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人体心脏结构复杂,传统介入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且并发症后果严重,令无数病患家庭笼罩在不易治愈的阴霾下。然而,心脏疾病患者的

“福音”问世了!西安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创客空间有一支师生队伍,近些年来,在心脏疾病治疗方面不断取得创新突破。该团队成功研发出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可有效辅助心脏疾病精准诊疗,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属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技术垄断,对缓解病患家庭负担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取得成功

最初,这支团队由西安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创客空间义务导师、美国Emory大学进修归国博士后汤少杰老师动员组织,以本科生为主要成员。经过前后1年多时间的努力,团队不负众望,研发的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于2016年5月获得成功!该项目获得了《西安日报》、《阳光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关注。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西安日报》报道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阳光报》报道

团队将心脏动态CT影像图像作为参照,初步开发出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能够准确重现心脏所有腔室、瓣膜、腱索、乳突肌等重要解剖结构,可有效辅助心脏手术规划、预演和风险规避,使得临床操作更为方便快捷。据测算,

打印一个完整心脏物理模型耗时不超过一天,层间分辨率约0.1毫米,为满足相关临床要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内首创技术路线

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牵涉到自动控制、计算机、影像、解剖、机械、材料等众多交叉学科。网络检索信息表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15年才推出类似技术,将MRI(磁共振成像)图像作为参照图像,但是,心脏动态MRI参考图像采集时间特别长,成本非常高,增加了病患经济压力,临床可行性较低;2016年上半年,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利用彩超图像作为参照图像,但是由于声波的波动传播性质,通常情况下彩超图像质量较差,不利于数据后处理,对3D打印模型精度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直至西安邮电大学师生团队研发该技术成功,国内依旧没有满足临床要求的可行技术方案,仅有若干外资医疗设备公司与国内重点城市几个三甲医院联合开展临床验证研究,技术细节被完全封锁,开发难度极高。从技术层面讲,该团队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属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大公司的技术垄断。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拓展应用,3D打印、VR表达为医疗赋能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在此基础上,团队不断推进研究,将3D打印的医疗应用拓展到头部、肺部、肝脏等更多人体重要器官的精准重构,用医学图像三维建模为医疗赋能。团队成立项目“View Doctor”,并入驻西邮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按照人体病灶部位的真实比例制作3D打印模型,

使医生准确全面地制定手术方案,并在进行器官替换环节时,有效降低手术风险。除此之外,该项目还会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如VR、AR、全息等建立虚拟模型。2018年4月,该项目已经实现VR表达。

国内首创!3D打印心脏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这个师生团队点赞!

西安邮电大学的这支师生队伍,以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结合所学知识技能,依靠西邮创客空间平台,成功研发出3D打印心脏立体精准模型技术,并取得不断发展,为未来医疗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空间。

西安邮电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建立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还被教育部授予“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

欢迎关注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头条号,让你看到更精彩的西安邮电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