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有規劃,建房有指南!潮州以規劃引導農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獅峰村

村庄有规划,建房有指南!潮州以规划引导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綠樹小徑,白牆黑瓦,湖中白鷺紛飛……7月盛夏,走進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這個離高速路出口不遠的小山村不禁讓人有“世外桃源”之感。

“以前的獅峰村可不是這樣,”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李統偉說,“村道髒、亂、差、堵,違章建築和廢棄的豬牛欄到處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於去年8月開始的新農村建設。

“這番建設得以順利開展,前期規劃是基礎。”潮州市城鄉規劃局湘橋分局局長、獅峰村第一書記鄒崇穎表示,獅峰村所有的整治、創建工作都是圍繞《獅峰村村莊整治創建規劃》進行的,相較於以前的雜亂無章,如今的建設和管理都有了依據。

獅峰村的變化是潮州重視鄉村規劃的結果。去年以來,潮州突出問題導向,把開展鄉村規劃編制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規劃引領調控作用,著力解決因鄉村規劃缺失導致農村建設無序發展的問題,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01

村庄有规划,建房有指南!潮州以规划引导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一線接地氣 年底村莊規劃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村規劃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村民對住宅需求多樣化且日益增長。由於鄉村規劃不到位,不少地區的農村建設發展呈現無序狀態。這樣的現象在潮州並不鮮見。

為此,潮州決定在城鄉統籌的基礎上,以科學規劃引領調控鄉村建設,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潮州成立新農村規劃(編制)建設領導小組,加強調查研究和技術指導。自今年3月份開始,以每週一天的頻率,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縣區鎮村,通過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現場調研等方式,對全市村莊規劃編制情況進行現場督查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每季度編印一次工作簡訊,集交流、反饋、監督於一體,有力推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開展。

“城市規劃與農村規劃有很大區別,前者重在結構性的空間佈局,後者主要是面向現有問題補短板。”潮州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夏陽表示,潮州在開展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以農村垃圾處理、汙水治理、市政管網提升、“三線”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為主攻方向。

規劃編製成果如何才能“接地氣”?深入一線,讓村民參與!為此,潮州要求承擔規劃編制任務的規劃編制單位駐村蹲點,深入實地調查,以村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積極動員廣大村民共同參與規劃編制,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規劃方面的問題,讓鄉村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嚮往的宜居美麗家園。

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規劃編制速度自然大大提速。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潮州市需要單獨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共456個,目前413個村莊已開展編制規劃。據悉,該項工作進度走在全省前列。潮州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底前全市這465個村莊將全面完成規劃編制任務,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

02

村庄有规划,建房有指南!潮州以规划引导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規範引領促落實 農村建房指南補法制空白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相應制度規範,潮州城鄉村民住宅建設面臨混亂無序、監管困難、執法缺據等瓶頸性難題,對於村民而言又存在“報建難”甚至是“求報無門”問題。

4月初,潮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潮州市城鄉居民住宅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填補了多年來該市城鄉村民住宅建設管理領域的法制空白。該辦法對城鄉村民住宅建設、規劃、管理、審批、監督、檢查等重點環節進行系統規範。在長效管理機制上,既有規劃、城管部門日常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及屬地管理責任,又引導村(居)民委員會落實自治責任,同時還建立包含電力、自來水、燃氣等單位的聯動機制。通過一系列先行制度,在遏制“兩違”建設上構築新保障。

根據《管理辦法》,潮州要求規劃、國土、住建、消防等部門在城鄉村民住宅建設的審批管理上遵循重心下移、簡化程序、方便群眾原則,對村(居)民自建城鄉村民住宅的,引導其直接到行政部門委託的鄉鎮(街道)辦理審批手續,既方便群眾,也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從高度、層數、間距、外挑、基礎等建築參數著手,研究制定了有較強適用性、操作性的執行標準,促進農村村民住宅建設規範健康有序開展。

潮州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管理辦法》的出臺與實施,既敞開“前門”,讓村民能夠依法建設;又堵住“後門”,有效化解打擊“兩違”專項行動“只堵不疏”的困境,為推動潮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供剛性約束。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潮州村鎮規劃技術人員數量少,規劃成果審查量不足的現狀,潮州還舉辦全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鄉村振興戰略培訓班,邀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及其他專業人員授課,提高規劃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03

村庄有规划,建房有指南!潮州以规划引导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歷史建築寄鄉愁 規劃保護並重顯地域特色

與全國大多農村一樣,由於缺少設計人才,潮州不少城鄉村民住宅建設缺乏設計,“小洋樓”樣式千篇一律。這與當地獨有的風貌不協調,也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文化發祥地的定位不匹配。

為此,上述《管理辦法》規定,潮州城鄉村民住宅建設應遵循的四大基本原則之一便是:建築設計應當安全、實用、美觀,體現村居地域特色。其中,城市道路兩側低、多層建築物整治範例提供了多種立面圖參考。據介紹,該設計方案體現以人為本,既滿足現代文明生活的需要,又秉承傳統民居建築風格和潮州文化特色,白牆灰瓦、斜屋頂和傳統山牆屋脊形式,讓當地人倍感親切。

據瞭解,潮州鄉村存在大量不可移動文物點和多處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潮州已完成二批共86處歷史建築的認定工作,其中60多處位於鄉村。對此,潮州堅持規劃與保護並重,加大對歷史建築、傳統風貌、歷史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傳承和弘揚力度;防止以大面積粉刷、更新等“簡單粗暴”方式破壞古宗祠、古民居等建築傳統文化特色。

在獅峰村,潮派建築盛林書院及其周邊空間正被修繕改造為富有傳統文化的特色場所。如獅峰村一樣,潮州正以規劃先行,打造更多讓人記得住鄉愁,又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新農村。

【作者】 蘇仕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