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暑假补习,潍坊家长还算理智!

昨天公众号发起了一个关于暑假课外班的投票,看来大多数家长这个假期都没闲着,都为孩子们踊跃报名了课外班。不过相比很多新闻报道中的一周七天、天天上课,实际情况要还是比较让人欣慰的。

86%的家长给孩子报名了少于3个课外班,剩下14%的家长也只给孩子报了3——5个课外班。可见很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劳逸结合,而不是报满课外班。而且在是否报班与否,76%的家长愿意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

对于暑假补习,潍坊家长还算理智!

在课外班种类上,选择课程类的课外班的家长(58%)依然占了绝大多数,而文体兴趣类(42%)。近年来,更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兴趣培养,总体来说是件好事。但是从目的来看,提高学习成绩还是报班的主要目的(50%),培养兴趣爱好和提高身体素质各占比35%和15%。

对于暑假补习,潍坊家长还算理智!

在花费上48%的家长使用家庭月收入20——30%用于孩子的课外班。也有极少数家长支付超过一半的收入用于给孩子报课外班。对于这份支出是否过大,96%的家长觉得课外班支出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经济状况。76%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报课外班很有必要,但也有14%的家长并不确定,只是看到其他孩子报名而随大流报名。

这两个数据也可以侧面看出,很多家长虽然倍感课外班支出造成的经济压力,但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依然会选择报名。

对于暑假补习,潍坊家长还算理智!

根据艾瑞数据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教育花费最多的一极,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财富都花费在了孩子的教育、培养。但是即便是这样,大多数家长依然存在忧虑:我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怎么办?

相关专家表示,以公众目前对教育的需求,仅靠学校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但也不得不承认,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安排等方面效率较低,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和家长的焦虑。

当你听到人家的孩子已经上了奥数、英语、美术、舞蹈、书法、钢琴,而自己的孩子还什么技能都没有,怎么可能不焦虑?

“谁都认为该减负,减到谁家谁喊疼”。这句感慨说出了“减负之难”和“减负之困”。

而高考改革才是真正的“牛鼻子”。只有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变“唯分数”评价学生、“唯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片面做法,真正把减负的“指挥棒”挥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