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這本鴻篇巨製流落何方

《永樂大典》自編成後,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淵閣。至今,六百多年過去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永樂大典》也不過只有800餘卷,400冊左右。這個數字還不到原書的4%,那其餘的96%是怎麼遺失的呢?

《永樂大典》這本鴻篇鉅製流落何方

由於《永樂大典》藏於深宮禁地,所以明朝歷代史書上很少見到關於它的記載,《永樂大典》的下落也就成了一個謎案。但是在零星的史籍介紹中,大概可以梳理出這樣的一個過程:永樂十九年,北京紫禁城落成,永樂帝遷都至此。這時,《永樂大典》的原稿仍藏於南京文淵閣,並在明代中期毀於一場宮中火災。而正本則被永樂帝帶到了北京,藏在宮中的文昭閣。弘治帝時,《永樂大典》曾被查閱。嘉靖三十六年時,宮中大火,紫禁城三大殿被焚燬,《永樂大典》也險遭厄運。據史書記載《永樂大典》是嘉靖帝“殊寶愛之”的珍品。登基以來,他一直將其作為必備的參考經典,並時常在朝廷上引用。這次大火中,嘉靖急命左右登文樓,搶運《大典》,一夜中下諭三四次,足見《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當時嘉靖帝即有意“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嘉靖十一年秋,副本抄寫工作開始,持續六年,隆慶元年才完成。這樣,《永樂大典》就有了正、副兩部。但明朝滅亡以後,《大典》正本卻神秘消失了。

清朝康熙年間,為編著《四庫全書》,朝廷下大力尋找《永樂大典》,終於發現了蹤跡,但此時已經遺失了1000多冊。道光之後,《永樂大典》被視為無用之物,一些官員便趁機偷竊,被清朝官員盜走的書又被其後人出售,賣給洋人或者古董商。就這樣,《永樂大典》大量流到民間。

《永樂大典》這本鴻篇鉅製流落何方

光緒二十六年時,八國聯軍人侵北京,在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翰林院也淪為戰場,兵火肆虐。這場災難過後,《永樂大典》喪失殆盡,僅存的數百冊也散落世界各地,國內只餘60多冊。

近代戰爭中,為躲避戰火,這60多冊《永樂大典》被多次轉移。曾由美國國會圖書館代為保管的一部分於1965年轉運中國臺灣,現存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沒有運到美國的部分《永樂大典》則在抗戰勝利後運回北京。

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藏有《大典》殘本的個人紛紛捐獻,加上蘇聯國立圖書館歸還的52冊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歸還的3冊,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永樂大典》已達221冊,是世界各收藏地中數量最多的。

直至今天,正本的《永樂大典》依然沒有下落,但人們還是懷著最好的希望,期望《永樂大典》正本沒有焚於火中,而是深藏在某個秘密的地方,等待著後人前去發現。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