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警惕「熟能生誤」

「博览」警惕“熟能生误”

由熟知帶來因循蹈舊,由熟悉產生固守陳規,往往是一種“無意識之意識”。熟能生誤就是被熟悉的慣性的思維所遮蔽

熟能生巧,是一個使用率和認知度都極高的成語,既通俗平實又富有道理,是老百姓從生活中觀察、歸納出來的人生經驗。

成語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但它卻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換個看問題的角度,變個思考邏輯的方向,就很可能從一些平常爛熟於心的事與理中發現完全不同的結論。譬如熟能生巧還是生誤,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熟能生誤,這個詞書上沒有,可生活中類似的尷尬卻時有所遇——在一些器物操作、工作運行過程中,因輕車熟路而麻痺大意、掉以輕心,結果瞬間失手,在驚呼或長嘆中造成了失誤。

“物”的層面之“誤”一目瞭然,但思維觀念層面帶來的“誤”,我們卻容易熟視無睹。黑格爾有句名言:“熟知的東西所以並不是真正知道的東西,正因為它們是熟知的。”我覺得,這話正好是對熟能生誤的意譯。

人的思維是有惰性的,由熟知帶來因循蹈舊,由熟悉產生固守陳規,往往是一種“無意識之意識”。

有些聽起來可笑的故事,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往往演變為讓人笑不出來的事故——我們祖先在發明火藥後並將其製造成軍用火器的時間,至少先於歐洲人3個世紀。但是,由於早期的火槍火炮射程、精度等均不如已經使用千年的弓箭,於是,最早邁出冷兵器門檻的腳步停了下來。明正德年間,葡萄牙人帶著先進的火器作為貢品來到中國,可惜留滯苦等數年也沒等來召見。與此同時,成建制的弓箭手部隊居然保留到大清滅亡前的數年。英國科學家貝爾納有段話可當做對這段歷史的評點:“構成我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不有所廢,其何以昌”。寫文章的人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個比喻應當是耳熟能詳、提筆就來。可是,今天動車、高鐵提高速度的原理,就是每一組車廂甚至每一對車輪上都有電動機、都有運行的動力。所以,現在火車跑得快,決不光是靠車頭帶,而是每一個輪子都要動起來。你看,不關注瞭解新知識,思維老是停留在從前熟悉的領域,咱們就可能“誤”了現代化的速度。

對有些貌似熟悉的東西,只熟知其表而非其內,也難免出現熟能生誤。就像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所提醒的:“最危險的事就是隻根據以前的邏輯採取行動。”唐朝宰相房琯曾在山裡苦讀10年,熟讀了不少古代兵書。可他不懂實戰更不知隨機應變之策,“安史之亂”時主動請纓,居然用中原古戰車法去對決沙漠騎兵,結果大敗,連累得詩人杜甫也被撤了職。

諸子常提“蔽”——孔子有“六蔽”之說;老子提出“蔽而新成”;荀子專門寫有《解蔽》……按照《說文解字》之解,蔽就是小草被擋住陽光,引申到沒有站在應有的高度,視野和思想被遮蔽。

說到底,熟能生誤就是被熟悉的慣性的思維所遮蔽。至於如何“去蔽”,清代哲學家戴震的話可為借鑑:“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博览」警惕“熟能生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