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壓力傳導淪爲「層層加碼」

壓力層層傳導是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的重要方式,不僅壓實了責任,也激發了基層幹部幹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了壓力向動力的轉化。然而,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在推進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壓力層層傳導”異化為“壓力層層加碼”的現象,讓處於政策執行末端的基層幹部感覺“壓力山大”。

警惕压力传导沦为“层层加码”

上級壓下級,級級加碼

“一個計劃一年多建成投產的項目,到我們執行時,已經壓縮成要半年建成投產。”西部地區某開發區管委會的一位幹部說,有的重點項目在落地時,一級一個時間期限,層層提速。

“在那麼短的期限內要完成建設、投產,完全合規操作是沒有辦法達到的。有的項目時間太緊,雖然土地證、施工許可證、規劃許可證等手續都沒來得及辦下來,也只能先開工,後面再邊建邊補。”這位幹部介紹,現在“邊建邊補”已經成了一些重點項目的“標配”。

還有一些基層幹部反映,上級部門熱衷於簽訂“責任狀”,將責任下移,基層幹部感到不堪重負。記者在基層調研時瞭解到,一些地方“履責”成了“層層卸責,層層不負責”。於是,有的地方就用“形式主義”對付上級的“官僚主義”。

“層層加壓”折射出“怕擔責”心態

專家表示,不考慮實際情況,一味向基層不斷加碼壓力,實質上折射出上級政府部門“怕出事”“怕擔責”的心態。

某能化企業負責人說道,如今國家環保政策本身是嚴格且合理的,但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過度“解讀”,進行“自我加壓”。

“國家規定前30分鐘的初期雨水要收集處理,達標外排,之後的雨水就可以直接排了,但在執行中,有的幹部為了防止出問題,採取‘一刀切’,雨水一律不許直接外排,這給我們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該企業負責人說。

該市一位基層環保幹部也對此表示無奈,由於總量指標有要求,所以在基層執行的標準會比國家標準更加嚴苛。“按國家標準要求的話,萬一出了一個小的事故,排放立刻就會超標,然後就會層層問責。在基層執行時要求更嚴格,也是為防止突發狀況,留有餘地。”該基層幹部說。

記者發現,有些部門在制定政策或者考核標準時沒有細化執行標準,導致下級執行部門有過大“自由發揮”的空間和餘地。為了確保工作萬無一失,地方往往提高完成標準的門檻,加大考核的力度。

“就拿扶貧資料來說,省裡有一套模板,市裡有一套,縣裡也有一套,而且一套比一套複雜。”某鄉鎮幹部告訴、記者,省裡制定的標準有些地方較為模糊,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材料,到了縣一級層面就都要求配齊,因此縣一級要求的材料項目比省一級多出了10餘項,導致他們經常白天走訪貧困戶,晚上還要加班加點整理材料。

壓力要傳導,基層也要“鬆綁”

“上頭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基層事務紛繁複雜,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轉變“層層加壓”的行政方式,為繁重的基層工作“鬆綁”。

“壓力傳導、壓實責任沒有錯,能夠讓幹部有緊迫感,但要科學合理劃分任務指標,不能一味到基層‘念緊箍咒’。”許多幹部表示,單純通過壓力層層加碼的方式推進工作,會導致工作的完成質量大打折扣,甚至不得不敷衍完成各項指標。

“層層加碼”的行政思維也帶來了執紀監督過程中更為苛刻的考核指標,讓基層幹部在應付檢查和督導中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影響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基層幹部呼籲,上級部門在制定政策和考核時,應當考慮減少不必要的督查,讓基層幹部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激活基層工作活力,真正讓壓力傳導落到實處。

對於壓力傳導淪為“層層加碼”這種現象,您遇到過嗎?歡迎留言或私信後臺,參與討論。

警惕压力传导沦为“层层加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