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美国内战是南北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当然,除去这一根本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共同推动着南北战争序幕的拉开。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第一,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美国建国之后,积极推行大规模扩张领土的政策。1803年,利用英法矛盾和法军失败之机,它以1500万美元的代价向拿破仑“购买”了法国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那,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半,从原来的89万平方英里增加为200万平方英里。1810年美国强占了西班牙属地西佛罗里达;1819年又以500万美元强购东佛罗里达。1823年,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扩张做了铺垫。1835年,奴隶主策动英国移民在墨西哥的德克萨斯暴动,从墨西哥独立出来,为美国所吞并。1846年-1848年,又挑起与墨西哥的战争,强占了格兰得河以北西墨西哥的全部领土。1846年不费一兵一卒和一金一银从英国手里夺得现在的俄勒冈,面积达28万平方英里,相当于美国原有13个州面积的5/6。在加剧扩张领土的同时,美国欲壑难填,又开始染指东亚,不仅在中国获益颇多,而且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日本紧锁的大门。与此同时,大批移民蜂拥而至。从1800年-1850年美国人口从530万增加至2300万。领土的扩张、海外的侵略和移民流入,使美国北部和东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暴露和不断激化。

美国的北部和东北部集中了几乎全国所有的重要工业。十九世纪上半期么美国的工业革命主要在这个地区进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美国的南部,自独立战争以来,却一直沿着奴隶制经济的方向发展,而且始终保持着殖民地经济的性质。以1860年为例,当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英国的棉纺织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棉花,奴隶主把约80%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运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批廉价工业品。他们要求降低关税、贸易自由,而北方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防止外贸竞争,则主张保护关税,反对贸易自由。这一个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因此,南北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使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日趋尖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机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它只能以其中一个制度的胜利而结束。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第二,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南北在社会制度上的尖锐矛盾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废奴运动的高涨。伴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反对努力制自不必说,在南方野蛮的奴隶制度通知下,黑人奴隶承受着难以言状的痛苦,过着低贱的生活。他们在奴隶主和监工的驱使下,毫无人身自有,受着非人的折磨,他们更想尽快解除奴隶枷锁。黑人奴隶争取解放的斗争得到了美国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同情。广大的农民、失业者、新到的欧洲移民,甚至受到剥削压迫的小自耕农、“贫穷白人”也希望奴隶制能够废除。他们在19世纪30至50年代发动了广泛的废奴运动,由他们组织的“地下铁道协会”,曾先后帮助4万多名南方奴隶逃往北方。废奴运动中,美国出现了两本揭露和谴责奴隶制的小说,一本是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另一本是希尔德列斯的《白奴》。这两本小说在美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唤醒社会舆论、促进反奴隶制斗争的作用。1859年美国又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约翰·布朗领导的反对奴隶制的起义。南部奴隶主对布朗起义大为恐慌,职责这是废奴主义这煽动奴隶暴动的阴谋,并诬陷称布朗起义得到了共和党领袖的支持,以此来挑起南部居民对共和党的敌意。起义失败后,约翰·布朗被奴隶主绞死,但起义对废奴运动和黑人解放斗争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推动着废奴运动走向一个新的高潮。起义证明,只有武装斗争才能解放奴隶。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第三,对联邦政府控制权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既存的矛盾。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参议院系由每州派出两名代表组成,故西部新成立的州究竟成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便直接决定南北两方谁掌握参议院控制权的问题。

19世纪40年代的向西扩张引起了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与北部工商业资本主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北部资本家和南部奴隶主都渴望向西扩张,以自己的模式在新扩张的领土上建立更多的新州,增多在国会的席位,加强在联邦政府中的权力。东北部的商人和工业家要求在新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扩大销售市场。南部种植园主力图把使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扩展到新的领土,以解决单一作物带来的地力衰竭问题。他们认为,即使西部领土的土坡和气候不适宜于棉花种植,但只要多建立蓄奴州,即可保持白人至上的地位,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每当建立新州的时候,就会在该州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的斗争,南北之间的矛盾就会趋于白热化。1820年3月,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确定新建的密苏里州为蓄奴州,有人民起草州宪法,决定是否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同时,从马萨诸塞分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规定出密苏里外,以北纬36°30′以北禁止蓄奴。但南方奴隶主不满足与北方的让步。1846年-1848年墨西哥战争的结果是,美国夺取了更多的领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是否要推广奴隶制。1850年又达成一项妥协,承认加利福尼亚州成为自由州,允许犹他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居民做出决定,他们是否想在自己的疆界内实行奴隶制(他们不想实行)。1854年国会在奴隶主的压力下通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制问题有该州的居民自己决定。法案刚一通过,奴隶主武装便冲进堪萨斯,企图依靠无力强迫新州居民接受奴隶制。当时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北方赶来,予以英勇抗击,双方武装冲突达半年之久,史称“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第四,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索。18960年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竞选总统。成立于1828年的民主党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成立于2854年的共和党则代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奴隶制。竞选结果是共和党候选人阿伯拉罕·林肯获胜,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认为,奴隶制在道义上是错误的,但维护联邦的统一之重要性甚于奴隶制。他在解决奴隶制问题上主张是“限制”,而不是废除,是“赎买”而不是“解放”。他甚至认为,解决种族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把黑人移往中美洲或非洲。他反对干预蓄奴州的奴隶制,并认为,奴隶主追捕缉拿逃奴是违法的。

林肯的当选是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去的希望彻底破灭,意味着奴隶主大权旁落,北方资产阶级控制了联邦政府权力,从而是奴隶制度面临覆灭的危险,如同马克思所说,共和党人提出应当用法律完全禁止奴隶制度的进一步扩展的原则,就等于要从根割断奴隶主的统治。因此,南方把林肯总统当选看成是南北分离的信号。

在林肯还未就职时,南方奴隶主就发生了叛乱。有11个州相继宣布奴隶制是立国基础,制定了“宪法”,1861年2月,南方11个州(这是是十一个州是南卡罗来纳、密西西比、佛罗里达、亚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宣布成立南方同盟,并推荐大种植园奴隶主杰斐逊·戴维斯为临时总统,以弗吉尼亚的里士满为首都,公开打起叛乱旗帜,并且拒绝与北方妥协,决定用战争巩固并扩大奴隶制。刚刚成立84年的美利坚合众国走到了国家分裂的边缘······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