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

“貧困對象不脫貧、幫扶幹部不脫鉤”,“硬選人、選硬人”,“因村選人、應駐盡駐”……

乍暖還寒的2018年初春,赫章縣雷厲風行,從縣直單位精心選派200餘名有闖勁。3月底,由800餘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組成的脫貧攻堅主力隊伍浩浩蕩蕩奔赴基層一線。隊員們懷揣抱負與夢想,肩扛責任與擔當,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義無反顧堅守在扶貧崗位。他們深知,脫貧攻堅是場輸不起的硬仗,他們堅定信心,日夜奮鬥,不出成績不罷手,不獲勝利不回頭。至6月底,短短駐村工作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許多單位派駐的幹部便已戰績累累,捷報頻傳。​赫章縣衛計局醫改辦主任、赫章縣計劃生育協會優秀理事邱付文便是其中一員。邱付文是熟人圈裡響噹噹的才子,是單位公認的業務能手和中流砥柱,是組織和單位培養多年並充分肯定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後備幹部,更是其所駐貧困村老百姓最依賴和信任的好書記。說起他,村民總會豎起拇指稱讚:這個第一書記不簡單!那麼,他究竟有多麼不簡單呢?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

不簡單,擔任第一書記後學會了"化緣"  

“我只是個普通的村幹部,只是愛‘化緣’而已!”對於自己駐村取得的成績,邱付文最愛重複的就是這一句。

原來,一向習慣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他雖然深受各級部門領導的關注和器重,但他從來沒有向組織要過什麼,也不會開口請求領導幫助解決家人或個人任何問題。就連派出單位領導關切問及第一天在扶貧路上把車撞壞花去修理費用近萬元一事時,他都趕緊掩飾“不礙事,不礙事,個人的事情我自己解決”。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然而,自從到財神鎮中壩村擔任第一書記後,邱付文像是徹底變了個人,只要遇到認識的領導,他就逮住機會不放,開口‘化緣’:“領導,我在中壩村任第一書記,有個事情需要你幫忙……”先後協調縣衛計局為中壩村包包寨組李關祥家解決一萬元的建房補助款;協調縣人民醫院購買中壩村的農副產品;協調縣中醫院為中壩村群眾免費健康體檢;協調縣婦幼保健院為中壩村群眾免費住院分娩;協調縣計生協看望慰問中壩村計生戶,關心關愛中壩村留守兒童,為每位孩子送上雨傘、書包、水杯、手錶、文具盒等愛心物品……當然,這位愛‘化緣’、會‘化緣’的第一書記幹出的業績遠遠不只這些小件,還有更多不簡單的大實事呢。  

不簡單,駐村第一天打通扶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但就在兩個月前,中壩村還沒有一條通往外鄉鎮的公路。其中大山組100多戶500餘人世代背靠烏鴉大山居住,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而重複的生活。不只是大山組,中壩村、營竹村、營壩村(原集發公社)近6000人的片區群眾因為烏鴉大山的阻隔,去趟六曲河鎮趕集不到10公里的路總有“進城”的感覺。一直以來,從大山組到烏鴉丫口那段蜿蜒的羊腸土路滿是石塊和坑窪。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一條實實在在的跨鎮路,更是一條老百姓最需要的便捷“進城路”。然而因它既不屬於通村路,也不屬於通組路,所以遲遲得不到修建。年復一年,群眾申請再申請,可鎮裡沒有建設指標,也是愛莫能助。久而久之,村民們都不再寄任何希望了。 邱付文第一天來到中壩村調研瞭解到情況後,最強烈的想法就是大山組到烏鴉丫口的1.2公里路一定要打通,必須先打通。於是他當即撥通派駐單位主要領導的電話,開始了第一次"化緣",請求無論如何要協調交通局幫助解決。他的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運用曾經當過交通局長的優勢,協調縣交通局領導當場解決了這1.2公里跨鎮路的建設指標。4月底該村已挖通了毛路,打通了中壩村通向外鄉鎮的“最後一公里”,同時也是打通了扶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  

不簡單,彎道取直解決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大難題  

大丫口、包包寨、五斗谷,上天沒得門,下山沒得路,歷屆聯繫村領導和包村幹部哪個攤到哪個哭。
村寨交通閉塞落後,大丫口、包包寨、五斗谷組全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羊腸小道相連,一個青壯年從村委會到大丫口組走個來回就要4個多小時,幾乎歷年的派駐幹部都望山興嘆。面對這一現狀,邱付文幾度眉頭緊鎖,深感自己這個第一書記責任重大。

從上壩組經包包寨、五斗谷到大丫口的通組路本屬於2017年的建設項目,但因吳道雲等戶的土地問題,聯繫領導和包村幹部數十次組織協商無果,導致該建設項目一直無法施工。邱付文和聯繫村領導、包村幹部等反覆調研後,決定採取彎道取直的方法,把原來的路線改為從營壩村至包包寨經五斗谷覆蓋大丫口的兩個寨子與六曲河鎮的川洞村連接。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於是他再度"化緣",請求縣衛計局幫助解決5萬元資金從營壩村徵地。在鄰近村領導的協助下,截至6月中旬新路已全面挖通。此舉據時任集發公社的李老書記等老同志講,這是建國以來歷屆當地領導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這條路修好後,對於中壩村旅遊業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等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邱付文深情地說,“下半年把路修通後,請大家到山頂來領略大落角坪、小落角坪山巔草原的風光。屆時,我在大丫口等你,一起欣賞千畝蕎花。”

不簡單,集少成多讓中壩之水天上來

喝的望天水,種的盼天地,用水問題一直是中壩村群眾特別渴望解決的事情。他們的飲用水都是雨水,地裡頭的莊稼如遇幹早時節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枯死。在包包寨訪問貧困戶時,邱付文從缸裡舀起一瓢水想喝,卻發現是混濁的,如同黃河水。遲疑間,鄉親說,澄清亮的了,可以喝的。怕鄉親們有想法,邱付文不得已喝了一小口。到了晚上他突然肚子痛,越發覺得中壩村的飲水安全是個大問題。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經調查,大丫口組的人畜飲水比包包寨更困難,村民們多數時間喝的是“天水”,即下雨水天用桶和盆等容器接的水;或者是在戶外挖幾個坑,等雨天蓄好水,挑到缸裡澄清亮了直接飲用。作為第一書記,作為扶貧攻堅第一責任人,面對如此嚴峻的境況,他倍感揪心,寢食難安。鑑於中壩村整體海拔較高、沒有水源的實際,邱付文不辭辛勞,帶領村兩委在每一座山上尋找出水點,雖然找到一些出水點,但由於出水量較少,唯一的辦法是將眾多小出水點引入大蓄水池,再接到每戶人家,讓中壩之水“天上來”,切實解決整個村的人畜飲水問題和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形成成熟的思路後,他又一次"化緣",向縣扶貧辦領導作詳細彙報,縣扶貧辦領導決定向廣州市企業爭取100萬元資金幫助解決。  

不簡單,扶貧攻堅既抓物質經濟也抓精神文明

“中壩中壩窮旯旮,奉勸姑娘不要嫁”。中壩村到底有多貧窮,為什麼屬深度貧困村,由這兩句順口溜便可窺一斑。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該村轄上壩、中壩、下壩、大山、包包寨、丫口、五斗谷7個村民組,現有總戶數358戶,總人口1702人,其中貧困戶127戶,貧困人口545人。由於長期交通封閉,經濟落後,中壩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光棍村——村子裡好多男性都找不到媳婦,40-60歲以上的男人未婚者就有37人,就連一位周正能幹的村幹部50來歲了還一直單身。也難怪,本村姑娘都總想著往外找婆家,外鄉外村的姑娘誰還願意“下嫁”?“光棍”這個特殊群體特別缺乏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都是現在的低保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將會是長期的低保戶,健康問題、養老問題等也會接踵而至。另外,中壩村外出務工人員有300餘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有近100人,留守兒童主要靠村支兩委配合其監護人、學校進行監控和管理。這些社會現象,邱付文這個第一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提振大家的精氣神,給鄉親們枯燥無味的生活添加點活絡劑,他又開始"化緣",協調縣計生協幫助解決5萬元、縣紅十字會幫助解決25萬元,共整合資金30萬元擬修建集休閒娛樂、康復鍛鍊為一體的家庭服務中心和文化小廣場。

“精神文明是軟實力,脫貧攻堅工作不能只抓經濟和物質,家庭服務中心和文化小廣場有利於家庭發展,有利於消除頹廢,改變大家的精神面貌並激發其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邱付文說。

不簡單,無處不在的群眾會和農民講習所座無虛席

針對中壩村多年未發展黨員、黨員年齡普遍偏大、學歷普遍偏低的實際,邱付文通過每月的黨課、群眾會、扶貧攻堅講習所,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積極引導有一定文化素質、思想覺悟高的年輕人向黨組織靠攏。
邱付文:這個到處“化緣”的村第一書記不簡單​目前正在培養的2名入黨積極分子,即將為該村黨的建設注入新鮮血液。除了村兩委會外,邱付文主持的群眾會、村民代表會、扶貧攻堅講習所從來不在會議室召開,從來沒有固定的場所。席地而坐的草坪、涼風習習的山包、綠意蔥蘢的田間地頭都是他與群眾嘮嗑的最佳場所。據瞭解,包產到戶以來,中壩村就很難召開一次有一定規模的群眾會,但自從邱付文來了以後,他的農民話會議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喜歡開群眾會的鄉親越來越多。“只要是邱書記來開會,我們就拉上孩子,帶著小狗,現場座無虛席。”鄉親們樂呵著,說他們又找到了幾十年前的記憶。

不簡單,“兩個一千”和“兩個三百”助推產業發展

關於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邱付文說他最大的感悟是:“第一書記是代表派駐單位在開展扶貧攻堅工作,我所做的一切都離不開派駐單位的支持。當然,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要想在扶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幫得上忙、幹得成事,必須沉得下身子,啟得動腦子,想得出法子並放得下面子,先找出老百姓最需要籌謀的實事,再四面八方討口化緣去解決。”關於產業發展,他說會探索在不搞土地強制流轉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通過示範引領,宣傳動員,打造“兩個一千”和“兩個三百”基地,助推產業調整,“兩個一千”即種植苦蕎1000畝,養殖黑山羊1000只;“兩個三百”即養殖300桶蜜蜂和300頭黃牛。成立合作社,為群眾出謀劃策,打造以苦蕎為主的深加工產品,幫助群眾走一條他們喜歡的現實的致富道路。
​第一書記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擔當,積極作為,這個架著眼鏡,溫文爾雅,一身書卷味,充滿情懷的邱付文用實際行動做到了。他對扶貧攻堅工作的用心、用情,不由得讓人想起他的網名——“給我一筆墨,繪你傾城顏”。(饒雲)


總值班:楊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