭是不成立的,一是人们的意识增强,亲戚是用来维系的,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有什么事,可以互相照应一下;二是姑姑、姨的权利慢慢变大,或者说地位上升(针对以前来说),姑父、姨夫也不得不听话;三是现在的交通便利,姑姑、姨回娘家不像以前那么难,以及一些传统思想的禁锢也会被抛弃(比如以前,结了婚的女子,不能经常回娘家),走动的多了,关系也就近了,再者说,现在很多人,和自己的姑父、姨夫关系很好,有点也会在一起做生意,或者和自己的老表,也非常亲,这都是好的现象。

另外,也有一些担心,随着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增多,姑姑、姨、姑父、姨夫也都不存在,我们常说的七大姑八大姨,虽然说不多见,但是大姑、大姨这样的,如果以后也不见了,该怎么办呢?在这方面上值得思考。

再来说“牛屎马屎不是粪”,提起粪,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一般都是猪粪、鸡粪,但很少有人把牛屎马屎当作粪的,这是因为它们有其他的用途,首先从饲养上来说,猪、鸡是吃饲料的,它们的排泄物适合当作粪来处理(可以施肥用),而牛、马,吃草比较多,它们的排泄物中,会夹杂这一些杂草,并不会像猪鸡那样,把它们的粪便晒干后,可以当柴火用(在以前,很多人都这样做,比当作粪便用途大),其次,相比起来,它们的粪便也比较干,不太适合当作粪来处理,所以,有牛屎马屎不是粪的说法。

如果把上面两句话放在一起来看,小帮手认为,表达的寓意是这样的:亲戚是需要维护的,但如何维护?那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我们都知道,假如家里穷,再亲的亲戚都有可能远离你,假如自己家有本事,很富有,再偏远的亲戚,也会不断的上门来,这是一个现状,所以,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等到自己成功之时,即使被比喻成牛屎马屎,也会有不一样的用途。

关于“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这句解释,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有其他看法或观点,可在下面评论中留言。


农民的小帮手


说实话,我觉得“姑父姨夫不是亲”简直不要太切贴。

我没有姨,只有一个姑姑。姑姑已出嫁多年,子女均已成家,这些年来我们两家走动的也还算勤,所以关系也还不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跟我的姑父之间老是觉得有一定的距离,那种距离不是说你四头八节常常走动或者故意热情就能亲近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

我爸爸也有个姑姑(我叫老姑),我爷爷走的早,所以,我老姑这些年来我家的频率也就少了很多,除了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几个重要的节日之外,其他节气都是让她的儿子们来看节。

前几年老姑也去世了,就剩下一个老姑父,再加上我们家搬到城里之后,这样两家人之间的互动更少了。自从老姑父也走了之后,两家之间的关系基本就断了。

不知道大家都没有这种体会?

“牛屎马屎不是粪”,我想庄稼汉们懂懂得这个道理,因为牛粪和马粪,质地细,分解慢、短时间内发酵不彻底,相比猪粪没有优势。所以,利用率低。

不过,在西部地区,比如西藏,牛粪倒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鲜农场


农村俗语中存在大量不靠谱的话,这句话大概要祘作比较典型的一句。说牛马粪不叫粪,是否人粪尿才叫粪?难道你要求牛马都产生人粪尿吗?再说人们的亲戚关系,大概分成血亲、姻亲和拟制亲(包括指认亲和干亲)三种。姑夫和姨夫都属于姻亲。至于亲的程度,在于有关人的品行、信任和相处。虽然血亲关系,两下兵戌相见的事也有发生。两下虽为姻亲,但互相帮衬传为美谈的事也不在少数。姻亲客观存在,容不得你随便否定之。例如你叔父的老婆属于姻亲,你不承认是你嬸子能行吗?你舅的老婆属于你的姻亲,你不承认是你妗子能行吗?

咸阳人


郑秦云


假如姑姑和姨是一株青藤,那姑父姨夫就是青藤顺着攀爬的一根木棍或者竹竿,这也是形成一个家庭的千古模式。青藤有了依附的支持,才能够向阳通风,开花结果,竹竿木棍有了青藤的缠绕,才能发挥其顶天立地,创造財富,繁殖生命的强大功能,有了新的生命。姑父姨夫是一种依附亲戚关系,不是血缘关系。田岗乡有个吴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吴生是个包工头,在当时也算个有钱人,其妻王氏,一次王氏的娘家侄女王燕去看姑姑,王燕二十出头,一米六四的身高,苗条丰满,白净的皮肤光滑红润,大眼睛高鼻梁,如出水芙蓉,赛三春牡丹。吴生见了这个比自己小近三十岁的侄女,当即骨软筋麻,想入非非,大献殷勤,又是买衣服,又是给钱,很快就赢得了涉世不深的姑娘芳心。王氏被蒙在鼓里,还以为吴生对侄女好,是看得起自己,暗自高兴,不久就真相大白,侄女有了身孕,吴生逼着离婚,1鹊巣鸠占。所以说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牛马是吃草的,草的营养成份微小,被牛马吸收后,屎里就剩下干巴巴的植物纤维,一下雨冲散了,起不倒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这就是本人对姑父姨夫不是亲,牛屎马屎不是粪的理解。


黄汉升866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亲疏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民间也就有“姑夫姨夫不是来亲,牛屎马屎不是粪”的俗语。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呢?

姑父姨父不是亲。农村自古以来就有“三亲,三不亲”的说法。“三亲”指姑、舅、姨,姑是父亲的姐妹,舅是母亲的兄弟,姨是母亲的姊妹,都是与父母一脉相承下来的亲人;所谓的“三不亲”指姑夫、舅母、姨夫,他们是都是“三亲”的配偶,比“三亲”远了一层,没有血缘关系。姑夫姨夫处境有点“尴尬”,他们与孩子没有血缘,只是名义上的亲属关系。


牛屎马屎不是粪。农民家里总会养些鸡、猪等家禽家畜,以饲料为主喂养,其粪经发酵可施入农田、菜地。牛粪、马粪也是排泄物,可它们多食的是杂草之类,粪便含水量不多,发热量不高,分解缓慢,肥力不足,属迟效型肥料,当肥料施也是不得已而为。有些缺少燃料的地方,常常把牛、马粪晒干用来煨土炕,或做其他燃料用。


“姑夫姨夫不是亲,牛粪马粪不是粪”只是一种比喻,且这种比喻欠妥。其实不就是想说,远房的亲戚不太来往,关系淡化吗?不过,如果你能干、你富有,说不准它们会缠着求你帮助,向你借钱,还不烦死你!


提神只为自己


以前的人们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家家都生很多孩子,所以亲戚就比较多,人们根据家庭亲属关系的相处情况总结了这句姑父姨夫不是亲的这句老话,同时也排比句带出牛屎马屎不是粪这句话。

姑父姨夫不是亲,

在以前的农村社会家庭中,一直都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所以无论是姑还是姨,都是家里的女儿,嫁出去都属于外人了。所以在这种思想下,那么对应的姑父和姨夫的关系就更不好了。加之以前的时代,交通不便利,人们之间互相亲戚走动减少,这样也弱化了亲情关系。所以在农村还有一句话,“就是远亲不如近邻"。

牛屎马屎不是粪,一直以来,农民种地各种牲畜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但是人们最喜欢的是猪粪和鸡粪,很多未消化的饲料可以发酵腐熟,成为很好的农家肥,促进植物生长。但是牛屎马粪却很少用做农家肥,因为牛,马粪被动物充分吸收后水分较大,质地细腻,分解的很慢。不容易发酵腐熟。



但是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不是绝对的,现在家庭里的孩子比较少了,无论是姑,还是姨都对于家庭的后代都很有亲情,亲戚少了,大家自然都多走动,况且现在走动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交通方式都比以前提升了很多。所以这句话也并不是特别准确。

牛屎马屎虽然不能入地做肥料,但是在以前很多地区都是很好的燃料,事物的功能不同,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