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生鮮的快是如何做到的?

秦絲導讀: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阿里推出的“盒馬生鮮”引起了商業社會很大的轟動,它既是一家生鮮超市,也是便利店,也是餐飲店,也能直接從線上選購送貨到家,而且送貨最快只需半小時,用創始人侯毅的說法是“四不像”。如此驚豔的盒馬生鮮是如何進化而來的呢?

盒馬生鮮的快是如何做到的?

1、店鋪選址

淘寶、天貓積累了大量的購買及快遞地址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給盒馬生鮮正確選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商品上架

一個店裡該上架什麼樣的商品,對提高坪效意義巨大。例如,在深圳華僑城開的一家盒馬店與在深圳坪山開的一家盒馬店所上架的商品一定會有很大的差異,怎麼決定呢?通過分析這一區域顧客在淘寶和天貓的購物數據,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3、物流效率

超市業態競爭中,倉庫和物流效率是至關重要的。阿里的菜鳥積累多年的相關設施、數據以及各種調度算法,給盒馬生鮮提供了很大幫助。半小時送貨上門,對最後三公里配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餓了麼所積累的能力、數據和調度算法,提高了盒馬生鮮的配送效率。

4、智能推送

打開盒馬生鮮APP,每個人看到的推送內容是不相同的,也就是所謂的“千人千面”。分析顧客在淘寶、天貓的消費記錄以及在盒馬生鮮的消費記錄,並調用之前已經完善的算法,就能達到這個效果。

盒馬生鮮的快是如何做到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會知道,盒馬生鮮並不是橫空出世的,它是在阿里系淘寶、天貓、餓了麼、菜鳥等所積累了多年的大數據以及相應算法的基礎上進化而來的,也就是說,不但需要擁有足夠多的數據,同時所擁有的數據的維度還要足夠多,各種算法還要足夠好,盒馬生鮮才會進化而來。

盒馬生鮮的供應鏈、銷售、物流履約鏈路是完全數字化的,從商品的到店、上架、揀貨、打包、配送任務等,作業人員都是通過智能設備去識別和作業,簡易高效,而且出錯率極低。整個系統分為前臺和後臺,用戶下單10分鐘之內分揀打包,20分鐘實現3公里以內的配送,實現店倉一體。

盒馬生鮮的快是如何做到的?

盒馬生鮮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盒馬生鮮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這是盒馬生鮮能夠做到30分鐘配送速度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