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天賦基因真的存在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天賦基因檢測純粹是算命,但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天賦基因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英國科學家:天賦基因真的存在

英國《自然·遺傳學》雜誌23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大型基因研究稱,國際科學家團隊發起覆蓋100萬人的調查,發現了與教育水平相關的基因變異。他們在大樣本中發現了1200多個相關的基因變異,是此前研究發現的基因位點數量的十倍多。該研究中的候選基因,經證實在大腦發育和神經元信息交流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些基因變異的“地位”舉足輕重,會影響人們的思考、學習技能以及性格特徵等。但一個人的基因可能直接影響其在接受教育的路上走多遠嗎?這一問題的爭辯由來已久。美國南加州大學丹尼爾·本傑明及一組國際科學家在稍早時間的一項研究中發現,與接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相比,那些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群身體內多個基因出現變異現象。但科學家依然不清楚整體環境、遺傳因素對教育程度產生的具體影響,以及其中潛在的作用機制。

此次,美國南加州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展開了對超過100萬人的基因構成和教育背景的考察。在大樣本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了1200多個與受教育時長相關的基因變異。研究團隊還分析了每位受試者的考試成績、自我報告的數學能力以及最高數學教育程度,共找出與這些性狀相關的幾百個基因。

分析發現,與教育相關的基因變異最早出現於控制大腦發育的核心區域,關聯基因在大腦中的表達水平升高了,對神經遞質分泌和突觸可塑性也有作用。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大型相關基因位點庫,可進一步用於研究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對認知表型的影響。

這篇論文將成為新型社會科學研究的里程碑”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Eric Turkheimer說,“作為一種非常成功的新基因技術的應用,它的意義非常大。”

具體來說,與教育相關的基因將使科學家們能夠“開始研究個體的基因如何影響生物發展途徑,從而最終導致大腦發育和學習表現,”他說。今天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描述的將DNA與教育聯繫起來的新研究,受益於首次同時研究100多萬人的基因。它在英國收集了40多萬份DNA資料,作為英國國家生物庫項目的一部分,另外還有365,536個是由舊金山地區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23 andMe提供的。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成果將可以幫助我們做基因智力測試,通過對兒童的DNA進行檢測以評估他們的學習潛力

。這讓家長們或學校能夠識別哪些孩子具有突出的潛力,或者解釋為什麼其他孩子在學校表現的不是那麼好。

但是,這項研究的作者對此抱謹慎態度,認為還不夠成熟,他們說他們的評分系統僅僅是一個科學工具。他們寫道:“任何這項研究或類似的研究的實際應用,不管是個人層面還是政策層面的,都還不夠成熟,還不受科學的支持。”

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南加州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Daniel Benjamin說,利用基因對個人學業進行預測仍然不是太靠譜。他和他的同事所測量的基因變異只能解釋在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間的差異的11%,但是對於未來應用,研究者還是給予了極大的期望。

Benjamin說:“只有在我們更好地優化評分系統,並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之後,我們才會願意用它來預測個人的學業表現。為了達到很好的預測效果,我們還要做出更多努力。

儘管如此,本傑明依舊錶示,目前來講DNA是一個能預測人們學業表現的更好的指標,優於用家庭富裕程度來預測學業表現。在準度上,基因指標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一樣好。

基因到底如何影響受教育程度仍然是不清楚的。它可能是由其他特質的行為造成的,比如責任心,智力,甚至體重。基因對人的影響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環境。例如,在一個沒有正規學校教育的社會里,人們的DNA對他們完成的教育水平沒有什麼影響。

“這些基因不會在任何地方都有同樣的效果,”Turkheimer說。“相反,它們會以微妙的、對環境敏感的、難以追蹤的方式影響人的表現,而這種影響只有在很大的樣本中才能被檢測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